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原因,大概兩個多月前我把電腦從Windows換到了mac平台,用到現在說下我個人的一些體驗。
1.windows 有概率點不亮一個屏幕,偶爾還會閃屏; 2.MAC 會根據屏幕尺寸,dpi 大小動态調節窗口尺寸,比如我現在是 1080P 的一個 27 寸 一個 4K 的 28 寸,mac 雙屏基本可以做到無感,但 windows 在 4k 的一個很小的窗口,拖到 1080 那邊,直接布滿全屏; 3.windows 重新點亮屏幕後,所有窗口全部會跑到 4K 這邊,mac 不會。
二、與手機協同1.windows 隻能用“你的手機”的 APP ,而且目前似乎僅支持安卓,用過一段時間,該軟件在手機還挺費電,畢竟隻是兼容,非系統級軟件,所以體驗不太好,但聊勝于無; 2.mac 深度集成與手機協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也是目前完全離不開 mac 的地方,iphone 複制的東西馬上可以到 mac 粘貼,反之亦然。手機拍個照片,寫個備忘,也能馬上傳到 mac 。手機打開某個網頁,mac 右下角會有一個圖标顯示,點開即可打開手機剛打開的網頁,并且不限于音樂,郵件,甚至某些第三方軟件也能協同(比如知乎)。基本在手機看個啥,馬上可以同步到 mac 。然後很多設置與手機也是高度統一,比如勿擾,通知,專注模式,設備時間停用,快捷指令等等。
mac 的設計邏輯應該是比較偏向觸摸闆的,所以導緻滾輪這個邏輯似乎是硬套上去的一樣,比如在 windows 滾動一下,固定多少行,很精确;但在 mac 不是,給我的感覺就是不精确,它有個緩進的邏輯,會根據你滑動的快慢動态調整,這個設計在我看來很糟糕。哪怕我下了個叫 mos 的軟件,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1.m1 經過接近 2 年的時間,拿來當生産力基本無感,暫時沒有遇到兼容性問題,目前常用的生産力軟件有 office ,xmind ,axure ,aodbe ,tableau
五、快捷鍵很多在 windows 快捷鍵的邏輯被打翻,找了個修改快捷鍵的軟件,目前基本能覆蓋 90%的使用習慣,但部分地方還是有不适,用久了就好了
六、軟件使用(基本是軟件廠商的鍋)1.MAC 端網易雲不能看歌曲熱度,不能上傳音樂,已替換 apple music 使用; 2.MAC 端 QQ 使用非常糟糕; 3.MAC 端微信收不到企業微信推送,得另外安裝企業微信,且雙開微信使用體驗很糟糕,點開 A 微信的通知,A 微信和 B 微信都會同時彈出來; 4.MAC 端 office 體驗比較糟糕(感覺在逐漸改進,之前雙擊标題欄不可以最大化,現在可以了),wps 還可以,比 win 端的 wps 幹淨,但比 office365 貴; 5.可以用一堆手機才能安裝的軟件; win 不可以直接安裝,但可以安裝模拟器(似乎後面更新支持了原生安卓 APP ,觀望); 6.M1 的安卓模拟器似乎還挺麻煩,目前我沒有找到簡單的安裝的方法,網上有很多,但都因為複雜度棄了。 7.拖拽,mac 的圖片或者文字,基本實現各軟件互相拖拽,Windows 目前很多無法互相拖。
七、價格與性能我選的 mac mini m1 16G 版本,買的二手,購買價格 5100 元 公司給配的電腦是 i9 9900k 32G ,價格應該 8000-10000 左右 就日常體驗來說,我覺得 m1 的體驗比 i9 的體驗高,i9 用設計軟件( windows 的 adobe 不用我多說了)或者多窗口,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卡頓,m1 基本沒有遇到過。
1.mac 可以直連 ipsec ,而 win 還要改注冊表才能連
目前我在工作和日常使用上的體驗就是這些,其實用習慣了其實也沒啥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