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甲狀腺是一個小小的腺體,但是真的很容易出毛病。無論是甲亢還是甲減都屢見不鮮。黃煌教授在臨床治療中發現,如果甲減并出現疲勞和脈沉的症狀,有一經方很奏效。究竟是哪一神方?一起來看吧——
L女士,45歲。疲乏無力4月餘。2013年9月5日查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2117( 0~115),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105.1( 0~34);9月10日查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0.29(正常值小于1),專科診為可疑橋本甲狀腺炎并有甲減。她說人特别困,乘公交車時經常睡着;平素頭暈,心慌,汗多,晨起眼泡腫,大便不成形;月經周期22~25天,經期5天,經量大。皮膚雖白而無光澤,脈沉。處方:制附片15g,白術30g,白芍30g,茯苓30g,幹姜15g,每天1劑,每周服5天。10月12日複診:藥後疲乏無力感明顯減輕,此次月經量也明顯減少。
L女士,23歲。發現甲減6年。身高167 cm,體重77 kg,面色黃,皮膚粗糙。2013年6月24日初診:主訴也是易疲勞,平時汗少,運動後汗亦不多,關節酸痛,脫發,頭屑多,沒有饑餓感,無口渴,不思水。舌體胖,舌紅。處方也是真武湯,不過加麻黃、細辛、甘草、紅棗。生麻黃10g,制附片15g,北細辛5g,白芍30g,白術30g,茯苓15g,幹姜10g,生甘草5g,紅棗20g,7劑。7月1日複診:說服藥2天症狀即有明顯改善,乏力減輕,食欲已恢複,晨起已有饑餓感,晚餐吃了也有飽感,面色改善,體重下降,關節已無不适。囑原方續服,每周服5劑。11月4日來診:說停藥半個月後,以上症狀反複。不過,令她高興的是體重減至65kg,上肢皮膚已變光滑,已有口渴感。
以上兩人均是甲減,都用經方真武湯,不過,前者單用,後者合方。根據我的經驗,真武湯是甲減的基本方之一,而個體差異明顯者應該予以加味或合方。除了麻黃附子細辛湯外,四逆湯、甘姜苓術湯、葛根湯、五苓散、當歸芍藥散等也有合方的機會。
前案是比較典型的真武湯證。多汗、疲勞、浮腫貌,很像黃芪證,但這種疲勞感是精神上的疲勞,是附子證,是少陰病的“但欲寐”。那如此疲勞嗜睡,為何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那是因為其人汗多,膚色白,陽氣不足,不可用麻黃。再有,患者月經量多,當時我也猶豫過,能否再用真武湯?但根據脈不浮滑,面無光澤,讓我斷然否定熱證,用真武湯後月經量居然減少。可見,甲減患者經血量多不避附子、幹姜。還有,多汗是真武湯的見證之一,有不少中老年婦女汗多,用黃芪方無效,用真武湯則随手而愈,其着眼點就是疲乏、脈沉。
後案這位女士寒濕重、表氣實,其着眼點是無汗、皮膚幹燥、關節痛、口不渴。如此體質,單用真武湯就顯得勢單力薄了,故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散寒、發汗利水。而且,患者年輕,氣血旺盛,表氣充實,不避麻黃、細辛。為何藥後食欲恢複?是寒濕得化,脾陽振奮的原因。
小編溫馨提示
本文中提到的甲減,需得符合黃煌教授提到的幾個要點,方可使用溫經湯治療。辨證很重要,不可亂用方哦!
好 書 推 薦
《黃煌經方人生》系列叢書是著名經方學者黃煌教授繼《我的大學-黃煌的經方人生》之後,又一部經方佳作,是黃教授近10年來臨床與讀書、講學與訪談、回憶與思考的實錄,文筆清新質樸,内容真實生動,醫文俱佳,可讀性強,給讀者增添知識的同時,也帶來美的享受。其中,臨床篇是醫案。整理個案,是中醫傳統的學習方式與研究方式。作者采用追憶式的醫案整理方式,而且多用第一人稱叙事,語言也盡量通俗,因為,作者知道自己文章的讀者大多年輕,而且初學者居多。案例多是經方驗案,雖然是個案數則,但是以小見大,讀者也可以從中了解經方方證以及識别的大法。(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黃煌經方醫話(臨床篇)》(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黃煌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