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着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兩組蝴蝶在宛平劇院一樓大廳的立柱上翩然相随;在熱門打卡點旋轉樓梯上,擡頭便可見飛舞的粉蝶;劇院大廳上空的折扇和蝶将浪漫的氛圍烘托至漫溢……8月13日晚,上海越劇院2022年首輪越劇駐場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宛平劇院拉開帷幕。繼去年越劇《紅樓夢》駐演圓滿收官後,上越此番再度為駐場演出加入新劇目,在提升宛平劇院戲曲駐場品牌影響力的同時,也以傳統之美激發“演藝大世界”更多活力。
作為越劇傳統骨子老戲,《梁山伯與祝英台》有着深厚的美學底蘊和觀衆基礎,該劇揭露了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愛情的摧殘,語言上保持民間文學的特色,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小歌班初期已有《十八相送》和《樓台會》兩折,小歌班進入上海後才發展成大戲《梁山伯》,由男班王永春、白玉梅戲班在1919年首演于上海第一戲院,後各越劇戲班常作連台本戲演出。
1945年,袁雪芬與範瑞娟合作,演出了經初步整理的《新梁祝哀史》。十年後,上海越劇院排演該劇時,劇本正是由兩位宗師口述而成。值得一提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1953年還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攝制成我國第一部彩色戲曲藝術片,電影刷新了當時的上座紀錄,僅在上海一地,影片公映場次就突破千場,收獲觀衆近155萬人次。
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越劇人受梁祝故事的影響,走上了越劇之路。與此同時,越劇《梁祝》也在一代代越劇演員的傳承下,孕育并積澱獨特的藝術價值。今晚上演的範傅版《梁祝》由老搭檔斯钰林和鄧華蔚攜手帶來,二人已經合作了近20年,共同演出該戲更是有數不清的次數。
“《梁祝》是我學習的第一部戲,還是範老師手把手教的,老師将她一生在舞台上實踐的演出經驗都授予了我,這些話語至今都常在我耳畔響起。”此番在駐演打頭陣,出演“梁山伯”的斯钰林心情相當激動:“上越所有出演過《梁祝》的演員都會登台,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我想會吸引更多觀衆走進劇院看我們的戲,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更多人。”“雖然已經合作了很多次,但每一次演出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動。”“祝英台”扮演者鄧華蔚繼《紅樓夢》之後已是第二次參與駐場演出。“駐場對演員來說是非常珍貴和難得的機會,觀衆不同的反饋也給予我們不同的體驗,不管演多少場,每一次都當第一場。”她對記者說道。
于院團而言,駐場演出也是另一種探索。“從《紅樓夢》到《梁祝》,兩部戲都擁有豐富的演員組合,這樣的安排能更全面地展示越劇不同流派優美的唱腔和差異化的表演風格。”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對記者說道:“從駐演的角度出發,作為江南文化典型代表的越劇,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也要做好觀衆的代際傳承和市場開拓,立足上海、影響長三角、輻射向全國乃至廣闊的市場。
據梁弘鈞介紹,本次駐演本輪駐演分為袁範版、範傅版兩個流派版本,陣容集合了當代越劇表演藝術家以及衆多新晉中、新生代越劇演員聯袂出演。其中,越劇名家章瑞虹與陳穎将時隔四年後再度搭檔,引發不少戲迷的關注。
作者:王筱麗
圖片:宛平劇院供圖
編輯:郭超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