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悠悠子宿
1637年是個神奇的年份,東西方同時出版了影響人類的兩本書。這一年在東方是明朝崇祯時期,宋應星出版了《天工開物》,在西方是文藝複興的前夕,法國的大牛人笛卡爾寫出了《方法論》。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這本明代出版史上别具一格的圖書,收錄了從熬糖造紙建築冶鐵紮染到軍工制造等一切手工業技術。且每一項技術不但有通俗易懂的說明,還“有圖有真相”,配有翔實生動的插圖解說。就算是“不懂中文”的讀者,多看幾遍都能懂。
這本書于崇祯十年和清初順治年在國内被印刷了兩次,在大江南北各地流通,并且成為向國外出口的書籍之一,傳到了多個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書中所載的大量産業技術,都是當時世界領先水平,傳播到許多國家後,更是直接填補了這些國家的技術空白,所以直接被“封神”。
比如對于當時歐洲來說,17世紀歐洲的農業手工業,許多技術還遠比東方落後得多。就連耕地用的“阿得犁”,設計也無比原始,竟連犁壁都沒有,耕作效率十分低。中國農民用兩頭牛拉犁就可完成的工作量,放歐洲常需七八頭牛。另外諸如鐵器冶煉等難題,一本《天工開物》,就常幫歐洲人“搞定”。所以明末清初年間起,《天工開物》就在歐洲聲譽鵲起,甚至被譽為“中國大百科全書”。
而對于“老鄰居”日本來說,《天工開物》更是影響深遠。18世紀末起,《天工開物》在出版流傳,書中的造船、冶煉、紡織等各種技術,都對日本影響深遠。比如書中的“煉鋅”技術。明代的中國,就是世界上獨有的煉鋅大國,獨家的煉鋅技術傳到日本後,推動了日本黃銅産業的發展,深遠影響了近代日本的經濟格局。可以說,整個日本社會的生産力,都被《天工開物》拉高一大截。
笛卡爾的《方法論》怎麼樣呢,先說個“熱詞”:我思故我在。這其實就是笛卡爾《方法論》裡的。當然這本書對于西方人的影響,可不止是貢獻熱詞,它全稱叫《科學中正确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帶來的是科研方法乃至思想觀念上的革新,所以也因為《方法論》的流傳,人們也常說,歐洲人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笛卡爾主義者。
當然,笛卡爾在數學、物理這些領域的奠基性貢獻也無與倫比,也許這都是基于方法論的成果。笛卡爾讓我們最熟悉的大概是坐标系吧,我們初中都學過,笛卡爾提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是在《方法論》這部書的附錄《幾何》中首次提出。大家看到哲學數學一起玩的大師是不是也頂禮膜拜了啊,大師就是啥也玩的轉。
笛卡爾的方法論簡單說就是四點, 這四點對我們現在也很重要,尤其第一條,防騙防傳銷防PUA。
1.永遠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說要盡量避免魯莽和偏見,隻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常清楚和确定,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的真理。
2.可以将要研究的複雜問題,盡量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小問題,一個一個地分開解決。
3.将這些小問題從簡單到複雜排列,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着手。
4.将所有問題解決後,再綜合起來檢驗,看是否完全,是否将問題徹底解決了。
看下面這張照片,是不是樣貌氣質上已經有開山巨著的氣勢了。
這兩本書除了同年出生,都光芒奪目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曾經被封禁,在18世紀後半葉,清王朝通過一系列“編書”“銷毀”,令許多文化典籍遭到破壞。單是《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裡,就保守估計有三千多種圖書被禁毀。《天工開物》也沒能幸免,由于種種原因,這部西方人眼中的“百科全書”,中國古代産業科技的寶典,從乾隆晚期時就突然消失。
直到20世紀初,經過丁文江等科學家的努力,将散落日本的《天工開物》重新編輯修訂後傳回中國,這部曆經劫難的科學巨著,才終于回家了。而那時,已是時過境遷,曾經科技文明領先世界的中國,正在落後挨打的近代史裡苦苦尋覓……
1663年笛卡爾的著作,也被列入梵蒂岡教皇頒布的“封禁名單”之中,因為書中提出的普遍懷疑,不要随便相信自己沒看到,不清楚的内容,這簡直就是撼動教會的根基啊。但即使如此,笛卡爾的思想卻如同開閘的洪水一般,在17世紀下半葉的西歐各國迅速流傳。笛卡爾本人也成了當時公認的思想巨匠。1740年,對于《方法論》的禁令終于被解除了,雖然理由匪夷所思:“對當時在法國流行起來的牛頓世界體系提供一個替代的東西。 ”
《天工開物》應該算是工業、農業等諸多行業的實踐總結的百科全書,裡面圖文兼具,可以當做中國17世紀初的技術專利總結,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那些根據自然規律研制出來的方法、工具和經驗讓當時的中國屹立于世界第一,宋應星寫出這本書也是完全出于個人的興趣,在幾次趕考未中的過程中,他經過的那些鄉間田野,見到的各種精巧工具,讓他願意去研究和記錄,在沒有任何贊助的情況下寫完這本書,之後也沒有錢去印刷,還好他的好朋友願意相助,幫他出版了這本書。但這本書也多流行于生意人、匠人之中,後來改朝換代後宋應星歸隐鄉間,拒不出仕,在貧困中度過晚年。
《方法論》沒有那麼多具象和實際的内容,它屬于哲學和數學的理性抽象的思考總結,跟作者安靜孤僻的清冷氣質也頗為相似。笛卡爾母親在他一歲時去世,父親也另娶,但笛卡爾的經濟條件還是比較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也留給他一個孤獨安靜的環境。同時幼體弱多病,學校不喜歡的課也不上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思考世界和人生,成就了一個哲學、數學和物理領域的大師。方法論雖然短暫的被禁過,但在歐洲文化圈裡還是相當流行,笛卡爾也赢得了他應有的榮譽和尊敬。
這兩本偉大的著作代表着當時人類探索世界的裡程碑,一個具象,一個抽象,相互交融,照亮人類文明的前進,也是讓我們觸及幾百年前人們的熱愛和探索,追求永未停止。
參考資料:邵士梅 、蔣筱波:《中國通史》, 宋應星:《天工開物》 ,廖麗華,胡新富,彭白雲:《《天工開物》成書背景探析》 ,《一代科學巨匠的百年孤獨》 ,潘吉星:《宋應星評傳》,《天工開物譯注》
拓展閱讀:
明朝有哪些發人深省的冷知識?
宋太宗真的是“北宋最大的敗家子”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