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向下,美元向上,平了!
歐元“貴”過美元,這一近20年來市場主體的普遍認知正被颠覆。
7月11日,美元指數漲1.24%報108.2193,創近20年以來新高。7月12日午間,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0005,即1歐元=1美元,為20年來首次。
分析師指出,美元強勢是導緻歐元對美元大跌的直接原因。這一變化對人民币彙率有何影響?
1歐元=1美元
當地時間7月12日,在英國倫敦交易市場,歐元兌美元達到1:1的整數關口,創下自2002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
↑歐元兌美元走勢(7月12日)
↑歐元兌美元走勢(過去20年)
上一次歐元兌美元位于平價水平是在2002年11月。2002年是歐元正式進入歐洲流通的第一年,當年2月28日,歐元區成員國本國貨币全面退出流通領域,歐元與成員國貨币并存期結束。
周二,美元兌除了挪威克朗以外的所有其他G-10貨币都走低,但仍徘徊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開始威脅全球以來的最高水平附近。歐元小幅走高。
德國《商報》網站分析稱,歐元對美元彙率持續下跌與美元走強、歐元區國家通脹高企、歐洲能源危機蔓延以及在歐洲央行加息預期下歐洲高負債國家風險上升有關。
分析師指出,美元強勢是導緻歐元對美元大跌的直接原因。今年以來,在市場對美聯儲加速加息的預期之下,美元指數不斷走高,周二美元指數一路摸高至108.55,創2002年11月來新高。
展望未來,上海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鄭嘉偉表示,在美國經濟未進入衰退階段,美元指數仍将高位震蕩,美元升值趨勢将延續至美聯儲加息拐點,相比之下,非美貨币将繼續整體承壓。
鄭後成也認為,短期之内,美元指數大概率還将位于高位區間,主要基于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從目前情況看,出現了烏克蘭反攻俄羅斯的迹象,這将加大俄烏沖突的劇烈程度,進一步利空歐元區宏觀經濟。其次,俄烏沖突在短期之内無法有效解決,大概率會破壞歐元區的投資環境,使得資金從歐元區流出,進入美國,利多美元指數。
第三,雖然歐洲央行很可能在7月加息,但是考慮到美聯儲短期内大概率會維持較高的加息幅度,以及大概率啟動縮表進程,這就意味着總體而言美國貨币政策的“鷹”派程度要高于歐元區,對美元指數形成支撐。
第四,全球經濟衰退乃至進入蕭條狀态的趨勢在短期之内還将延續,繼續利多作為避險貨币的美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也表示短期看多,不過,他提示道,随着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經濟基本面的負面效應将逐漸超過貨币政策影響,美元彙率将随之回落。
尤其是上周,美元指數大幅走強,周内升值約1.78%,離岸與在岸人民币相較美元分别升值0.17%、0.10%,成為表現最強的亞洲貨币。
“美元強勁中,人民币保持了韌性,體現我國疫後經濟修複的支撐,CFETS人民币彙率指數也有回升。”浙商證券(601878)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說。
李超認為,預計三季度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仍将雙向波動、個别階段呈現一定貶值壓力,但即便在美元進一步上行的背景下,人民币貶值壓力仍可控。“中長期看,未來8-10年,美元大周期下行、人民币彙率将進入升值通道。”李超說。
興業研究指出,人民币彙率方面,陸股通外資流入規模已來到曆史高位水平,需警惕A股資金邊際流出的風險。外資增持A股的支撐減弱後,購彙分紅和美元指數上行壓力将顯現,需警惕人民币彙率繼續開啟修複高估行情。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金融界、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公開資料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