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四川一直以優美而險峻的環境自居。在這片丘陵及盆地交織的土地上,引人入勝的曆史傳說和古老神秘的文化民俗為這天府之國披上一層奇幻的色彩。在這裡,每座城市都有着他自己的故事。位于成都東側的中江城内,地道的川内生活每天在這裡上演,人們在品味這一杯清茶的味道時,也體會并追尋着中江這座千年古城流傳下文化底蘊與曆史足迹。
三國時置縣,隋改為玄武,宋真宗大中詳符五年改為中江。中江的自置縣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位于德陽市東南部的中江縣縣境地形為帶狀,西北高,東南低。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使這裡适宜居住。溫和宜人的環境,悠久滄桑的曆史,中江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繁衍多年,也催生出了一批地道的川内文化。
中江,顧名思義,這座城市水資源豐富,多條江河穿梭于城中。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穿過中江的河川不僅滋養了兩岸的生靈和大山,也為沿河而居的中江人提供了發展漁業漕運的必要條件。随着曆史的沿革,圍繞江河而産生的各類行業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但總有一些流傳下來的民間技藝仍在中江這座城市繼續它的光彩,其中鸬鹚捕魚這門手藝在許多中江漁民的心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這天清晨,天色漸漸明朗後,在凱江江畔沿江而居的漁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與普通漁民不同,這裡的人們在與江河多年來的較量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捕魚的技巧——鸬鹚捕魚。在古時那個生産力低下的年代,這種技藝不僅僅是一種民間的藝術,也是漁民們賴以生存的技能。鸬鹚善于潛水,能在水中以長而鈎的嘴捕魚。它們有着敏銳的洞察力,即使在能見度低的水中,無論多麼靈活的獵物也絕難逃脫。漁民對它們的訓練正是為了能更好的捕魚,所以鸬鹚也叫魚鷹。
鸬鹚捕魚這項工作需要勇氣、技藝、人與鷹的無間合作,也是野性、力量與傳統的象征。這正是中江人在山川河流中得到的技藝。除了鸬鹚捕魚,中江曆史上至今流傳下的諸多名勝古迹與民俗文化都得以保留,這與許多中江人的努力不無關系,他們熱愛這片土地。
林長龍作為地道的中江本地人,對家鄉的各類曆史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熟知中江的深厚底蘊,對于中江縣的研究,多年來一直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這一工作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着他,在對中江各類研究的過程中,他對自己的故鄉總能有新的認識和更深的情感,即使閑暇時背靠青山綠水,他的筆觸下也是中江的山,中江的水。
中江縣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久遠的三國時期,随着那個戰火紛飛年代的遠去,到如今中江城仍有許多曆史遺迹向後人展示它的滄桑。建于北宋神宗熙甯六年的北塔位于中縣城北部,這座十三級密檐式佛塔,也是四川僅有的北宋時期密檐式實心磚塔。北塔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通高25米,塔身近頂部逐級内斂。飛檐上殘留着部分鈴環,靜夜風動,叮咚作響。
與北塔遙相呼應的南塔附近是重建數次的玄武觀,此觀最早建于東晉時期。其所處地域遠看極像神獸玄武,故而得名。玄武觀及其所在的玄武山曆來為中江曆史名勝之地,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及杜甫等多位曆史名人均曾到此遊曆并留下詩文。
悠久的曆史使中江擁的文化色彩愈發絢爛,在刀耕火種的年代,中江人在與大自然的鬥争中逐漸形成了對水與火的崇拜。彤華宮與鎮江寺正是這份曆史的真實寫照。然而随着曆史的發展,曾經香火不斷,供奉着水神的鎮江寺已逐漸改變其功能性,成為中江人享受閑暇時光,朋友間小聚的會館。
中江這座城市的會館文化來源于四川會館演變的大環境下。會館建築自其雛形的出現,因其所具有的獨特的社會背景與職能、豐富的文化涵義,使之成為一定區域範圍内平衡各方利益關系、增強凝聚、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如今這些會館豐富着人們的業餘生活,也傳承着四川衆多文化的精髓。
中江作為一座千年古城,其曆史的痕迹被刻畫在城中各處,種類衆多。這些曆史與文化的精美樂章被集中展示于中江博物館中。中江博物館中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文化館培訓基地的簡稱。博物館主要展出包括東漢青銅搖錢樹在内的200餘件珍貴文物,展品類别包括青銅器、瓷器、陶器、書法等。
博物館的展品中囊括了中江諸多曆史人物故事,其中包括銅山三蘇蘇易簡、蘇舜欽、蘇舜元等,以及他們留下的詩詞書畫。中江博物館是中江深厚文化底蘊的縮影,民俗文化,曆史傳說,使人應接不暇,即使身處博物館,這些曆史文化的縮影也并非短時間内可以盡覽。
中江倉山是春秋戰國時期所遺“古郪王城居址”,公元前201-205年的郪縣縣治。隋唐時曾設飛烏縣,留下了千年燦爛的文化篇章。倉山鎮位于德陽市最南端,距中江縣城75公裡,全鎮幅員125平方公裡,物流輻射半徑達50餘公裡。倉山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物産豐富,風光秀麗。
