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綠植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可以吸附有毒氣體比如甲醛,深受各位花友喜愛。今天,我們就挑選八種常見的家庭綠植,來給它們吸附甲醛的能力排個名。結果很意外,不起眼的米蘭登上了榜首,而傳說中能夠吸附甲醛的仙人球竟然貢獻不大。
吸甲醛除毒先鋒:米蘭
我們選取的植物都是常見的家養綠植,分别是人球、多肉植物蘆荟、龍舌蘭科的太陽神、一二年生草花類的金魚草、喬木類的橡皮樹、灌木類的米蘭、常綠草本類的白掌、棕榈類的棕竹。它們都是不同科屬的植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具體的比較方法是,選擇較大個的植物,置于含有一定甲醛的玻璃罩内,同時選擇一個不放植物的玻璃罩作為對比。為了有效測定甲醛含量,玻璃罩裡面需要放置一個蒸發皿,加入同樣體積的水,同時,保證罩内空氣流通,這樣就可以讓空氣中與蒸發皿中水溶液的甲醛含量相同,用測定溶液中甲醛的含量來代表空氣中甲醛含量。每隔三天測定甲醛含量,并與不放植物的玻璃罩中的甲醛含量作對比。
測定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前三天玻璃罩中的甲醛釋放量也超不過6.8mg/L,米蘭竟然吸收了6.29mg/L,可見大部分甲醛被吸收了。它對甲醛的吸收能力,竟然是太陽神的近2倍,蘆荟的2.3倍,仙人球的13倍。
吸甲醛後起之秀:太陽神
實驗持續到13天後,結果發生了反轉。玻璃罩裡持續釋放甲醛,各種植物似乎都有所适應,對甲醛吸收量有所上升。第16天時,太陽神和金魚草對甲醛的吸收量分别達到了9mg/L和9.13mg/L,超過了從前的冠軍米蘭的8.96mg/L。
短期來看,米蘭隊甲醛的吸收能力最強;從長遠看,太陽神和金魚草則後發制人。據研究人員講,金魚草、白掌和橡皮樹這三種在前期都對吸附甲醛具有相對的優勢,而後期優勢明顯的則是太陽神和蘆荟,太陽13天後明顯追上了米蘭,而開始不起眼的蘆荟在16天的吸收量能夠高達7.61mg/L,高出原先的第二名橡皮樹。知道21天,蘆荟又給我們驚喜,吸附量已經超過了米蘭,緊追太陽神和金魚草。
吸甲醛吸毒最差:仙人球
平常所說的能夠吸附甲醛的仙人球,被實驗證明,吸附甲醛的能力并不明顯,竟然還被專家定為“難吸收甲醛植物”。
由于實驗開始設計的甲醛釋放濃度較高,導緻大部分植物死亡,僅有蘆荟和仙人球幸存。難道是因為這兩種植物對甲醛的抵抗力較強?其實不然,是因為它們開始對甲醛的吸收量相對較少,而幸存下來了。其他植物則由于吸毒太多而死亡。後期,實驗室人員才将甲醛濃度降低到了0.0015mg/L,以保證植物成活。
仙人球對甲醛的吸附量依然不理想,3天後僅有0.48mg/L,13天後它的吸附量僅有太陽神、米蘭等植物的1/3。自始至終都沒有明顯的吸附效果。
但仙人球并非一無是處,它白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夜間釋放氧氣,與大多數植物相反,是補充氧氣的小能手。同時,還可以防止電腦輻射。所以,家裡面養一盆仙人球還是有好處的。
江雲大叔提醒您:裝修材料中的甲醛不容忽視,千萬不要因為盲目選擇了吸附劑而錯過了最佳治理時機。挑選合适的可以淨化空氣的觀葉植物,也是很好的輔助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