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後四十回變味了嗎?後四十回精彩看點巡禮(一)
有一個怪現象,好像不說幾句後四十的壞話,就是讀不出它有多麼差勁,是不合格的讀者,是很令人害羞的事。我是普通的紅樓夢讀者,多讀了幾遍紅樓夢,談論《紅樓夢》除了死死地盯住文本,沒什麼研究的本事。對這個現象心裡很是不快,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後四十回被诟病處很多。其中有一條就是味道變了,這可了不得。作者開篇就告誡我們要解其中味。所以我就先從這一點說起。
第一、有人說,讀到第81回就發現味道不對勁兒了。甚至死活讀不下去了。迎春回娘家哭訴新婚不如意又受折磨的慘況,寶玉懇求王夫人報老太太接回迎春被拒,轉到潇湘館痛哭,又返怡紅院看書,看不下去,襲人勸他出去散散心。認為寶玉從來不會在怡紅院看書解悶,襲人從來隻勸學而不會勸玩。其實寶玉看書解悶已經成為習慣,例如讀南華經;襲人勸寶玉散心有不是第一次。
還是說味兒吧,在第八十一回,寶玉因為迎春在孫家受虐而悶悶不樂,聯想到近來大觀園中發生的悲歡離合,非常痛心。衆姊妹耳鬓厮磨的美好時光一去不複返,昔日那些女孩子一個個離去,寶玉的心境越來越凄涼,他最後出家也就不是偶然的了。讀小說如果你忽略這種地方,就不知道它的妙處和重要性。歎青春易逝,哀人生須臾,悲世事無常,這些真誠的慨歎,發自享盡榮華富貴、缱绻溫柔、年僅十幾歲的公子哥兒身上,悲哀得這樣徹底,不是相當驚人的嗎?
第二、說黛玉的仙氣不見了。林妹妹前八十回是仙女,後四十回被寫成了個俗人。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後來發現,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必須搞清楚,曹雪芹最終是要講神話,還是要講現實?是講神話為講現實服務,還是講現實為講神話服務?如果林黛玉一直當着神仙,老祖宗一直慣着她,要風得風,要雨有雨,那還是悲劇嗎?林黛玉畢竟來到了賈府這個現實世界,這裡不是西方靈河岸邊,她也不再是绛珠仙子。這個現實世界,還真就是連神仙也不慣着的。
第三、據說讀後四十回覺得味如嚼蠟,俺沒嚼過蠟,不知道什麼是味如嚼蠟。越來越讀不下去卻沒有。前八十回的詩詞确實寫得很優美。後四十回詩詞确實少了,但是前八十回的詩詞是以其與情節和人物形象緊密結合見長的。就其内容而言,前面多寫鮮花着錦,風花雪月,後面多寫悲涼凄慘。要求續書寫出前八十回那樣的詩詞,是強人所難,難道寫怒發沖冠、死亦為鬼雄?續書的文字并不比前八十回遜色。許多橋段堪稱經典,如黛玉之死,絕對是極品文字。例如黛玉的話“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寶玉的話“任憑若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這文範兒不是曹公,勝似曹公。
黛玉兩腿跪下去,抱着賈母的腰說道:"老太太救我!我南邊是死也不去的!況且有了繼母,又不是我的親娘。我是情願跟着老太太一塊兒的。 "……黛玉哭道:"我若在老太太跟前,決不使這裡分外的閑錢,隻求老太太救我。"……黛玉道:"我在這裡情願自己做個奴婢過活,自做自吃,也是願意。隻求老太太作主。"……黛玉抱着賈母的腰哭道:"老太太,你向來最是慈悲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緊急的時候怎麼全不管!不要說我是你的外孫女兒,是隔了一層了,我的娘是你的親生女兒,看我娘分上,也該護庇些。"……看到這裡,真為黛玉揪心。可能我們每個人的心頭都有放不下的東西。潛意識裡讓我們放下矜持、放下尊嚴去維護。體現在夢境裡,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态,不管不顧、卑微又狼狽!我們誰沒有在夢裡這樣大哭過呢!
續書把一個夢境描寫得這麼真實,不管别人怎麼看續書,在我看來,它是部非常高水平的文學巨著,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超越的《紅樓夢》續著。
大觀園的小姐和丫鬟死的死,走的走,出家的出家,大觀園的青春理想王國幻滅了,悲劇基調和氣氛已經形成。王道士胡謅妒婦方充滿喜劇色彩,顯然是為了調節氣氛,為即将到來的家族悲劇和愛情悲劇作以暫時舒緩,積蓄沖擊能量。四美釣魚是這種舒緩的繼續,而且增加了情趣,豐富了色彩。作者将獨特創意寓于樂趣,不可不知。
跟《紅樓夢》前八十回相比,後四十回沒有變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