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很容易被情緒影響怎麼處理

很容易被情緒影響怎麼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8:12:54

編輯導語:你覺得自己“情緒化”嗎?為之感到困擾嗎?本文科學分析了情緒的來源、生成、正确理解以及調節方法,對于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很有幫助,一起看看吧。

很容易被情緒影響怎麼處理(經常被情緒左右)1

這應該是多數人都有的問題,其實可以被塑造,有效解決。

前幾天,西安地鐵拖拽事件想必很多人在社交網絡已一知半解,處理結果引發大量輿論。

有人認為保安已經超越自身職責範圍;有人認為女子大鬧影響公共秩序就應該被處理;在智遠看來,事情爆發最小單元是“情緒”。

提起情緒你會想到什麼?喜怒哀樂,有人認為它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這是傳統定義中的認知偏差;之所以被情緒左右是因我們從小未經過“情緒釋放”的合理訓練。

譬如:當你看到一位小朋友因家長沒有給玩具而控制不住生氣時,會有兩種表現:

前者是多數家庭中孩子的現狀,後者一般出現在“高素質”被訓練過的家庭中;他們從小培養孩子對“某些突發情況”情緒處理的方式,使人更加理性的面對;不可否認,國外一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情緒訓練就是這樣完成的。

這種條件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擁有,因此在生活中看到某個人因壓力而情緒爆發的場景也就“見慣不怪”。

身邊人勸你遇事冷靜,學會控制;可過不了多久又回到常态;那作為成年人,該怎麼改變這根深蒂固的習慣呢?或許我們應該從認知“它”開始。

一、情緒從哪裡來?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它是人的内心世界對外表達的一種方式,當自己某些情緒剛出現時可以快速被别人覺察,以從溝通中得知彼此的狀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直接用“情緒”這個詞來表達某個狀态;而是用一些更加口語化的詞彙來形容類似含義,譬如:「感覺」「情感」「心情」等。

譬如;當遇到不開心時,我們常說「我今天心情很糟糕」,卻很少說「我的情緒不好」,或者說「我感到很難過」,而不是「我有難過的情緒」要發生。

進一步而言,人的心情,感覺與情感三種詞彙所表達含義與情緒略有差異,因此才會有沖突發生。

要知道情緒是由一種思維,感覺和行為綜合表現的組成,屬于心理與生理狀态的綜合,因此從定義來看它有兩組觀點詞:

換句話說,情緒不是單純由某個事件引發,而是包含感覺,思維與行為的綜合産物;不是單純的心理狀态,也不是某種生理狀态。

那更深入對于情緒的理解與解答,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

  1. 情緒的生成,三重腦理論
  2. 情緒的核心,生成和體驗
  3. 情緒的認知,衍射行為

三重腦理論很多朋友應該知曉,美國人腦研究先鋒麥克萊恩認為大腦是“三層結構的系統”;每一層都經過重要進化,承擔對應功能。

他們分别為爬蟲複合體(原始本能),前哺乳動物腦(情感)與哺乳動物腦“智力”組成。

最底層爬蟲複合體類似昆蟲腦,控制它是人最基本的本能與行為,比如心跳和呼吸,産生信息回路的丘腦,杏仁核與下丘腦則幫助人們保持解決,在産生恐懼時快速反應,“逃跑或者戰鬥”。

中間層哺乳動物腦,外界也成為“感性腦或貓狗腦”;這是在爬蟲複合體上進化出的一層邊緣系統,主要負責情感部分,人的“愛恨情愁”都需經過它來權衡。

邊緣系統的垂體是人腺體總指揮,通過影響與控制内分泌系統造成軀體内激素水平發生變化,這種不平衡狀态會造成情緒的波動。

它主要負責我們的情緒,記憶與社會關系,也是解釋潛意識發生的原因。

介于邊緣系統上,人擁有一層新皮質層,也稱之為大腦皮層;掌管人類抽象思維活動,通過負責的分析産生創造性的想法與思考模式,能夠使用語言,進行邏輯預算等,它有兩方面作用:

前者代價是對沒有發生的事情産生憂慮,後者是控制本能行為,依此來塑造自身最佳狀态。

因此經常出現“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情況發生;諸多情緒的爆發多半為壓抑的結果,這就像我們很難想象一條焦慮的魚,或者一頭郁悶的豬。

那這和情緒産生有什麼關系呢?人的大腦中有兩條不同情緒喚起通路決定情緒的生成與體驗,一條是喚起生理水平的,一條則是意識水平。

前者使用潛意識工作主要幫助人快速反應,這套路徑與内隐記憶系統相關,是我們早期的防禦系統,不需要思考和有意的控制。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系統對某些特定刺激更具敏感性,譬如雷電,黑暗等。

