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字千金與曆史人物的關系

一字千金與曆史人物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9 10:22:41

一字千金與曆史人物的關系(一字千金及其背後故事)1

在日常生活中,成語“一字千金”比較常用,所以大家并不陌生。一般地,人們用這則成語稱贊“詩文精妙,價值很高。”最近,筆者觀看中央電視台一檔節目,才知道原來在成語“一字千金”背後,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呢,而且與咱西安還有關聯。

戰國末期有個著名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并把自己的愛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過王位後,呂不韋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死後,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登上王位,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當時養士之風盛行,所以呂不韋也有門客三千。呂不韋讓這些門客将各自的所見所聞寫成文字,最後又下功夫将這些文字編輯成《呂氏春秋》一書,此書内容涵蓋了天地萬物及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呂不韋把它公布在鹹陽城門口,請大家提意見與批評,并聲稱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懸賞多日,沒有引來任何人的批評和意見,呂不韋和《呂氏春秋》這本書因此而名揚天下。“一字千金”的成語即由此而來,現在出版的各種詞典在收錄“一字千金”這個成語時也普遍采用這一典故。

然而,長期以來,對“一字千金”這則成語典故的認識并非是“鐵闆一塊”。西安碑林博物館現存有一塊國寶級的石碑——《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據傳,這塊石碑就與“一字千金”的成語有關。進館仔細欣賞這一石碑,不難看出,此石碑其實是塊“合成”的石碑。字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他怎麼可能寫出300年後唐朝的文章呢?玄奘和尚西行取經,從印度等地帶回了佛經。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後玄奘将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給太宗,請太宗作序,太子李治作記。而這塊《大唐三藏聖教序碑》今存文字内容的主體即為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文的《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此碑立于唐高宗年間。當時朝廷希望用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體來刻碑。長安洪福寺的高僧懷仁得知此事後,下決心要承擔此重任。經過懷仁和尚下功夫的尋覓,終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個一個地搜集出來。傳說,懷仁和尚在搜尋集字過程中,其中有幾個字怎麼也找不到,萬不得已,隻好奏請朝廷貼出告示稱,誰若能獻出碑文中空缺的字,每字賞一千金。重賞之下,《大唐三藏聖教序碑》中的所有字很快便集齊了。“一字千金”成語即由此而來。也因此,後人把此碑的拓本稱作《千金貼》。

看了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我想“一字千金”的成語或許還有其他典故或故事呢。于是我滿懷好奇地在網上求助“度娘”。沒想到,還真找到了關于這一成語的第三種說法。話說初唐,詩人王勃從京都長安來到南昌。這年重陽節,南昌都督在滕王閣設宴邀請遠近聞名的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王勃應邀前往,并一氣呵成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佳作《滕王閣序》和詩作。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詩中空了一字。這個空了的字應該是“獨”、還是“水”呢?大家莫衷一是。無奈之下,都督隻好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空下的字補上。都督的侍從追上王勃後,王勃的随從卻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都督大人海涵。”侍從返回,将此話轉告都督,都督心裡暗想:“這分明是王勃在敲詐本官嘛!”可轉念一想:“怎麼也不能讓這個字空着,不如随了他的願,本官也落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于是,都督命人備好千金,親自率衆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王勃甚感驚訝,說:“何勞大人如此,晚生豈敢空字?”有人問道:“那所空之處該當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後一緻稱妙,都督也頻頻點頭道:“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今奇才。”

(來源:2018年04月15日西安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