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狗咬兔子?孩子的書桌上少不了一本《中華成語詞典》,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成語狗咬兔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的書桌上
少不了一本《中華成語詞典》
他們的腦袋裡
也裝滿了一籮筐的成語素材
但正所謂“學海無涯”
還有不少“冷門”的四字成語
一般人聞所未聞、不知其意
甚至懷疑“這竟然也是個成語?”
不信就往下看
考考孩子認識幾個? “食物”類
空心湯圓——空心的湯圓?哀梨蒸食——把傷心的梨蒸着吃?這些夾着食物字眼的成語,卻和食物沒多大關系。
擦擦嘴角的口水,打開你的腦洞,猜猜它們的意思吧!
空
心
湯
圓
/ 釋義 /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利或不能落實的諾言。
/ 出處/
茅盾《“九一八”周年》
哀
梨
蒸
食
/ 釋義 /
晉朝時期,金陵哀仲家種的梨味道鮮美,入口便化解了,如果蒸一下就會變了味道。比喻不識貨,糊裡糊塗地糟蹋好東西。
/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诋》
湯
去
三
面
/ 釋義 /
商朝初年,商湯外出,見野外有人張四面網網動物,他對天而禱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商湯笑着說:“可以了。”就命人去掉三面網,說:“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一切都入網。”諸侯們聽說後稱贊商湯德行很高,能自動網羅一切。泛言普施仁德。
/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
“人物”類
面色慘綠?手捧荷花?瘦得像羊?這些帶“人”的成語,描述的究竟是什麼人?悄悄透露一句,“無腸公子”竟然指的是動物!
慘
綠
少
年
/ 釋義 /
慘綠:淺綠,指服色。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
/ 出處/
唐·張固《幽閑鼓吹》
荷
花
大
指夏時衣着華美,冬季卻因冬裝價昂而無力置辦冬裝的人。
/ 出處/
清《冷眼觀》
瘦
羊
博
士
/ 釋義 /
東漢光武帝劉秀對太學博士非常重視,每逢臘月三十,就特别下诏賞賜每位博士一隻羊。有一年遇到分羊難題,衆人争論不休時,博士甄宇徑直牽走了其中最小最瘦的羊。因此,“瘦羊博士”形容能克己讓人的人。
/ 出處/
南朝·範晔《後漢書·甄宇傳》
無
腸
公
子
/ 釋義 /
指螃蟹。
/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登涉》
下
馬
馮
婦
/ 釋義 /
戰國時期,晉國勇士馮婦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後來他宣布再也不打老虎從此專心讀書。一天他與朋友去郊外玩,看見很多人在圍攻一隻老虎,但不敢上前。馮婦走上前去抓住老虎一摔就把老虎摔死了,他的朋友說:“你又重操舊業了。”因此,該成語比喻重操舊業的人。
/ 出處/
戰國《孟子·盡心上》
“動物”類
酒店裡的猛狗,藥店裡的飛龍,夜哭的蛤蟆……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詞典裡缺少的。成語裡的“動物世界”真令人摸不着頭腦!
酒
店
猛
狗
/ 釋義 /
古時有一個賣酒的人,使用的器皿很清潔,挂出的招牌也很醒目,酒卻因賣不出去而發酸,于是向附近鄰裡詢問其中的原因。
鄰居說:“您家的狗很兇,别人拿着酒器進入(您家的酒店),狗就迎上來咬他,這就是您家的酒會賣不出去而發酸的原因啊。”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猛狗”不遠離,再好的“酒”都會變酸。人要注意“審擇左右”,親賢者遠小人,以趨利避害。
/ 出處/
春秋時期《晏子春秋·内篇問上》
冷
水
燙
豬
/ 釋義 /
燙豬,指殺死豬後用開水燙,以便去毛。比喻白出力,無效果。
/ 出處/
沙汀《淘金記》
買
驢
/ 釋義 /
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牍而說不到點子上。
/ 出處/
南北朝·顔之推《顔氏家訓·勉學》
藥
店
飛
龍
/ 釋義 /
比喻人瘦骨嶙峋。
/ 出處/
南朝·宋·樂府《讀曲歌》
鹿
鹿
魚
形容平庸,無作為。
/ 出處/
清·陸隴其《答曹微之進士書》
蛤
蟆
夜
哭
/ 釋義 /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無根據誣陷好人。
/ 出處/
宋·蘇轼《艾子雜說》
一
比喻兩個人高下判别極大。
/ 出處/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
“怪奇怪”類
冬日可愛——冬天為什麼會“可愛”?燈火可親——可以靠近的燈火?看似毫無關聯的漢字組合,竟然是從古書中流傳至今的成語。不過,它們的實際意義可就難猜喽~
冬
日
可
愛
/ 釋義 /
如同冬天裡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态度溫和慈愛,使人願意接近。
/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七年》
燈
火
可
親
/ 釋義 /
指秋夜涼快,不覺燈火之熱,為讀書之好時節。
桂
林
一
枝
/ 釋義 /
意思是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為晉時郤诜的自謙語,後稱譽人才學出衆。
/ 出處/
唐·《晉書·郤诜傳》
弱
不
好
弄
/ 釋義 /
弄:玩耍。意思是年幼時不愛玩耍。
/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九年》
又
個
/ 釋義 /
舊時哀悼人去世的話。
/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年》
“不像成語”類
還有一些四字成語,我們明明成天挂在嘴邊,卻總把它們當作是口語表達。今天,就為它們好好證明一下“身份”!
十
字
路
口
出自宋·葉夢得《避暑錄話·下·舊說崔慎為瓦棺寺僧後身》。比喻處在對重大事情需要決定怎樣選擇的境地。
愛
惜
羽
毛
出自漢·劉向《說苑·雜言》。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謹慎。
令
人
噴
飯
出自宋·蘇轼《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
打
得
火
熱
形容關系十分親密。
拿
不
出
手
意思是由于不像樣、不中看或經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來。
女
生
外
向
見于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指出嫁的女兒心思朝外,向着丈夫。
喝
西
北
風
指沒有東西吃,空着肚子,隻能喝着冬天寒冷的風度日。
熱
鍋
炒
菜
比喻利用現成的條件辦事。
等
米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等着米來下鍋燒飯,比喻生活困難,缺少錢用。
一溜看下來,你是不是也在感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呢?畢竟,抛開成語們的含義不談,隻判斷是否是成語,就可能耗盡我們畢生的力氣和知識。
最後送上一個彩蛋,考考自己究竟掌握了幾個有趣的冷門成語呢?
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來源: 湖南教育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