譬如前者:走在馬路上你看到一條蛇,但你的生理水平的快速反應通道會開始工作,然後喚起潛意識裡面的“内隐恐懼記憶”;繼而你的神經系統會發出信号。

然後各種器官開始警覺起來,于是心跳加速,交叉神經也會讓某些血管收縮,你的身體激素水平就會發生變化,從而恐懼産生腎上腺。

此時身體做好一切準備,兩種方案在心中遊蕩:

此刻若恐懼強烈,你根本不會思考就拔腿而跑;若在阈值範圍之内,你的意識水平的通路開始工作。

通過觀察獲取蛇的狀态,并根據形狀大小,自己處境綜合評估,假設跑不掉那你就會試圖找到工具準備戰鬥。

再說後者主要幫助人形成認知,最後轉移為潛意識;如何理解?

不論是兒童還是成年階段,人所遇問題并非舊場景自動形成,好比你第一次接觸老虎,大熊等。

這些動物的行為及自身接觸後的内在反映是會形成内隐記憶,最終存儲在大腦當中,當再次遇到上述場景,你便會調用舊認知進行處理。

由此可見人所在情景與情緒狀态,衍射出的行為完全不同,這八個方面是無法脫離的,分别為:

情境、記憶、感覺、大腦的情緒回路、激素水平、神經系統、軀體健康狀态以及情境資源;這一切形成思維感覺生理心理特征,融合為“情緒”展現。

那情緒為什麼會出現“事故”呢?總結為四個字“内在體驗”。

原因在于彼此間認知的偏差折射到“溝通層面”的敏感體質,進而造成無法愉快的達成共識。

二、情緒的生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乃至千變萬化,人與人之間共性在于“趨易避難,保護自身”。

換言之多半人遇到問題優先考慮自己,内心博弈大小再做決策;進行過程中若對方因某句話而戳到自身痛點,就會爆發,要知道這是一種“共情能力”的失衡。

從專家定義而言:

共情(empathy)也叫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立場設地思考的一種方式,通常指在溝通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與想法,理解對方的立場與感受,站在對方角度友好的處理問題。

若一個人共情能力比較低,說明這個人是自戀型人格障礙,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你跟他講換位思考,他根本沒辦法理解是怎麼一回事。

譬如:你下班在擁擠的地鐵中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腳,有共情能力的人就很諒解這種場景,一句對不起,沒關系就可以解決當下不愉快。

但共情低的人會認為“你沒長眼睛嗎?”,甚至采用冷眼蔑視的方式對待你。

要知道共情的背後,有一種人群屬于“高敏感特征”;美國心理學家Elaine Aron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她發現15%-20%的人均屬于這類特征,這類人群習慣深度解讀某句話或行為。

從心理學而言,敏感是一種正常人格特征的維度,這與人腦中神經質有巨大關系。

專家研究發現,大腦中有種5-羟色胺轉運體的基因(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對于人的敏感度和情緒健康有重要影響。

從進化史來說,在大自然中高敏感有助于動物對環境的覺察,是一種提高生存能力的技巧。

換言之:

它是基因中自我保護的本能意識,當大腦的本能反饋區被激活,人就會出現警覺的情況。

但是,當代社會我們面臨的社會環境與壓力不同,一定程度上敏感會随着影響而發展,最後可能造成生理中的“異常敏感”。

因此一個高敏感的人在工作場景中積累的不愉快越多,那負面情緒爆發的動機也就很大。

換句話說,壓抑的負面情緒是人為了逃避消極情緒帶來的痛苦,發展出的一種情緒管理模式。

我們試圖趕走它,但最終采取了錯誤的方式,最後造成爆發性反彈(rebound effect);那這種負面是怎麼來的呢?

它與從小我們所受教育方式,父母習慣有巨大聯系;總結為兩個方面:

先說前者,一個人所在的地區當地文化與家庭教育方式會給人傳導一種觀念,即情緒外露是懦弱的表現,如何理解?

