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小隴山天麻林下種植技術
胡 楓
天麻是重要的中藥材,是蘭科植物天麻與蜜環菌的一種共生體,是林區較常見的一種野生中藥材,其塊莖入藥,具有息風、鎮痛、益氣、養肝的醫療作用,主治風濕腰膝疼痛、四枝痙攣、眩暈頭痛、精神衰弱、小兒驚痛等症。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在國内外市場上一直銷路很好,需求量大,價格穩中有升,近年來,随着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和林下經濟的興起,天麻種植成為一種發展林下經濟的熱門産業。[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 生物學特性
天麻依附蜜環菌分解養分生長,而蜜環菌為白蘑科蜜環菌屬一種兼性寄生真菌,發育分為菌絲體和子實體,菌絲體由菌絲和菌索 2 種形态存在,常寄生或腐生于樹幹樹根的組織内,導緻樹木腐朽,菌索是由無數條菌絲網結而成,菌素常附着在樹根、樹幹和天麻塊莖表面以及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可用砍伐的木段作為培養天麻的優質菌材。
2 環境要求
天麻屬高海拔條件下生長的藥用植物,一般都生長在海拔 800~2500m 高山區;人工栽培可創造山地環境條件滿足天麻生長發育,人工栽培才能成功。天麻在夏季喜冷涼潮濕的氣候條件,适生溫度在 10~27℃之間,溫度過低停止生長,過高抑制生長;要求平均相對濕度 70%~80%,多雨潮濕适宜天麻生長;蜜環菌寄生或腐生較好的林地,可對天麻生長提供營養物質源泉,在土層深厚、土質帶沙、土壤肥沃的腐殖土中,蜜環菌生育良好,天麻生長健壯,産量高、質量也好。
3 栽培技術
3.1 場地選擇
培育天麻的場地要選擇在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質帶沙的土壤地域,以闊葉疏林地、竹林、火燒二荒地和海拔800m 以上,東坡和南坡為好,北坡不宜選用。
3.2 菌材培育
菌材是長滿了蜜環菌的段木。新區栽培要用老菌材培育新菌材,方法是挖 1 個 30~40cm、寬 150~180cm、長 200~300cm 或更長的坑槽,墊上 5~10cm 細沙土,然後在上面分層擺放新材和舊材,空隙處填滿枯枝落葉,新舊材隔層,擺放4 層,擺放新材後蓋 10~15cm 砂土,培育菌材 8~9 月開始,11 月培育完成進行天麻冬種。
3.3 麻種選用
生産上選用大小為 4~8cm 的長徑塊作麻種,太大太小都不适宜。對退化逐年變小的不宜選作麻種。栽培天麻菌材樹種以紅栓皮栎、銳齒栎、五角楓、榆木、刺槐等硬雜木為最好,其它樹種如栒子、山桃等硬雜木也可以利用。
3.4 栽植方法
生産上以塊莖繁殖法為主,方法是:
3.4.1 挖穴。寬 150cm、深 30~40cm、長 200cm 或更長的坑槽,底鋪 5~10cm 細沙或細土,穴周邊挖排水槽備用。
3.4.2 下種。在穴底墊土層上放 1~2cm 厚枯枝落葉,上面放一層新材,新材長 100~120cm,用刀斧斜砍菌棒破菌口,稱“打花”。新材擺好後再擺 1 根新材和菌材,間隔擺放出頭,空間填滿枯枝落葉和沙土混合物,取麻種緊貼菌材邊上 1 個菌材貼 4 個種麻,蓋一層 0.5cm 枯枝落葉和沙、土混合物,最上層全部擺放新材,再種天麻。
3.4.3 人工授粉。天麻為蟲媒授粉,箭麻往往授粉不足,人工授粉是天麻栽培的關鍵技術,在天麻花期 5~15d 内,花粉多在花後第 2 天 9∶00~14∶00 時成熟。花粉成熟的标志是花粉塊松軟膨脹,将藥帽稍微頂起,藥帽邊沿微顯花粉。左手捏住剛開放的花朵,右手拿小鑷子伸入花筒内将唇瓣壓平展輕輕拿掉,以便授粉,發現冠狀帽頂起,花粉松散時,取下藥帽,将花粉夾在花底部有粘液的雄蕊柱頭上,即可完成授粉。
3.4.3 栽後管理。栽後要預防下雨積水,避免菌麻糜爛,防暑防寒,要及時遮蔭和覆蓋,嚴防人畜踐踏和雜菌傳入。
4 采收加工技術
4.1 采收
天麻采收在秋季 11 月和春季 3~4 月進行,逐窖開采,提前備好菌材增料,一邊采麻,一邊增添新料,同時進行第 2輪栽培。
4.2 加工
将收回的鮮麻洗淨,用 0.5%明礬沸水煮至透心,大天麻10~12min,小天麻 8~10min,撈出後攤放在席墊上,利用太陽曬至半幹,再用木闆輕壓勤曬至心實透明和收縮均勻平展為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