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到澳大利亞去看動物你最想看哪種動物時,我想看考拉會是最大多數人的選擇。确實可愛萌萌的考拉這個澳大利亞的國寶讓很多人對它充滿了好奇心。在澳大利亞想要看到野生考拉有二個地方是不能錯過的,一是在大洋路上前往各個國家公園的小路上你要是注意一下就能看到在樹上歇息的考拉;二是在袋鼠島,袋鼠島上最多的是袋鼠,還有就是考拉了。
在袋鼠島我們多次看到考拉,這個考拉是其中之一。考拉,又稱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栖動物。英文名Koala bear來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樹袋熊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隻在生病和幹旱的時候喝水,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考拉盡管被稱為樹袋熊但它并不是熊科動物,而且它們之間相差甚遠。熊科屬于食肉目,而樹袋熊卻屬于有袋目。它每天18個小時處于睡眠狀态,性情溫順,體态憨厚。
考拉長相酷似小熊,體态憨厚,性情溫順,生有一對長有茸毛的大耳朵,鼻子裸露且扁平,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四肢修長且強壯,适于在樹枝間攀爬并支持它的體重。
考拉的爪長,尖而彎曲,适應于抓握物體和攀爬。
考拉沒有尾巴,這是因為它的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座墊”,臀部的皮毛厚而密,因而能長時間坐在樹上,平衡感極強。
它的前肢與腿幾乎等長,攀爬力量主要來自于發達的大腿肌肉。
粗糙的掌墊和趾墊可以幫助考拉緊抱樹枝。
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當處于安全的家域樹上的時候,考拉會自然地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坐姿和睡姿,同時也會因為躲避太陽或享受微風向而不停地在樹上移動位置。天氣炎熱時,考拉會攤開四肢并微微搖擺,以保持涼爽,而天氣變冷時,則會将身體縮成一團以保持體溫。
考拉是個名副其實能吃能睡的大懶蟲,每日需睡眠17~20小時,而剩餘的3~4個小時用來覓食、活動、個人衛生清潔以及與其它考拉進行交流。
這是在澳大利亞的大洋路前往奧特維國家公園路上的一片桉樹林上,我們首次見到了在樹上覓食考拉。
如果是自駕,要注意自駕車一定要把車停在路邊,因為這是一條小路,勉強夠上雙向兩車道,把車直接停在路上不但危險,更可能影響别人的通行(澳洲交規規定這樣的兩車道小路是不允許超車的)。
考拉的食物是桉樹葉,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桉樹上。
桉樹葉是他們唯一的食物。它們的肝髒十分奇特,能分離桉樹葉中的有毒物質。它的長時間睡眠就是用以消化有毒物質。
考拉屬夜行性動物,在夜間及晨昏時活動旺盛,比白天氣溫較高時活動更能節省水分與能量消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