譬如在兒童時期,課堂上因回答問題發生錯誤被衆人嘲笑,未完成作業當衆被要求罰站,老師沒有經過妥善處理的“被需要,被肯定”都會導緻兒童成年後壓抑自身的情緒狀态。

試想下,若因童年時的情緒外露而遭到懲罰,那一個人很可能通過壓抑來避免傷害;除這些外家長有時也會有意無意傳達一種負面體驗。

譬如:孩子因某件事做錯哭的時候,很多家長隻顧哄孩子“不要哭,給糖吃”等;這些會讓人逐漸形成新認知即做錯小事,撒嬌就可以解決,不需要認錯。

那随着習慣養成,成年後就會形成一種“責任轉移”;有問題可以大吼大叫解決呀,造成一種其他人都怕我的假象。

另外一方面是做錯事本身有負面情緒,哄的過程中孩子逐漸認為“擁有以及表達消極情緒不是一件好事”,由于反饋的特征,它便不自覺的隐藏或抑制,有意識将不好的“情緒”擱置一邊。

但這種壓抑情緒并不會消失,它很可能導緻一系列心理和軀體的疾病,如你經常看到的心情不好後的暴飲暴食,物質濫用,情感隔離甚至回避現象等(Abbass, 2005)。

童年這種狀态嚴重時,很難讓小朋友在周圍人群中表達真實的自我,進而導緻無法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但很多父母意識并不敏感反之認為孩子不善于社交,孤僻等,這些都是謬誤。

再說後者,成年人的壓力各種各樣,按照馬斯洛需求論維度,智遠總結為兩個方面分别為:

先說情感,不妨仔細觀察,當在人際關系中感到很憤怒,但随後又出現委屈與悲傷時,自己就會命中“壓抑的情緒”。

這種場景猶如自己莫名被同事背後碎言碎語傳到自己耳朵中,可你明知道“我沒有做過”他卻把帽子扣在頭上的感覺,進而形成怒氣在身。

還有一類人群對自身要求比較苛刻,經常對周圍的人或事感到不滿,但又無法接受不完美的結果;雖能振振有詞說出很多道理,但還是無法改變,某些時刻便會壓在心裡。

其次你有未完成的情感糾葛,家庭瑣事;失戀後始終難以走出,被困在某些事情上很久表示不能理解,内心都會出現悲傷,猶豫;若不能主動打開心結,這些種種未被滿足的訴求隐藏過深,會随時爆發而來。

再說物質,它是生存的基礎需求;人若無情感憂慮必有财富憂慮,隻是多少的問題。

财富多的人經營公司做業務,研究股票基金,管理過程中虧損與投資漲幅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财富少的人會因為加班熬夜,薪水高低,業務阻力大小等雞毛蒜皮小事壓的喘不過氣,若長期已久都會轉化為“負面情緒”。

三、對負面情緒的理解

很多人認為負面情緒就是壞東西,這是錯誤的認知;我們是情緒的動物,每天都在接收與解讀他人情緒,同時也在發散自己的情緒給别人,進一步說,你說的每句話都充當情緒。

要想解決“負面情緒”(negative emotion)我們要對其有深刻認知,心理學中把“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焦慮、痛苦等均稱為負面。

此類狀态發生并不是積極的,會給身體帶來不适感,進而打亂學習,生活與工作;造成節奏混亂。

換言之,情緒越大包含越多重要情感信息,若你關上窗不讓它進來,它在内心會反複提醒,要知道,它并沒有好壞之分。

它隻是你内心感受與社交需求的表現;試想下,你不把它表達出來,别人怎麼會知道呢?

作為領導,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同事說看“誰”不順眼的吐槽,一般在交流中我會主動鼓勵别人說出來;這樣彼此對誤解才能打開;不會影響情緒和工作質量。

那負面情緒到來時,往往會出現哪些信号呢?智遠總結有4個方面,分别為:

先說憤怒,它包含力量,邊界與自尊。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員認為,正面情緒并非是好事。

工作中若過于積極會成為自負的表現;對期望度過高容易發生工作失誤,如果你是一個責任心較強的人,在工作中對上級提出建設性意見沒有被采納,就容易造成憤怒。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當提出建議得到認可後行動時發現阻力重重,上級領導又做甩手掌櫃,這也很容易造成心态變形。

憤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憤怒情緒失控後帶來的破壞性行為與傳染的能量。

再者為孤獨,人天生是高級社交的動物。當你在日常中感到孤單時,這是它在提醒你,快去交朋友吧,你需要通過外部溝通來緩和自身的心情。

很多人是欲望的奴隸;那麼妒忌則是人的天性,它包含很多負面詞語,如冷漠,貶低,排斥甚至抱負,嚴重時會出現诽謗和攻擊等行為。

這些潛意識都在表達“我想急切擁有”,卻暫時還未得到的東西,或自己覺得不屑可又得不到。

不妨觀察下,你是否有這種情況發生呢?進一步說,擁有一直妒忌對方所擁有的東西,你會快樂嗎?

那遇到這些情況怎麼辦?身邊人會告訴你冷靜,不要計較;但這種方法并不能從根源解決,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應先識别情緒的顆粒度。

四、如何調節負面情緒?

