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普洱的老茶客,可能會聽說過“生不喝黃片,熟不喝茶頭”這麼一句話,當然也有人覺得這話是謬論,認為黃片口感也很好。那麼,為什麼以前有人說黃片、茶頭不能喝呢?
為什麼“生不喝黃片”?
所謂“黃片”,是指茶樹上的老葉子,因為多數老葉子時間長了會泛黃,“黃片”便因此而得名。
黃片屬于采摘時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之外的葉片,大部分黃片基本都是第三、四葉,因加工揉撚時卷不起來,不易成型,條索松散影響美觀而在後期被挑選出來,加之人們覺得老葉含氟量高,害怕攝取過量的氟會出現氟斑牙,以前茶葉還很廉價,于是挑出來的黃片基本都當廢品處理。
因為黃葉壓制成餅後外形不佳、葉質老,影響銷量,于是在制作過程中就被舍棄,便有了“生不喝黃片”的說法。
為什麼“熟不喝茶頭”?
什麼是茶頭?普洱熟茶在人工灑水渥堆發酵過程中,茶葉會慢慢分泌出果膠,這種粘稠的自然的膠質會将部分茶葉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硬疙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茶頭”。
由于在發酵潑水的過程中,灰塵以及各種雜質都會随着水往下浸,所以最底部的這些茶頭一般都含有很多雜質,達不到衛生标準,茶頭也就成了發酵堆裡的糟粕而被舍棄了,因此有了“熟不喝茶頭”的說法。
如今人們為何又喝黃片與茶頭呢?
黃片一開始是由于茶葉老、不美觀才被舍棄的,後來人們覺得這并不意味着黃片品質不好,相反老黃片葉片組織厚實、含糖量高,反而甘甜醇厚持久耐泡,而且黃片中咖啡堿及茶多酚等含量比嫩葉低,對腸胃的刺激性反而更小,于是将挑選出的黃葉再精心加工制成專門的茶葉,受很多老茶客喜愛,稱其為“黃金葉”。
至于茶頭,因為茶頭中膠質含量高,口感柔順,也一度被大肆炒作,人們便覺得隻要衛生條件達标,茶頭口感更醇厚,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其後經過傳統工藝繁複加工制作的“茶化石”,便是茶頭的一種,很受茶客追捧。
因此,随着黃片與茶頭的重新加工利用,市場被打開,現在很少人會再提“生不喝黃片,熟不喝茶頭”這個說法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