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01:20:28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五月榴花照眼明)1

文 / 月下婵娟

石榴,《博物志》上說:漢張骞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這花開熱烈奔放,結果累累多福的植物耐旱,耐寒,耐瘠薄,不耐水澇和隐蔽,在熾熱陽光如火傾倒的夏日,長得愈發油亮和蔥郁。

《齊民要術》裡說:凡植榴者須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實繁茂。則安石之名義或取此也。在石榴樹的根須下放置石頭和枯骨,私以為是為了使石榴樹不積水,這樣培植更有利于石榴樹的生長。

石榴,除了安石榴這個名字,它還有許多玲珑别緻的美名,諸如:若榴,沃丹,丹若,金罂,金龐,塗林,天漿。這些名字皆使人聯想到它果實的奇異甘美,花朵的火紅絢爛,燦若煙霞。以美色聞名後世的潘安贊美它說:“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

兩千多年前,這株奇樹穿越了西域的炎熱和風沙,随着使臣張骞的馬隊返回大漢,被迎入上林苑,成為一度隻有皇室貴胄才能專享的奇花異樹,也曾身價高貴到成為兩漢帝王饋贈使臣與打賞臣子的“珍品”。後來它種滿京城長安,種滿帝都洛陽,也許是因為扡插,分株,播種皆能良好繁殖的皮實屬性,這被世人所鐘愛的綠樹紅花奇果,植滿了神州大地,從帝王宮廷飛入尋常百姓家。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五月榴花照眼明)2

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缥青。才高八鬥的子建愛它綠葉的潇灑。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颠倒青苔落绛英。

——唐·韓愈《題張十一旅社三詠榴花》

昌黎先生的榴花照亮了後世之人的雙眼,初結的小小石榴藏在枝繁葉茂間,看朱成碧,光陰如流水,鮮豔的花瓣散落,落英缤紛,沒有王孫公子車如流水馬如龍地來賞玩,這株石榴花仍然自在地開落,繁華幻滅,都是它自己的故事,詩人隻是描述夏花的絢爛,将碩果累累留待秋天。一個“明”字,石榴花的熱烈,燦爛,如在眼前。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五月榴花照眼明)3

深著紅藍染暑裳,琢成文玳敵秋霜。

半含笑裡清冰齒,忽綻吟邊古錦囊。

霧縠作房珠作骨,水精為醴玉為漿。

劉郎不為文園渴,何苦星槎遠取将。

——宋·楊萬裡《石榴》

誠齋先生一定是吃過甜石榴的,他驚歎這果實的奇異,用這水晶句子,剖開一枚甘甜的果實,為我們呈現石榴晶瑩剔透珠玉一般的内裡,留給所有的讀詩人一口天漿。

郭沫若說石榴花是夏天的心髒,大師這比喻的絕妙,讓人在看到花開如焚的石榴花時一次次絕倒。

也想起泰戈爾的《生如夏花》,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純然……

鄭振铎先生翻譯得絕美,讓人想到,這詩句浮現在他腦海裡時,是否同時出現了一朵石榴花。妖冶如火的紅花,一生激烈又純然地開放,好像生來便隻是為了開花,在麗日晴空下,無遮無攔,自由奔放地燃燒生命。

世人愛這火紅的花朵,詩人吟詠這火紅的花朵,不知何時,火紅的榴花便化成妙齡女子身上的紅裙,人們特稱其為石榴裙。

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他顔色的長裙,從大唐一直袅袅至今。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五月榴花照眼明)4

眉黛奪将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這裙子,曾讓彼時削發為尼的武媚娘芳心寸斷,送進大明宮中的情詩柔腸百轉。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唐·武則天《如意娘》

她一定曾穿着這條鮮豔如火的石榴裙,步态款款地經過太子李治的視線,在後宮佳麗三千的殊色中驚豔過太子的眼睛。不忘舊情的李治今非昔比,他已經是皇帝,他記起了在寺廟中苦捱歲月的武媚娘,那條壓在她箱底色澤如初的石榴裙,終于将她送回宮廷,重新站至這帝國權力的中心。

石榴裙下無君子原詩(五月榴花照眼明)5

從古至今,一個男人,愛慕一個女子,人們便會風雅地說,他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素色很美,黑白灰很高級,五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那一抹石榴一樣豔麗熾熱的紅,喜慶,明媚,熱烈,浪漫,是永遠經典永不過時的熱愛和審美。

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骞偷得下天來。

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宋·王禹偁《詠石榴花》

農曆的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開欲燃,那便換上一條石榴裙,出門去看看石榴花吧,在清風過處,裙角翩跹,繁花相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