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哪些證書對找工作有幫助?20年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作為科學評價人才的一項制度,被寫入勞動法此後,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應運而生,最多時一個行業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職業資格,并催生了各種培訓熱、考證熱有關方面借機斂财,通過辦班、考試來收取高額的培訓費和考試費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考哪些證書對找工作有幫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20年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作為科學評價人才的一項制度,被寫入勞動法。此後,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應運而生,最多時一個行業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職業資格,并催生了各種培訓熱、考證熱。有關方面借機斂财,通過辦班、考試來收取高額的培訓費和考試費。
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了房地産經紀人、企業法律顧問等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人社部負責人不久前表示,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将一律取消。此舉有望給當前的“考證熱”降溫。
“校園版”的人在“證”途
由于就業競争壓力巨大,為了一份好工作,大學生們忙于考各種證件,有人戲稱:人在“證”途無止境。
考證現象在大學财經類專業最為常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畢業生韓豔趕上了“史上最難就業年”,她所在的學校以高就業率聞名,學生比較熱衷于考證。除各類英語證書外,金融會計行業的證書比較受學生們歡迎。銀行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注冊金融師(CFA)、金融風險分析師(FRM)、注冊會計師(CPA)和精算師資格證書等等,一般想要以後從事金融行業,基本都會考幾個。“前兩個難度不高,我是為找工作去考的,”韓豔說。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可報考的證書種類多達100多種,分為通用型、能力型和職業資格型三類。其中,英語、計算機為通用型證書,是大學生的“必考證”;能力型證書有托福、雅思、英語中高級口譯資格證書、全國計算機水平證書等;職業資格類證書,包括注冊會計師、物流師資格證書、國家司法考試證書等。
“找工作的時候證書确實還是有用的。”中國人民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張怡然向記者描述了面試時遇到的一位“考證牛人”。這位同學的專業不是金融,但她不僅考了銀行證券的兩個從業資格證,還考過了CPA。“CPA有六門考試,就算會計專業的學生也難在畢業之前把證拿到手。所以面試時,所有人都覺得她很厲害,面試官也很看好她。在大家背景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多了幾個證當然是優勢。”
上海某高校大三學生蔣清毅為了考CPA已經連續3個暑假都在圖書館裡度過了。“感覺自己陷進去了”,他這樣概括自己過去3年。“因為這個考試難度高,‘戰線’長,特别需要花時間。要不是和專業相關,有時候真有點熬不住”。
“三戰”司法考試的劉炳言也深有同感。擔任學生會主席的他經常忙得抽不開身。“前兩次考試都是‘臨時抱佛腳’,報名費也白交了。”他表示,如果不拿下,在行業裡難以登堂入室。
8月末,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教室裡,記者看到了為國家司法考試做準備的姜曉楠,整個暑假她都沒有回家,而她不少同學也都在上高價“考證培訓班”。
“多考幾個證,找工作的時候增加競争力。”姜曉楠告訴記者,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很多同學都成為“瘋狂考證族”,通過司法考試之後,她還打算報考英語口譯的資格考試。她已擁有計算機二級證書、會計證、普通話二級等級證書和英語四六級證書。“證書少了不踏實。”小姜坦言。
考證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多數證書基本無用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1603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7.8%受訪者參加過證書類的考試。43%受訪者參加過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就業壓力、用人單位需求成為受訪者考證的主要原因。考試成本過高、證書維護費力成為受訪者資格考試中的主要問題。
湖北女孩王君在企業從事過會計和出納等多種财務崗位,今年以來她一直忙着考試“注冊稅務師”,以便換一個“更理想的單位”,她覺得有了這本證書才有“自信”,盡管她也知道,大部分律師、會計事務所對這本資格證并無硬性規定。正當她全天候複習備考之時,
8月1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注冊稅務師”就在其中之列,結果她的功夫都白費了。
