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腸道中的代謝産物,由大腸形成,然後經過直腸通過肛門排出體外,這個過程可以起到幫助身體排毒的作用。
對于健康人群來說,大便的顔色一般為淡黃色,大便當中沒有任何的血液或者是膿液。但在日常中,有不少人排便時會出現便中帶血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為便血。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現象,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一般與患有各種疾病有關。那麼,經常大便帶血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一、痔瘡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内痔或者是混合痔,都會引起大便出血現象。患者在排便的時候,會有鮮血附着在大便的表面,或者是在排完便之後,會有一些血液從肛門處滴落。
在排便時還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肛門處疼痛現象,肛門部位的皮膚,還會出現反複騷癢和黏膩感。
二、肛裂
肛裂屬于一種特别多見的肛腸疾病,指的是肛管皮膚縱行裂開,并形成小潰瘍的一種現象。一旦出現肛裂,在患者每一次排便的時候,由于大便對于受損黏膜的刺激,就會引起嚴重的肛門疼痛現象,這種痛感會放射到會陰處以及大腿内側。
另外,大便的表面還會出現比較鮮豔的血液,但出血量并不是非常的多。同時,患者還會伴有便秘,或者是肛門部位瘙癢感。
三、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一種非特異性的腸道炎症性疾病,一般發生在結腸和直腸部位。一旦患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日常中就會出現反複的腹瀉,以及大便中帶有一些膿液,或者是出現便血現象。患者還會伴有腹痛、食欲下降,以及腹脹等問題。
四、腸息肉
腸息肉,指的是長在腸腔内的一些隆起狀病變。一旦長出長息肉,患者早期并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适感,如果息肉的體積漸漸增大,患者在排便時,大便表面會出現一些鮮紅色的血液。
而且還會出現反複腹瀉、便秘,或者是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并且會伴有腹痛、消化不良以及貧血等問題。
五、胃癌
對于胃癌患者來說,由于出現了并不是非常嚴重的上消化道出血現象,血液流動速度比較慢,就會在腸道内被氧化成黑色,從而使患者排出黑便現象。
但如果出血量比較多的話,患者在排便時就會出現明顯的便血現象。并且還會伴有反複的消化不良、腹部脹痛,以及身體消瘦、食欲快速下降等問題。
六、腸癌
在患有腸癌的時候,由于腫瘤自身會出現破裂出現現象,或者導緻腸黏膜出血,出血量會比較多。患者排便的時候,會有血液混在大便當中。
并且一般會伴有大便形狀變細,反複的腹脹、腹痛,或者是便秘、腹瀉、身體消瘦,以及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感等一系列症狀。
總而言之,導緻便血的原因比較多,但一般于以上6種疾病有關。除此以外,如果患有一些感染性腸道疾病,比如阿米巴腸病、細菌性痢疾的話,也會出現便血的情況。
所以在出現便血現象的時候,必須快速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并根據便血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才能最大程度維護自身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