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環翠區環衛部門聯合花園社區及威海粵能環保公司共同開展撤除垃圾桶的試點活動。每天早、中、晚三個時間段通過流動垃圾分類車進行定點定時收運生活垃圾。與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公布的那段生活略有相似。
威海市環翠區撤除垃圾桶的試點活動
回想起來,在那段時間同事間突然不聊基金股票,不談房價房租,不約而同改口聊垃圾分類。一場社會大考在上海拉開序幕,不限戶籍、年齡、性别、學曆、婚否美醜,皆可參與。考試要求簡單:自覺分好生活垃圾,在規定的時間内正确投放。垃圾分類的實施是人與規則的互動,這是對各級政府、企業單位、社區的工作挑戰,也是對上班族的磨難。
同事的一袋垃圾在愛車後備箱放了3天,起因就是小區垃圾桶加蓋門窗變裝升級成垃圾房,固定投放時間為早05:30-08:45和17:30-20:30。
同事的程序員屬性,上班時間11點-23點,巧妙地錯過小區内投放時間。直到第三天不得不把家裡的垃圾,于衆目睽睽下攤開在公司垃圾房。
起初還能看到“反抗者”,拒絕垃圾分類的居民,不分廚餘和其他垃圾,胡亂投放。
現場幾位志願者立即圍過來,幫忙戴上紅袖章,手拉手地挽留下“反抗者”溫柔地告訴他:侬勿大忙伐(你不太忙吧),麻煩侬一起幫幫忙欸,垃圾(la si)分類。那一刻想走也走不了,逃走了更可怕。當天居委會宣傳組帶垃圾分類圖,通關指南,測試題等上門拜訪。第二天電話通知所在公司單位,告知測試結果。
網上盛傳上海阿姨霸氣問候:你是什麼垃圾?
怎麼張口罵人?這其實是阿姨們的愛啊!剛開始總有人錯誤判斷,分類失敗,需要在桶邊重新分類。為了節省時間高效投放,志願者阿姨們老遠的就會招呼你,主動幫忙分類。
大部分人的天性是喜歡獲得而不喜歡舍棄和改變,大家開玩笑地說:一定要做一個拎得清的人。意思是說手上拎的垃圾要分清。
從開始的“反感”到“習慣”垃圾分類;把“要我分”做到“我要分”;“用一個桶”變成“三個垃圾桶”,随手垃圾分類悄然成為上海生活的日常習慣。我驚奇地發現家裡角落變得更幹淨,互幫互助協助垃圾分類大家變得更親近了,同事上班遲到的都變少了(提早出門送垃圾)。
條例實施以來,成效顯著。各項數據研究,上海垃圾分類的效果是成功的。上海實施垃圾分類成功源于全民參與對垃圾分類标準的認知;環衛設施設備的完善和合理;友好的獎懲制度;實現分類體系的全程監管。
浩瀚無垠的宇宙,唯有地球給予我們生命,良好的生存環境讓生命得以延續。《道德經》中講“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意思是我們隻能按照萬物的本性去發展,而不能随意改變它。我們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去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從現在起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盡量少點外賣或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可降解材料,減少塑料消耗。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氣質和底蘊,而居民素質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垃圾分類是考驗居民道德品質的重要參數,貴在堅持,美化家園重在行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