什麼是顆粒度(granularity)?在對事物的理解與表達上,能達到最小分解單位的清晰度。

首先糾正一點,情緒顆粒度并非指具體情緒,而是一個指标用來評價人感受識别情緒能力的高低。

打個比方:高情緒粒度的人會在各種場景中表達自身,如自豪,滿意,焦慮不安;尴尬,甚至于氣的當場裂開等。

而低顆粒度的人隻會說我很生氣,我太難受了;相對顆粒度比較細或者高情顆粒度的人,對不良情緒的反應會更加敏感。

換句話說,他自己可以識别出别人的悲傷,憤怒,抑郁等情緒;對顆粒度比較低的人,也經常被人稱為“神經大條”。

他隻能通過軀體反應來表達,即行為反應,比如:我不想工作,不想社交,不想學習,甚至不想與别人聊天等。

研究發現,學會辨别情緒顆粒度是解決一個人内在情緒的基礎條件,顆粒度越細,對于追溯情緒的來源更加準确,對獲得他人共情也更有效率,重要的是你傾訴情緒的準确率也越高。

那我們該如何提高情緒顆粒度,來調解自身情緒呢?

1. 首先我們需要認知情緒,重新審視内在感受和預測的回路

隻有當我們給予内感受網絡足夠多的身體預算分配資源,大腦與情緒相關的算力才能被改善,總體來說就是“拓展自己的大腦概念系統,平衡身體預算。

那什麼是内感受呢?譬如當睡覺中,人的内髒依然在運動,體内運動産生的感受,再比如臨時讓你去上台演講,手心冒汗,心跳加速也是内感受網絡;它随時随地出現,但是在一些重要時刻,我們會賦能它意義從而變成情緒。

這猶如一個女孩去公司面試,你看她狀态不對特别緊張,回答問題時卡殼出錯,她如果有相關情緒顆粒知識進而可能會有不同情緒構建。

比如把這一次内在感受表達為興奮的興趣,或者,她知道現在是低血糖狀态,原因在于昨晚沒有休息好,而不是和情緒有直接關系,不建構為焦慮。

2. 再者嘗試細分情緒顆粒化

你的情緒力度越高,其擁有的幸福生活概率越大;相反,情緒粒度低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種疾病,比如抑郁症,焦慮症等。

你不妨試着關注自身的狀态,把感知細分,如「開心」,可以細分為“我很滿意”;我比較激動,這裡很放松;真的充滿希望;你這麼做太讓我欣喜若狂;

實際上,顆粒高的人可以精準表達自身的狀态,也能精确區分愉快與不愉快,能夠擁有上百個詞彙表達糟糕心情的人,情緒靈活度能提升30%以上。

3. 四步法開啟大膽的交流

情緒的表達要注重情景選擇,對外界産生任何的情緒,都來源于對真實面貌的認識太少,大部分都是錯覺,是你過濾掉了重要的信息,隻關注到“感興趣的信息”。

如同事說你壞話,難道是真的嗎?是不是壞話之前有原因所在呢?換句話說:在模糊場景下大腦發生的構建都未必準确,要盡可能了解前面。

其次對情緒的修正;他這樣說我必有其原因,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譬如:我如果是他,真的會這樣做嗎?

這個場景猶如你正在開車,前方的路有段不好的回憶,你又無法調頭該怎麼辦?

再者對認知重評與改變,當外界的情景刺激已經被自身大腦選擇和注意之後,不妨就從此切斷,情緒傳播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我,然後進行情緒反應的調整,拒絕「表達抑制」而是開放言談。

智遠發現,不同人面臨消極情緒采取的措施不同。

有人喜歡找閨蜜吐槽,用語言表達内心悲傷;有人喜歡投入工作中,用行動讓它遺忘;而有人喜歡大喝一頓,以酒來驅散悲傷帶來的疲憊感。

因此不管什麼樣的解決方式,帶着上述三個步驟,用「我就是情緒終結者」的态度去真誠交流,也許壞情緒就會離你愈來愈遠。

五、總結

情緒不是壞事,把情緒附加在“事情上”爆發就是壞事。

你看到有些公司,工作中為什麼部門與部門間的交流會變得越來越少?原因在于情緒的擠壓過重,形成的鄙視鍊,但又怕說出後被穿小鞋。

這和人的情緒爆發同樣,有時我們需要大膽直面内心感受,主動的把積累的壓力說出來。大膽的表達,難道不是一種能力嗎?

部分關鍵研究參考:

  1. 知秋. 要适時地保護我們的負性情緒[J]. 學習博覽, 2011(9):60-61.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衆号:王智遠,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