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後微信被司法凍結了怎麼辦?在法院沒有官司,微信賬戶裡的錢卻被法院凍結了,這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逾期後微信被司法凍結了怎麼辦?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在法院沒有官司,微信賬戶裡的錢卻被法院凍結了,這是怎麼回事?
随着移動支付的普及,通過微信、支付寶進行消費、轉賬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某些原因,一些人使用的微信等賬戶并未綁定自己的銀行卡,由此帶來隐患,甚至遇到受他人案件“牽連”,賬戶資金被法院凍結的情況。看似相似的兩起執行異議案件,兩名案外人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究竟為何?一般人又應如何做,才能避免這樣的“窘境”呢?
微信賬戶被法院凍結,裡面資金差一點被執行
在一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中,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張某賠償李某損失4.22萬元。在執行過程中,法院凍結了以張某銀行卡實名認證的微信賬戶資金3.54萬元。
張某的前女友劉某提出異議,稱法院凍結的微信賬戶内資金是自己平時經營服裝等的收入,與張某沒有任何關系。劉某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對賬戶内資金的凍結。
那麼,劉某使用的微信賬戶為何會綁定張某的銀行卡呢?原來,兩人在2014年經曆了一段短暫的戀愛關系後分手,張某在戀愛期間用劉某的微信賬戶綁定自己的銀行卡,并進行了實名認證。法院查明,該微信是劉某以自己的手機号注冊并實際控制使用,微信号名稱是劉某姓名全拼,微信賬戶資金的使用也隻能由她通過微信支付進行收付款,無須通過實名認證的銀行賬戶授權,與銀行卡的支付方式有明顯不同。而微信财付通内的資金均系劉某與其朋友間資金往來,未進入張某實名認證的銀行賬戶,亦未與銀行賬戶發生過經濟往來。
據此,法院認為,該微信賬戶資金已特定化,與張某銀行賬戶資金未發生混同,劉某對微信賬戶資金具有排他的控制權,遂判決不得執行劉某微信财付通賬戶内3.54萬元資金。
聲稱别人被凍結賬戶資金屬自己,被法院駁回
于某因借錢不還被債權人起訴,執行過程中,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凍結了其實名認證的微信财付通賬戶内的20萬元資金。
案外人魏某提出異議并訴至法院,稱自己是該微信的實際使用人,賬戶中資金應歸其所有,請求解除對微信賬戶内資金的凍結。
法院查明,魏某曾是一家機械公司的出納,因工作需要有些客戶直接通過微信向其支付款項。老闆于某為防止款項落入魏某的口袋,要求綁定于自己的銀行卡并進行實名認證。2016年底,魏某離開了原單位,但一直未對微信财付通申請重新實名認證。
法院通過調取交易記錄發現,魏某近幾年微信賬戶流水中有多筆是與原機械公司客戶間的資金往來,魏某稱其離開原公司後微信賬戶完全由其支配,但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
法院認為,現有證據無法證明在魏某離開原公司後,其微信賬戶資金與于某之間已做了明确切割。魏某作為專業财會人員在離職後長期怠于辦理财付通賬戶的注銷、重新認證等手續,不排除其與于某之間存在惡意串通、逃避債務的合理懷疑,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據此,法院判決駁回了魏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兩起相似執行異議案件,為何結果截然不同?
“近年來,随着交易支付方式和執行信息化的發展,微信财付通、支付寶等電子賬戶作為被執行人的責任财産,已納入到法院的查控範圍。”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裁判庭法官助理杜濤表示,案外人以自己是微信等電子賬戶内資金的真實權利人為由,請求排除執行,屬于典型的‘賬戶借用’類執行異議、執行異議之訴案件。
杜濤介紹,法院在審理此類執行異議案件時,一般根據《執行異議複議規定》第25條第3項規定,以賬戶名稱作為權屬判斷的基本标準。因賬戶借用違反了“貨币占有即所有”的基本權屬判斷規則,對案外人的主張原則上不予支持。他同時表示,《執行異議複議規定》是關于執行程序中當事人提出執行異議時如何處理的規定,考慮到執行異議程序遵循形式審查原則,故該司法解釋堅持了較高的外觀化判斷标準。但執行異議之訴案件的審理應堅持實質性審查标準,不應再僅以權利外觀作為判斷标準。
他認為,一般來說,對于“賬戶借用”排除執行異議之訴類案件,案外人的主張如符合存在真實的借用賬戶事實;賬戶内資金已特定化;案外人對賬戶内資金享有排他控制權;申請執行人對賬戶内資金不享有信賴利益的條件,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就上述兩則案例而言,均存在微信财付通賬戶借用的事實,但判決結果卻截然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微信賬戶資金是否具備特定化特征、案外人是否對賬戶資金享有排他控制權。
那麼,一般人要如何做,才能避免遭遇這樣的“窘境”呢?律師表示,目前,涉及移動支付的軟件對實名認證作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如存在遺留問題,應及時辦理解綁、重新認證等手續,進行明确“切割”。同時,不要使用别人的賬戶收支錢款,以免造成資金混同,否則一旦對方涉及訴訟,将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王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