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的黑燈無人工廠建立了多少年

美的黑燈無人工廠建立了多少年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7:17:13

美的黑燈無人工廠建立了多少年?記者 | 徐詩琪編輯 |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美的黑燈無人工廠建立了多少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美的黑燈無人工廠建立了多少年(動辄上億投入且回報周期長)1

美的黑燈無人工廠建立了多少年

記者 | 徐詩琪

編輯 |

在剛剛過去的3月底,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了第8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有13家工廠入選,國内占6家,分别為京東方(福州)、博世(長沙)、海爾(鄭州)、美的(荊州、合肥)和寶潔(廣州)。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03家燈塔工廠,中國分布了37家,居于世界首位。國内擁有燈塔工廠數量較多的企業是富士康、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各有4家。從中也能看出,家電與3C電子仍是中國制造的優勢項。

近日,針對燈塔工廠的申報、意義、對公司内外的作用等問題,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了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

燈塔工廠有何作用?

燈塔工廠是由世界經濟論壇(WEF)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發起的一個概念,自2018年開始,評選出符合工業4.0标準的表率工廠,旨在推動先進制造技術的普及。需要注意的是,燈塔工廠并不等于“熄燈工廠”,自動化、無人化僅是其中一部分,“燈塔”的主要表現為:更高的生産效率、市場份額以及環境友好性。

美的集團此前已有兩家工廠被評為“燈塔”,分别是佛山順德的微波爐工廠與廣州南沙的空調工廠。在2021年,美的再次申報了3家工廠,最終合肥洗衣機工廠與荊州冰箱工廠兩家入選。

美雲智數是美的旗下的工業互聯網企業,也是燈塔工廠建設的主要參與方。據美雲智數業務咨詢總經理譚俐琪介紹,燈塔工廠主要分為兩類:“制造燈塔工廠”和“端到端燈塔工廠”。前者聚焦工廠内部,應用先進的生産制造技術;後者則是從企業産研供銷各方面拉通。

譚俐琪表示,燈塔工廠的評選标準分為三方面:業務、技術和組織。業務層面,考量财務和運營指标;技術層面,考量5G、工業互聯網平台等技術與實際工業生産的結合;組織層面,考量是否有具體的戰略、崗位、人才來支撐工廠建設和轉型。

燈塔工廠并非是為了評選而建造的,而是大型企業已有經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工廠,認為符合“燈塔”标準的便可主動向WEF申報。例如,美的冰箱荊州工廠從申報到最終入選經曆了近8個月時間,而對工廠的改造已有三四年。換句話說,這是世界前沿機構對該工廠的認可,類似于一枚“勳章”。

對一家工廠進行智能化改造并不容易,投入金額巨大。據美的集團透露,此次入選的兩家工廠每年專項經費投入在5000萬元以上,順德微清工廠幾年來總投入更是高達13億元。也因此,在資金和制造經驗上有優勢的富士康、美的集團這類企業才能走在前面。

除了資金,另一難點在于領導層的決心:“要不要投、投完了失敗(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怎麼辦,這是一些企業的顧慮點。”譚俐琪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有許多制造型企業受益于市場紅利,在某一階段獲得了規模化增長,但實際上基礎能力并不牢固,這也會導緻燈塔工廠在建設中出現問題。

智能工廠與傳統工廠有何不同?對于家電行業而言,“靈活”是最重要的不同。

如今家電産業不再是“能産就能賣”的大規模囤貨時代,消費者需求更新越來越快,且家電産品本身利潤就低,生産必須轉向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否則很可能造成壓貨。這對企業的供應鍊管理、柔性制造、快速交付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以美的洗衣機合肥工廠為例,其申報的是“端到端燈塔工廠”。在進行智能化改造後,該工廠交付周期較三年前縮短56%,人均效率提升51.6%,用“T 3”模式實現了全國30個内銷中心和運輸幹線、每月6000多個訂單、100萬台産品交付全流程可視、無紙化簽收的智能管理。

“T 3”是美的獨創的模式,指将供應鍊分為集單(T)、備貨(T 1)、生産(T 2)和物流(T 3)四個環節,将每個周期由七天縮短到了三天以下,最終實現“以銷定産”,減少訂單交付時間,供應鍊快速流轉。

值得一提的是,“T 3”變革正是從美的洗衣機事業部(即收購而來的小天鵝)開始的。2012年,方洪波走馬上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将數字化改造作為公司重要戰略。小天鵝彼時面臨電商沖擊,首先開始了“T 3”的探索,核心是去庫存,這一模式成功後再推至集團其他事業部。如今,美的集團已經大幅精簡了銷售渠道,“T 3”也成為外界評價美的時頻頻提起的成功案例。

複制“燈塔”

燈塔工廠的作用不僅體現在上述效率和産能的提升上,同樣也塑造着新型商業模式。

WEF與麥肯錫2021年合作發布的《全球燈塔網絡》報告介紹了許多工廠案例,其中提到,青島啤酒實現了小批量産品的高度定制,為B2B和B2C銷售渠道提供定制化包裝,實現了按需開發。阿裡巴巴迅犀也有類似定制化生産改造,将最低起訂量降低了98%(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

“燈塔工廠不僅成功提升了生産力,還為可持續的盈利增長奠定了基礎。”上述報告指出。

當下全球市場仍充滿不确定性,疫情、政治動蕩等因素導緻供應鍊端波動;勞動力與各項成本均在上升……盡管“燈塔”投建的資金較大,回報周期也較長,但從長遠看,數字化改造已是制造業必經之路。

美的集團方面表示,公司在全國有35家工廠,将持續投入,複制“燈塔”的經驗。

據介紹,在美的集團層面,推行“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标準”,即各個工廠的智能制造體系、工業互聯網平台、基礎軟件架構等被要求全面統一。但在一些具體技術,如先進制造工藝、自動化改造方案、新材料等方面,則需要先試點,再推廣,内部稱之為BKMC (Best-Known Method Copy,最佳實踐複制)。

據界面新聞了解,美的集團對智能工廠的投入大緻分為兩方面:對内與對外。

對内,除了上文提及的工廠改造專項經費以外,美的還在2019年11月成立了“智能制造研究院”。該院院長付旭介紹,目前研究院有一百多人在崗,碩博占比約55%,每年有兩億元研發經費。

對外的投入,一方面是美雲智數、庫卡機器人、安得智聯(物流企業)這類公司,向各類工業企業輸出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則是美的幫助自身供應鍊工廠轉型,例如美的供方管理部門會與協同工廠分享經驗,甚至提供免費培訓、現場指導等。

但這樣的投入也需要基礎——人才。采訪中,多位人士均提到,人才是建設燈塔工廠的基礎,智能制造需要複合型技能人才——既懂生産線業務,又懂IT。但目前中國智能制造人才較為稀缺,國内高校近兩年才開始設立“智能制造工程”專業,院校出身的專業人才較少,仍需企業方面進行培訓。因此,産業界呼籲企業與高校“産教融合”,聯合進行人才培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