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武漢滞留群主最後的堅持:一家五口滞留武漢70天盼解封
3月29日,是李先生一家五口滞留武漢的第70天。
1月20日,他和家人乘高鐵抵達武漢,原計劃在武漢待兩天,第三天去老家湖北荊門。武漢“封城”後,他和家人滞留武漢至今。
李先生是一個滞留武漢的外地人微信群的群主,在四川德陽經營着一家婚紗攝影店。群内有300餘人,來自全國各地。大多群成員都标明了自己的目的地和同行人數:如“武漢到廣州2人”、“武漢回上海3人”、“江岸區回天津”、“蔡甸區回襄陽”等。
随着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武漢多日出現“零新增”,逐步解封的通知開始傳來。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漢市政府市長專線12345一位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表示,屆時,憑借身份證、微信公衆号“武漢戰疫”的健康綠碼,“不用提前申請,直接到了時間就可以走。”
資料圖。随着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武漢正逐漸恢複“生活氣息”,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将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 圖據新華社
經曆了兩個多月的“封城”後,李先生和他的300多個群成員一樣,終于看到了曙光,他們都在醞釀着同一件事,回家。
原計劃第二天回老家,突然遭遇“封城”
1月20日上午9時許,李先生和妻子、母親、兩個孩子一道,乘高鐵從成都出發,當日下午6時許抵達武漢。
李先生原籍湖北荊門,13年前,他來到四川德陽生活。這次回鄂,本是一趟快樂之旅:“一方面是回荊門給小兒子上戶口;另一方面,之前我們買了房子,去拿新房子的鑰匙;還有,給我父親過生日。”李先生稱,“我們準備農曆正月十二回四川,把回程的票都買了。”
下了高鐵,李先生見到了等候在站台的姐姐,“姐姐一家三口和我父親住這邊(武漢)。她直接從火車站把我們接到家了。她說了這邊的情況,讓我們最好不要出去。”姐姐的話,讓李先生憂心忡忡,“很擔心,當時就想着要不早點回去,但沒想到會‘封城’。”李先生注意到,當日沿途戴口罩的人并不多。
接下來的三天轉眼便過去。
“1月21号,在(姐姐)家裡待了一天。看電視的看電視、唠家常的唠家常。”
1月22日,李先生心情不錯。一大早,他開着車,載着妻子、父親直奔購房處。“肯定開心啊!(拿了新房鑰匙)回來基本上就天黑了,自己開始做菜。”李先生和姐姐商量,過些天是父親生日,“一家人出去吃個飯,訂個16寸的蛋糕,蛋糕上寫着‘生日快樂’。”
滞漢期間的李先生和家人 圖據受訪者
1月23日,按原計劃,他應該在這天回湖北荊門給小兒子上戶口。上午9點半,手機響了,電話那頭,傳來侄女的聲音:“叔叔,馬上要‘封城’了!”
當日上午10時,武漢“封城”。“當時想着‘封城’也就半個月吧?”李先生感慨,“結果(小兒子)到現在戶口也沒有上到。”
原來每月營業額十來萬,現遭顧客退單
攝影,是李先生的特長。2014年,他在德陽開了一家婚紗攝影店,生意不錯,“(近年)每個月營業額大概十多萬吧。”他說。
滞漢後,公司遲遲無法複工。“因為我們都是技術出身,公司的技術部門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而且技術人員當地的比較少,基本上招的是外地的,都滞留了。滞留期間你又不可能不給人家發基本工資。如果不發,他們也會另找其他家,那麼面臨複工時,單子(攝影訂單)就沒法消化。”李先生說。
目前,該公司隻有一個員工上班,負責客人的選樣、取件,但無法正常拍攝。“有時人家有事,也不能強制要求别人上班。”李先生表示。
讓李先生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個朋友。“他準備3月29号結婚,在2月初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讓我給他拍照。我說好,他也把訂婚紗照的錢給了,給了全款4999元。從(這個月)月初開始,他每天給我打一個電話,然後一直打到今天,他說不放心其他人拍嘛。現在隻有等他結完婚以後,再給他拍照。”
因為滞留,李先生的攝影店已遇到近2萬元的退單 圖據受訪者
但攝影店也面臨顧客的退單。李先生說:“退了15單左右,有的是婚紗攝影,有的是寶寶寫真,一共損失了近2萬。退的最大的一筆訂單,是4399元。因為四川那邊都開始複工了,顧客看見人家開店,你沒有開,就覺得你是不是跑了,覺得把錢給你,不是很放心。”
“有一部分顧客可以理解。有一部分就理解不了。但人家确實在你這裡交了定金的,你也得退給人家。”他無奈的說。
李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公司租有一個400平米左右的攝影基地、一個三層樓的影樓,現有9位員工。每個月房租共2萬5左右,員工基本工資共3萬左右。加上近2萬元的訂單退款,共虧損近12萬。