倉山既是一個文化古鎮,又是一個文化大鎮。悠久的曆史形成樂富有民間特色的文化,在這座古老而獨具神韻的古鎮中,被稱為音樂活化石的“倉山大樂”在這裡傳承着,這是倉山人的驕傲。每到閑暇時,鐘愛倉山大樂的民間藝人便三五成群,在這座古鎮中演繹出一道獨特的聲樂大餐。
唐志榮作為倉山大樂的傳承者,每次都要參與其中。與人們一起讨論着這曲古樂的精髓,是他樂此不疲的一件事。
倉山大樂的前身是唐朝宮廷大樂,于1985年改定為“倉山大樂”。它既有北方鑼鼓雄渾、粗犷、豪放的特點,又有四川鬧年鑼鼓隽秀的風格。看着這珍貴的藝術得以保留,并被人們所熱愛,唐志榮心中着實高興着。
倉山古鎮的鐘靈毓秀使這令人心曠神怡的古樂曲流傳下來,可以說這是中江人對古老藝術文化的敬仰與尊重。中江城中各類古老民俗随處可見,而在山深林密處,古老滄桑的氣息也能令人駐足探尋。山間古老而神秘的氣息來自于衆多已被發現的古墓,這些漢代古墓記錄着曆史上的中江城。
與倉山大樂不同,這種近距離的接觸更能從心底裡觸動每一個來此緬懷曆史的人。墓穴中的氣氛或許陰冷,但墓室裡每一處雕刻的紋路與畫面營造出了一種别樣的氣息。滄桑與久遠撲面而來,這種深厚而濃重的曆史感沖散了墓穴中的陰冷與潮濕。
這種墓葬形式稱為崖墓,崖墓是漢代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四川地區最富地方特色且普遍流行的一種葬式,即在山上挖洞,葬于其中,俗稱“蠻子洞”。其中豐富的石刻畫像如漢阙,日月星辰等栩栩如生,而石制竈台和盥洗台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态。
古老的遺迹和豐富的民俗刻畫着中江城的過往和今天,地處天府之國,中江人在這座古城裡傳承着各類民間藝術,而中江挂面就是其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這種美食由于其特殊的工藝流程依賴于良好的天氣狀況,可謂是靠天吃天。隻有第二天晴朗時方可制作。劉文貴作為經驗豐富的制作挂面的手藝人,觀看天氣已經成為技能。預計第二天天氣不錯,他組織人手開始了工序複雜的挂面制作。衆多工序要全部完成需要18到24小時,而下午隻能進行和面,開條,盤條,發酵等工序。之後的數小時内就要交給時間來催化了。
此時的彤華宮沐浴在落日的餘晖中,林長龍像往日一樣來此享受閑暇時光。此前作為火神廟的彤華宮如今也變為會館,人們在此等待着,這裡晚間會有一場地道的川劇演出。
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時的舞台後場,川劇表演者們正為演出做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畫臉譜,吊嗓子,舞台後場的氣氛并不比演出的舞台上弱。這些表演者們大多是中江本地人,他們樂于在人們茶餘飯後為家鄉人獻上一份地道的家鄉的演出。
夜幕降臨後,演出開始前的中江城内,夜市裡的喧鬧氣息與川劇的化妝間内仿佛兩個世界。這裡的夜市與美食總能吸引人在此駐足,品味。
中江的夜市展現了中江人的飲食文化和閑暇時的生活,漫步于晚間的中江街頭,感受這裡悠閑的氣息,品嘗地道的中江小吃,似乎一切的節奏都跟着慢了下來。
彤華宮内,随着準備工作的完善,川劇演出即将開始。曆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并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昆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川劇音樂博采衆長,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彙結合。
林長龍聽着台上的戲曲,熱愛曆史與傳統文化的他此時思緒飛馳,仿佛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川劇創生的年代。
川劇演出熱烈的氣氛在變臉技藝的隆重登場後被推至頂峰,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忘卻了一天的疲憊,沉浸在屬于中江人自己的歡樂中。表演結束後人們就要回家休息,然而幾小時後的劉文貴家中依然亮着燈火。
此時已是淩晨1點多,劉文貴仍在家中繼續着挂面的制作。經過漫長時間的等待後,此時的挂面制作工序正進行到上竹的環節,把所有抻好的小條按順序纏繞到竹棍上,然後再依次放入發酵池中。這将要反複數次方可完成。待所有夜間的工序完成後,已經淩晨三點,劉文貴一家準備休息,幾小時後就要進行最後一道挂面的工序。
天色很快轉亮,纏上竹棍的面經一夜的發酵已具備晾曬的條件,面條被陸續取出用中江人特有的方式懸挂于自家陽台上,手藝人們熟練的操作使整個村落很快被長達數米的白色挂面所覆蓋。懸挂于陽台上的挂面遠看如純白無暇的布匹,近看如纖細如毛發的白絲,這種藝術品樣的美食由于需要特殊水質,隻在凱江河上遊11個鄉鎮300餘戶家庭出産,而這些家庭如今也傳承着挂面手藝的種種精髓。在這些中江人心中,這不僅僅是一道美食,也彙聚了他們老一輩人的智慧和心血。
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藝作為一種民俗技藝得以傳承,就像倉山大樂那樣,源自于古老的年代并被後人們所牢記。倉山大樂起源于何時何地或許已并不重要,如今中江的人們傳承于倉山大樂的藝術形式并改良成為一種老少皆宜的民間曲藝。在江邊着盛裝的人們正演繹着一場新的倉山大樂。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它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走來,銜接着前人與後人跨越千年的紐帶。曆史的痕迹總會讓人們牢記那些璀璨的文化與藝術,而文化的傳承也總伴随着保留與沿革。
在千年古城中江這片土地上,中江人在濃厚的曆史塵埃中撥開迷霧,承載着過去,他們也總能在曆史的痕迹中找到前人的足迹,并在當今這快節奏的時代中繼續向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