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22:17:35

近年來,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張家畔街道以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為引領,探索“超大型街道”基層治理的張畔路徑,構建“一個平台、五級網格,六邊矩陣”的“156”全科網格化治理模式。推動黨員沉下去,向網格報到;引導居民走上來,參與基層治理。用“小網格”兜起“大民生”,破解大體量密碼、減輕治理重砝碼、接好服務二維碼,不斷提升基層精細、精準治理水平。

解碼:底數清、情況明、動态準,深入群衆“想辦法”

張家畔街道管轄面積為212.2平方公裡,其中城區面積有36平方公裡,街道轄16個行政村和16個社區,管理人口達到256020人,是全省最大的城鄉複合型街道之一。

面臨“體量大、網眼粗、罩不住”及“社區網大、事多、人少”等問題,如何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張家畔街道的答案是織細網格、智慧解碼。把組織“一條線”延伸到群衆“家門口”,以小區、樓棟、單元或商戶、巷道為小單位,劃分四級網格302個,五級網格1787個,五級網格員90%是由居民群衆擔任,真正動員廣大群衆參與到治理中來,群衆是解碼的第一把鑰匙。

東新社區祥鳳小區6号樓的居民許紅霞,是小區裡的“百事通”,平時在活動廣場、小區聚會點都有她的身影。經過推薦自薦、資格審查、會議研究、聯合審核等程序,劉彩霞接過紅彤彤的五級網格員聘書,激動地說:“頭一回當官,還能方便周圍群衆,我保證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

“社區要真正沉下去,就要多關注轄區的能人,帶頭人,讓群衆參與進來,才能摸到最真實的情況,及時了解到群衆動态,社區的力量也會變強,周圍也會跟着轉起來。”東新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克文說。

把網格組織的“底盤”打穩,智慧平台才能構建起龐大的信息群。在張家畔街道社美鄰親智慧平台後台,社區人口數據、人口動态一目了然,人、事、地、物等相關信息應有盡有,智慧賦能,是解碼的第二把鑰匙。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靖邊縣張家畔街道)1

圖為群衆在智慧平台辦理業務

“你掃這個推廣碼,把你和家人的信息填寫進去提交就可以了。”統萬路社區四級網格員汪林正耐心指導群衆錄入信息。“除了我們四五級網格和後台可以錄入居民信息外,群衆也可以自主錄入。網格員在後台能對重點關注人群比如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實時标注,他們的動态我們第一時間就能掌握。”

“讓群衆參與到治理中來,真正發動廣大群衆,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這就是我們張家畔街道解碼超大型街道基層治理難題,探索出來的新模式”,張家畔街道黨工委書記高濤說。

減碼:随手拍、随心問、短平快,民意傾聽“零距離”

掏出手機,打開“張家畔街道社美鄰親”網格員專屬界面,點擊“走訪”,金華路社區十一網格員牛亞雲開啟了新一天的網格巡查。上午8點,從社區出發後,她一邊熱情地與居民打招呼,一邊關注着社區裡發生的大事小情。在泰和小區2号樓1單元,門口停放着多輛電瓶車,堵塞了消防通道。發現這一問題後,牛亞雲立即與樓道長和居民了解情況,并通過平台将問題上傳,在社區和相關部門的統籌配和下,确保了“生命通道”暢通。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靖邊縣張家畔街道)2

圖為網格員在摸排信息

如何實現多網合一、上下貫通、資源集約、治理高效?“156”全科網格化治理的“六邊矩陣”做到了事件底層分流、全科服務群衆,四級網格或三級網格将事件訴求在職能部門下派的“六員”平性層進行遞轉,大大縮短了信息收集上報和任務指令下達的時間,并按照“135”模式限時辦結,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也極大減輕了街道和職能部門的負重砝碼。

像這樣的“随手拍”,也是張家畔街道居民群衆的常态。 一提起全科網格,統萬路社區亮馨花園小區居民張保友高興地說:“自從平台上有了這個‘随手拍’,附近私搭亂建、亂倒垃圾、電梯常壞這些問題終于能找到反映的渠道了,在手機上還能看到他們辦理的進度和結果,很實用!”

暢通渠道“納”訴求,民意傾聽“零距離”,越來越多的細微變化正彰顯着街道基層治理的溫度與智慧。

接碼:有人管、馬上辦、見實效,落地有聲“有溫度”

2019年,靖邊縣确定為全省城市基層黨建五個試點示範縣之一,靖邊縣也承擔起了為全省探索“如何做好城市基層黨建”這一課題答案的任務。張家畔街道在落實好縣委縣政府城市基層黨建“五雙”機制的同時,因勢利導,更進一步,将全科網格融入“雙報到、雙參與、雙服務、雙考核、雙挂職”中,建立全科式服務、聯動式管理。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靖邊縣張家畔街道)3

圖為四五級網格員協同派出所調解矛盾

西郊派出所民警張小東,今年挂職為長城路社區副支書,也是社區“六邊矩陣”中的治安管理員,一大早他就和社區的網格員趕到轄區調解一起矛盾糾紛,張大爺腿腳不便,因為住房問題和兄弟摩擦不斷。在路上,網格員就把了解的情況詳細地告訴張小東,在調解現場,他們互相配合,最終勸解他們弟兄二人和解。“現在派出所也在不斷推動精細精準治理,我們互相合作,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智慧平台上把群衆的信息互通有無,我們的工作開展起來也更高效。”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靖邊縣張家畔街道)4

圖為調解員現場調解矛盾

專配專用、一格一員、一碼通辦,像張小東這樣的角色,在社區中還有“雙報到”單位派出的治理服務員、衛生院派出的衛生健康員、城市執法管理局派出的城管執法員、市場監督管理局派出的市場監管員等。“通過智慧平台“碼上辦”“接訴辦”,群衆的訴求第一時間就能推送到對應業務的網格員手中,群衆還能對辦理情況實時打分評價,一根繩子把大家都擰在了一起,這是個雙赢的機制。”張家畔街道辦事處主任李璐說。

目前,“156”全科網格化治理體系有街道2140餘名幹部群衆投入到轄區治理服務中,其他部門報道黨員幹部4000餘名,聯系幫服群衆5000餘人次,累計解決城管、環衛、民生等問題1800餘件,認領群衆“微心願”540餘個,收集群衆各類訴求500多件次,累計服務群衆超過14萬餘人次。

街道賦能擴權和社區減負調研(靖邊縣張家畔街道)5

讓黨員回到群衆中去,讓群衆參與到治理中來,張家畔街道認真地把每一件好事實事做到群衆心坎上。厚積薄發,笃行不怠,将黨的工作融入萬家燈火,把社區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彙聚起建設“1365”的阜美靖邊的強大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