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品很受大衆喜愛是有原因的,他讓我見識到了文字的力量。今天和朋友聊魯迅的《故鄉》,提到閏土的變化,朋友哭笑不得,魯迅不愧是偉大的作家,這寫得代入感太強了。
你有個發小,兒時你們一起無憂無慮地玩,你比他聰明伶俐見多識廣,而他什麼都不知道。然後幾十年過去,你們又見面了。
當年的書呆子發小已經成大老闆了,豪車,别墅,光鮮亮麗,而你風裡來雨裡去的奔波,經過社會的毒打,寒酸卑微瑟縮,而且滄桑得看起來像他爸爸。
你們就在這個情況下又見面了,你什麼感受?你的發小是什麼感受?或者調換位置,你成大老闆了,你發小滄桑得像小老頭,你什麼感受?你的發小什麼感受?
這事擱誰都受不了啊,這就是為什麼《故鄉》那麼多人喜愛的原因!代入感太強了!
無法可想啊!時間是把讓人痛入骨髓的刻刀,即使沒有這些前提設定,一對好朋友三十年沒有見面,忽然偶遇了,隔着三十年的日日夜夜,對過去的懷念,對重逢的驚喜,對現狀的感慨,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就像蘇轼再次遇到劉仲達。
蘇轼和劉仲達蘇轼是四川人,十七歲時在眉山第一次遇到劉仲達,成為好朋友,兩個人談詩詞歌賦,談藝術人生,後來蘇轼出四川,入汴京考科舉,仕途起起伏伏,但是再也沒有回去過。
過去人們保持聯絡十分不方便,每一次分别都有可能成為這輩子最後一面,所以送别的詩很多。
再次見到劉仲達的時候是在泗水邊,蘇轼已經四十九歲了,他曾經因為文采受整個京城的人的友善,也曾經因為一句詩而受到整個京城的人的惡意與冷漠,早已經感受透徹了世态炎涼,人情冷暖。而此時的劉仲達也青春不再了。
兩個人珍惜每分每秒,又相處了一陣子,蘇轼寫了一首詞抒發感情,就是《滿庭芳·三十三年》
滿庭芳
滿庭芳
宋·蘇轼
餘年十七,始與劉仲達往來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洛水淺凍,久留郡中,晦日同遊南山,話舊感歎,因作此詞。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萬裡煙浪雪帆。
故人驚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異趣,君何事、奔走塵凡。
流年盡,窮途坐守①,船尾凍相銜②。
巉巉。
淮浦外,層樓翠壁,古寺空岩。
步攜手林間,笑挽纖纖③。
莫上孤峰盡處,萦望眼、雲海相攙。
家何在④?因君問我,歸夢繞松杉。
詞語解釋:
①窮途坐守:沒有出路的時候,窮途末路的時候。窮,窮盡,到了盡頭。曆史記載,魏晉時期的阮籍平時喜歡獨自一個人坐馬車随意遊玩,順着路一直走一直走,直到路的盡頭,就忍不住大哭一場,然後返回。
②相銜:銜,挨着的意思。日月銜山,太陽或者月亮慢慢落下,看上去像挨着了山頂。船尾凍相銜:小船一個挨着一個,首尾相銜接。
③纖纖:代指手,纖纖素手。
④家何在:化用韓愈的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這句。
這首詞前面的跋交待了創作背景,四十九歲的蘇轼在異國他鄉又見到了三十年前的好朋友劉仲達,因為天氣冷河面被凍住,劉仲達滞留當地,兩個人得以相處得久一點,這個月底,兩個人一起去南山遊玩,談起過去,蘇轼寫下這首詞。
三十三年了,我四海漂零,千裡萬裡,風裡雨裡,水裡浪裡,世事如煙,寥不可尋,老朋友看到了還驚訝奇怪,我隻是個小小的文官,為什麼那麼滄桑憔悴?我放蕩不羁,追求與衆不同,所以才落這個下場,你又是為什麼奔波勞苦呢?
一年快過完了,走不了路隻能幹等,河上的小船一條挨着一條凍在河面上,崎岖難走。淮水碼頭邊,有層巒疊嶂,古寺和岩石,我們一起在樹林裡散步,手拉着手談笑風生。
你不要去最高的那個山峰頂上,就算是去了,在哪裡也看不到家鄉,厚重的雲海會遮住你遠眺的目光。家鄉在哪裡呢?你問了我就說,我夢裡回到了家鄉,在松杉林裡玩耍。
縱觀這首詩,蘇轼和劉仲達的見面,他鄉遇故知,唏噓感慨,相互調侃,兩眼淚汪汪。
在《故鄉》裡,魯迅再次見到閏土,昔日的好夥伴,一個成為了另一個的老闆,魯迅出國留學歸來,光鮮亮麗,而閏土滄桑憔悴,孫子都有了,見了面諾諾開口:“老爺!”一個稱呼,将兩個人的距離拉到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蘇轼和劉仲達,不是閏土又見到了迅哥兒,而是兩個閏土見了面:曾經鮮衣怒馬的白衣少年,現在都成了滄桑憔悴的老農夫了,曾經雄心壯志青史留名的少年,現在都幹着基層公務員的工作,曾經一心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少年,現在做夢都想着回家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輩子颠沛流離,到了終點,轉入下一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