在實踐中,考取證書與實際工作往往脫節。天津的一名魏姓工程人員跟記者抱怨,在工程一線已經工作12年,在各種建築雜志發表過5篇論文,論實際工作經驗應是真正的專家,但是,“一級建造師我已經考了8年,還是沒有過”,據他反映,凡是在工程一線真正管理或指揮施工的,很多人考不過,考過的大多數是辦公室人員。他不停地抱怨,“這樣的證件,不知意義何在。唯一的意義就是考過後去挂靠證件掙錢,每年3萬多元錢”。
記者與中國建築總公司相關負責人核實了解到,在建築工程行業,“一級建造師、一級造價師、一級監理師”确實是要求比較“硬”的資格證書,而且考試相對偏理論化,不少工作經驗非常豐富的人确實長時間無法通過考試。
調查顯示,87.1%受訪者在考證上的投入與回報不相符。相對于過高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超過兩成的受訪者認為隻學到了皮毛,一成受訪者認為取得的證書在就業時“用處不大”。
職業認證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考試、輕實際操作的傾向。“一般來說,考取資格證不過就是集中幾個月的時間集中學習、死記硬背,用填鴨式的培訓來對付一場應試的門檻考試,證書本身的含金量很低。”長沙市一名考取了“秘書從業資格證”“教師證”“導遊證”的公司白領鄧雲說。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考試獲得了一大堆職業資格證書,卻依然找不到工作。職業是随着社會和市場的發展而産生的,一個人能否勝任某種職業,需要接受的是市場的檢驗,而不是由政府頒發的一紙資格證書來決定。”中南大學社會學教授李斌說。
據《201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已有1791.9萬人取得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書,1838.57萬人參加了職業技能鑒定,1536.67萬人取得不同等級職業資格證書。
雖然手持兩本證書,剛剛經曆就業季的李晶卻坦言如果不應聘教師崗位,證書沒太大價值。“談論最多的是實習實踐經曆。畢竟用人單位招你來是做事的。”李晶說。
職業資格認證改革還需制度保障
彌補自身短闆、求職目标不明确和培訓機構誤導,是造成“考證熱”現象的主要因素。資格證書的熱度間接反映了對應職位的熱度。據智聯招聘《2014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報告》顯示,畢業生簡曆紮堆兒在IT、金融、房地産等行業。相應地,二級建造師、證券從業資格、商務英語等資格證書關注度不斷升高。
“必備的理論知識、職業道德水平是一名從業人員合格的前提,對于用人單位來說,需要一個可操作、有指導性的評價标準體系來挑選人才,因此行業類的資格考試不可或缺。對于勞動者、消費者來說,職業資格認證同樣很重要。”湖南省人社廳職業資格鑒定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取消職業資格,不是指取消所有職業資格,而是對不該認證的職業資格進行清理,該減少的一律減少,該準入的嚴格準入。”
專家指出,從國家認證、地方認證、行業認證到企業認證等,如今職業資格認證在層次上,标準不統一。在主管部門上,有的是教育部門,有的是社會和勞動部門,還有的是行業協會等等。“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清理力度,在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證項目的同時,更應在認證管理上避免交叉重複、避免證出多門,統一資格認證的部門。”
如何規範現有的職業資格認證?一是在資格認證管理上,政府部門應當轉變職能,扮演好裁判者、仲裁者的角色。比如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由政府部門制定職業标準和評價規範,具體認定工作逐步移交給行業協會、學會承擔。通過減少行政幹預,切實為市場進行松綁。政府不僅要監管社會機構、行業協會進行資格認證,也要實現追究認證不合格的連帶責任、退出機制,确保職業資格認證的“純淨性”。
二是加強證書質量管理、提高證書含金量,必須對職業資格鑒定的各個環節進行規範管理。三是不斷改進現行的考試方法,提高實踐考核的比重,用先進适用的評價技術來鑒定勞動者的職業能力,實行教考分離,建立客觀、公正、公開和科學的第三方認證規則。
8月底,人社部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和8月,國務院分兩批取消了58項中央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包括房地産經紀人職業資格許可等。今年11月份将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目前,準入類的職業資格現在還有84項。
人社部負責人介紹,根據下一步的清理計劃,國務院行業部門、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學會自行設置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原則上予以取消,确實需要保留的,經過批準後,納入國家統一的職業資格制度管理。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由政府部門制定職業标準和評價規範,具體認定工作逐步移交給行業協會、學會承擔。
江蘇經貿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所長東升教授建議,涉及證書使用權限、企業違規成本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也要完善,切實提高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性,讓各種考證、用證亂象失去生存土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