紅星新聞注意到,值得慶幸的是,為了盡量減少疫情給李先生這樣公司帶來的損失,德陽當地出台了相關幫扶措施,包括降低融資成本,緩繳社會保險費,減免稅費,鼓勵業主對租戶适度減租金,對減免租金的業主給予适度财政補貼等。
一個套三住九人 滞留群友相互鼓勁
同李先生一樣,他組建的這個滞留群内,每天都滾動着各種消息:武漢的各類新聞鍊接、詢問核酸檢測的地點、志願者招募的情形;大家也在群裡加油鼓勁兒:“湖北同胞加油,我們一起風雨同舟”、“我們這邊盒飯質量挺好的。
在足不出戶的這段日子,這個群成了這些意外留在了武漢的外地人們的精神家園。他們在這裡聊醫護人員的辛勞,也聊每天的盒飯;他們有時吐槽物價,也有群友寬慰“家裡食物都有,樓層矮也可以從窗戶上吊上來”。
因為“封城”,李先生一家五口住在姐姐家裡。雖然生活上存在不便,但一家人都在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對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李先生表示,“這倒不是很擔心。因為我們一直居家,盡量不出去。從‘封城’到現在,孩子跟父母基本上就沒出去過。”
“主要是人多,三室一廳的房裡面住九個人。”李先生說。雖然和正常生活狀态下截然不同,但“每天都盼着解封”的李先生仍在竭力保障兩家人的日常飲食。
“剛開始到超市裡面買菜,不限制(每戶出來的)人數。大概‘封城’一個多星期以後,一家隻能派一個人出去,三天允許出一次。我家一般是姐姐或姐夫去買菜,我做飯。到2月15号的時候就不允許(出門)了,隻能通過小區裡的物業群買菜。”李先生說。
李先生說,在滞留期間,他曾收到社區的免費白蘿蔔。在超市購物時,也能買到10元一袋的愛心菜,“土豆、白蘿蔔、胡蘿蔔等等,兩三斤一袋。我們差不多一周出去采購一次,每次帶回一包愛心菜。”
滞漢期間的李先生 圖據受訪者
最讓李先生夫婦操心的,是自己1歲零8個月的小兒子。剛到武漢兩三天,兒子就患了感冒,這讓全家頗為忐忑,他開始大量查閱兒童感冒的應對方法。一位在四川開兒科診所的醫生朋友告訴他,“小孩子到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一點(不适)。建議吃清淡點,吃點小兒感冒顆粒。如果嗓子發炎,吃消炎藥。”
吃了感冒顆粒,孩子好了一點,三四天後痊愈,全家人心頭的一塊沉石落地。然而,又遇到新的問題。
“來武漢時,我們帶了2桶奶粉,後來不夠了。有時候這邊奶粉也買不到,就吃點米湯之類的東西。”平時,兒子每天大約需要10勺奶粉。滞留期間,“有時候一天吃三四勺,有時候隻是早上吃、晚上不吃。”孩子餓了,便會哭鬧。
所幸2月底,情況有了好轉,“以前我在四川的母嬰店裡充了值。快遞可以通的時候,就收到了四川那家店寄的六七聽奶粉。”
除此之外,讀初一的大女兒的學業,也是問題。“她天天關在(姐姐)家,天天想回去上課。現在都是網課嘛,下午的課在四川的電視上才能看到,這邊看不了。”
好在辦法總比困難多。每逢網課,女兒就跟同學視頻:由同學用手機拍攝,女兒則通過同學的手機觀看。當然,“她說看不清楚,手機屏幕多小哇”,“後來就換iPad,比手機好一點。”
看到希望:“直接到了時間就可以走”
而随着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武漢正逐漸恢複“生活氣息”,逐步解封的通知開始傳來。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通告指出:從3月25日零時起,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複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武漢連續多日新增确診病例為零,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圖為3月25日拍攝的武漢長江大橋上的車輛 圖據新華社
同時,從3月25日零時起,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對持有湖北健康碼“綠碼”的外出務工人員,經核酸檢測合格後,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的辦法集中精準輸送,确保安全有序返崗。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複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得到消息後,滞留群内歡欣鼓舞。“定了定了!4月8号!”“通告來了!”“直接走嗎?”“要不要申請?”“終于可以回去了!”……歸心似箭,大家都盼着能順利返程。
3月28日晚,紅星新聞緻電武漢市人民政府市長專線12345,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屆時,憑借身份證、微信公衆号“武漢戰疫”的健康綠碼,“不用提前申請,直接到了時間就可以走。”
經曆了兩個多月的“封城”後,像李先生一樣期盼複工複産的人員,終于看到了曙光。他們都在醞釀着重整旗鼓,希望盡快将疫情帶來的損失彌補回來。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春 彭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