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周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例5)》教學設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年級數學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周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例5)》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标
(一)知識技能
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進一步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及周長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
讓學生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學習運用畫圖、拼擺來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幾何直觀,培養空間觀念。
(三)問題解決
讓學生經曆探索活動,通過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四)情感态度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喜歡學習數學。主動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積極去探究。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探究,運用畫圖、拼擺等策略解決問題,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2.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教學難點:
運用畫圖、拼擺等策略解決問題,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三、教具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邊長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幹,方格紙一張,白紙一張。
四、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例5是新增的教學内容,原來這種題型一般在習題中出現。教材運用此題抛磚引玉,引起一線教師對學生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視。但是要綜合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長來解決問題,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明确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兒童的智慧往往産生于指尖上,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有效操作來進行探究活動,并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探究,或擺或畫。在探究之前,教師要明确要求;探究之中,教師要注意方法指導;探究之後,及時總結規律。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做好鋪墊
1.複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闆書:解決問題)
(二)不斷探究,獲得新知
1.理解題意
課件出示例5:用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
(1)讀題思意:先請學生自己讀一讀題,同桌交流題目意思。
①通過讀題,你都知道了什麼?②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這道題的意思?
(2)分析題意: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麼辦法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闆書:拼圖形──求周長──比較周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曆自讀──分析的過程,讓學生明白這道題的意思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條理性的形成。
2.自主探究
(1)第一次探究(發現規律)
①說清要求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步是什麼?(拼圖形)是的,圖形拼好了,接下來的兩步就簡單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可以借助課前準備的學具拼,也可以動筆畫一畫。
②自主探究
學生小組合作,教師要指導,适時點撥。
③彙報展示
多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a.用小正方形拼的
b.在方格紙上畫圖的
c.直接在随練本上畫草圖的
學生拼出來的結果有:
a.拼成長16分米,寬1分米的長方形我們可以說成擺了幾行?每行幾個?(擺成1行,每行16個。)
b.拼成長8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
c.拼成邊長4分米的正方形(……)
④優化方法
請拼的同學展示自己的拼法,實物投影出學生在方格紙上和随練本上畫的草圖。師:你更喜歡哪位同學的方法?為什麼?(在随練本上畫草圖的方法更好)
⑤分析拼法
分析:隻有這3種拼法嗎?擺3行行嗎?引導學生反思,讓學生明白,隻有做到不重複、不遺漏,才能确保正确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發現拼擺圖形的方法〔小正方形個數÷行數(1、2、3、4…)=每行擺幾個〕
⑥計算周長、比較周長
a:我們已經用16張正方形的紙擺成了3種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課件出示),接下來還需要做些什麼呢?(計算他們的周長,比較他們的周長)那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務吧!
(學生動手計算)
b:展示彙報,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方式有:
(1).用數格子的方法,直接數出它們的周長。
(2).數出它們的長和寬,計算出他們的周長。
c:思考分析
通過計算我們發現誰的周長最短?你能用完整的話說一說你的發現嗎?
(生:用16個小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中,正方形的周長最短。)
⑦總結規律
出示統計表:仔細觀察統計表中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跟随學生的回答,師闆書:在小正方形數量一定的情況下,拼成圖形的長和寬越接近,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就最短。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曆探究,呈現出不同的方法,了解在練習本上畫圖的優點,掌握運用畫圖來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隻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通過提問:為什麼不能擺3行呢?讓學生發現其中隐含的數學知識,掌握圖形拼擺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并通過學生的計算及觀察數據發現圖形拼擺的規律,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第二次探究(驗證規律)
課件出示:如果有36個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拼呢?你打算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再次明确解題步驟)
a.36張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生獨立完成)
b.彙報完成情況(課件出示),驗證規律。(生再次齊讀規律)
c.深入思考:這是為什麼?
引導發現:拼組後,隐藏在圖形内部的小正方形的邊長越多,露在外面的邊長就越少,圖形的周長越短。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再次探究,不僅驗證了我們發現的規律,并引導發現如何使所拼圖形周長最小及其原因,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聯系生活,内化新知
今天我們一起學到了許多知識,大家真是愛思考的孩子!其實這種拼擺的問題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我們一起去看看。
完成教材87頁第4題(課件出示)
1、首先讓學生明白題意,然後将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要使18幅邊長2分米的正方形繪畫作品拼組後的圖形四周花邊最短,就是使所拼圖形的周長最短。
2、通過動手操作,探究發現除了拼成長12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即擺3行,每行擺6個)外,拼成邊長8分米的正方形(擺4行,每行擺4個)後,在任意位置加兩個小正方形的拼法的周長也是最短的),避免學生的思維定式。〕
【設計思路】學以緻用,數學來自生活,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努力發現并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有效提升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掌握了畫圖解決問題的策略,還知道了運用表格呈現答案,收獲多多。通過幾何直觀,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闆書設計
解決問題
拼圖形算周長比周長
在小正方形個數一定的情況下,拼成的圖形的長和寬越接近,
那麼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就越短。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這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
兒童的智慧往往産生在指尖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通過在小組裡擺一擺、畫一畫、比一比、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貫穿整節課,讓學生親身經曆探究新知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下面談談上完這節課的一些感想:
1、大膽放手,引導讓學生進行探索研究,體現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
這節課的教學目标是在複習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掌握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用操作、畫圖來表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幾何直觀的價值,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操作、畫圖的直觀手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因此,在教學時我先複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然後用16個邊長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和正方形,過渡到用邊長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圖形,由淺入深,放手讓學生自己開展探究,并由小組代表填表,彙報結論,讓學生經曆一次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從中獲得新知識。孩子們在彙報時,思路清晰,表述清楚。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能力。
學習方式的變化是本節課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如在“探索新知”這一環節中,由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取代了教師講解的傳統教學方式,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内交流—選擇可行的方法
——總結規律”這樣四個步驟,完成了轉化和歸納的全過程,突出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新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曆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的全過程,并從中體會到了探究所帶來的樂趣。
新課程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要關注學生,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這節課用的最多的學習方式就是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這節課所學知識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具有挑戰性,有的孩子在小組内表現很積極;有的孩子無所事事,沒有參與活動。這樣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為此,教師在巡視指導時,應重點指導學困生學習操作活動,了解他們的學習思維狀況,幫助他們解決操作困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