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随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甯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将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中文名:李白。外文名:Li Bai。别名:李太白,青蓮居士、詩仙。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唐劍南道綿州或西域碎葉。出生日期:701年2月28日。逝世日期:762年。主要成就:創造了古代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批判繼承前人傳統并形成獨特風格,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代表作品:《蜀道難》、《行路難》、《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别》。
李白生于武後長安元年(701年)。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關于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一說出生在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所屬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省綿陽市所屬江油市)。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至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歲再遷回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因自号青蓮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詳。
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二十五歲就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會稽(紹興),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風采名震天下,後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争奪帝位的鬥争,兵敗之後,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内),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說是:“醉緻疾亡”,就是喝酒引發疾病而死(見皮日休《李翰林詩》)。也有說是單純的喝酒猝死(見《舊唐書》)。也有說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這種說法古已有之且廣為流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中年因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杜工部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其詩風主要為沉郁頓挫,但早期也有浪漫主義的作品,如《登嶽》,詩歌特色有重視叙事,煉字煉句,對仗整齊等。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7歲學詩,15歲揚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因其在詩歌創作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被譽為"詩聖",詩作流傳至今約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于風景秀麗的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詩中提到的“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詩作240餘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别》更為千古絕唱。
杜甫一生潦倒,其詩“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隐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轼、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
大李杜(李白.杜甫 )詩文節選240篇大全集
《大李杜》詩詞節選大典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稱,世稱“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稱。
(約公元813—約公元858年),唐朝詩人,字義山,号玉谿(xī)生,懷州河内(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争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緻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文集已散轶,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骈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隐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李商隐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比重。李商隐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着眼于借鑒曆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隐獨具一格的創作。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蕩氣。
(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曆任監察禦史,黃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剛直,屢受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着放蕩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隐齊名,世稱“小李杜”。其詩風格俊爽清麗,獨樹一幟。尤其長于七言律詩和絕句。有《泊秦淮》等詩
杜牧的古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善于将叙事、議論、抒情三者融為一體,氣格緊健,造句瘦勁。他的七絕成就最高,意境幽美、議論警拔、韻味隽永。詠史絕句,立意出奇,史識高絕。杜牧的寫景抒情絕句,意境幽美,韻味隽永,于盛唐七絕之外,别開妙境。杜牧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絕句體小詩加以描寫,含蓄精煉,情景交融,在短短的詩句中,寫出一個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圖畫,如《江南春絕句》。他的律詩在全部詩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藝術成就也很高,尤其是七律。杜牧詩歌俊爽峭健、雄姿英發的風格在律詩中最為突出。寇養厚((論杜牧的散文》5指出杜牧的散文在思想内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政論談兵的長篇政論文中,他們的藝術熱點是:縱橫設辯,文勢充沛。結構嚴謹,推理周密。巧用偶句,散驕相輝。而他的一些記人叙事抒情狀物的文章在藝術上也别開生面,獨具匠心。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對此王曉毅先生在《竹林七賢考》(《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中,通過檢索佛教經典《大正藏》的相關譯名,認為“竹林”系東晉士人附會佛教經典的觀點值得商榷。韓格平先生在《竹林七賢名義考辨》(《文學遺産》,2003年第2期)一文中也認為,“竹林七賢”的命名與僧徒解經的格義是完全不同的事物,“格義”之說不足為信。衛紹生在《竹林七賢若幹問題考辨》(《中州學刊》,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竹林”應該在七賢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陽縣。而陳寅恪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三篇清談誤國)中認為,先有“七賢”而後有“竹林”。“七賢”所取為《論語》“作者人”(《憲問》)之數,意義與東漢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晉末年,比附内典、外書的“格義”風氣盛行,東晉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賢”之上,成為“竹林七賢”。“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麼“竹林”。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們一直受人們敬重。
竹林七賢 (中國魏晉時期七位名士)詩文大全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