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1月16日晚二十一時零九分,著名書法家林散之長子林筱之在南京逝世,享年96歲。他是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藝術理論家,曾任人民書畫院榮譽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金陵印社理事,黃賓虹研究會會員。
1928年10月,林筱之出生于南京市江浦縣林山鄉,父親林散之是中國著名書法家,尤擅草書,被譽為一代草聖。林散之一生養育了兩個兒子五個女兒,長子林筱之受父親影響最大。林筱之天資聰穎,三歲便能識字,五歲起開始跟着父親學習書法,展現出對書畫濃厚的興趣和天賦。林筱之十五歲讀高中,十八歲高中畢業後,到徐州西北大學讀書。二十歲志願學美術,考入杭州中國美院。
在大學期間,林筱之受教于衆多書畫藝術大師,其中對他影響最深的莫過于黃賓虹。1948年林筱之經父親引薦,拜入黃賓虹門下學畫,侍奉左右,恭敬受教,得到黃賓虹真傳,在父親和黃賓虹的指導下,林筱之不僅學習繪畫、書法,也學習古文詩詞,其書法氣勢平穩,書風秀逸,内含靈氣,得其父遺韻。他的繪畫擅長使用水墨,用筆老辣,形成自己獨特的國畫風格,被譽為“當代唐伯虎”。縱觀林筱之的藝術成長之路,他不僅有着過人的天賦,又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同時又是非常刻苦勤勉的人,這也為林筱之成為大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書法創作方面,林筱之相當的刻苦,筆耕不辍,早年他的書法風格受到顔真卿和李北海的影響,他過去跟随父親學習草書,因此也和父親的頗為相似。後來林筱之決定改變方向,他曾表示認為自己草書再寫十年、一百年也趕不上父親林散之。林散之隸書雖然寫得很好,但并不專長,因此林筱之開始在隸書上下苦功夫,《乙瑛碑》和《張遷碑》是他主要借鑒學習的作品,其隸書水平在國内堪稱一流,下筆紮實有力,頗有意味。
在美術上林筱之同樣成就頗高,得到國畫大師黃賓虹親授的他在國畫上功底深厚,潘天壽對年輕的林筱之也是贊賞有加,稱其"昌午仁弟拟古之作,筆力渾厚,墨色深沉,至為難得。"
在九十歲那年,林筱之曾表示自己還要好好臨帖,把漢代的隸書再寫一遍,要用隸書寫父親的詩,寫自己的詩,還提出想要把自己的隸書風格創新改編,将行書、楷書的成分加入,讓自己的隸書有更鮮明的樣式。對于林筱之而言,他對于書畫藝術的執着遠勝于外界給予他的名聲,這種不斷突破自我、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值得當代人稱道。
林筱之作品欣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陶善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