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訓練心得?科學練體能,科技砺精兵這是懸挂在陸軍某部體育館外的一個标語在最近舉行的科技助力體能訓練的試驗中,這個标語被展現得淋漓盡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科學訓練心得?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科學練體能,科技砺精兵。這是懸挂在陸軍某部體育館外的一個标語。在最近舉行的科技助力體能訓練的試驗中,這個标語被展現得淋漓盡緻。
體能,是一切戰鬥力生成的基礎,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搞好體能訓練?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指出,組織軍事體育訓練,必須把握運動人體科學,注重合理負荷、循序漸進、分類施訓、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官兵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身心素質。客觀地說,這些年各級在軍事體育訓練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官兵身體素質有了不小的提升,軍體考核優秀率不斷邁上新台階。但是,從科學訓練的角度談,軍體訓練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科學訓練的第一要義就是動作、技術要規範,訓練方法要符合項目的特點和規律。唯有如此,方能事半功倍,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傷病困擾。
軍事體育訓練,不僅是提升官兵的體能,也是對精神、心理、意志等的磨煉,有時甚至是對人體承受極限能力的考驗,因此在訓練中必須遵守科學規律。否則,輕者會導緻訓練效果不佳,重者則會誘發傷病、損害身體。
練為戰,戰必勝。要按照打仗需要和崗位要求科學設置訓練内容與标準。軍體訓練不能給所有人都是同一張餅,訓練課目、訓練重點、訓練标準要有所區分、有所側重。
體能訓練,還要遵循科學規律。運動人體科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康複學、運動醫學、運動訓練學等都應該成為我們軍體教員學習和運用的知識。在訓練安排時,應該先易後難、先弱後強循序漸進地進行,避免大運動量的過度訓練。同時,有條件的單位還應為不同體能基礎的官兵,量身定制适宜的訓練内容、訓練強度和訓練周期,這樣才能避免“大鍋飯”。
此外,體能訓練也要注重創新。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實時監測、及時分析、大數據平台、動作視覺識别等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能從多方面推動我們的軍體訓練。當然,像低壓氧艙、神經肌電等高科技設備對提升軍體訓練效果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讓軍體訓練更有趣味性,吸引年輕官兵更加積極地參與訓練。
科技的力量,正在改變我們的軍體訓練方式,使訓練的過程變得愈發高效。無數實踐證明,一味埋頭苦練,忽視科學方法和科學技術,缺少科技賦能,往往很難打破訓練瓶頸,提升訓練水平。當然,在提倡科學訓練的同時,我們也決不能走入誤區,丢了刻苦訓練的好傳統。
來源: 解放軍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