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特别是暑假,遊泳成了不少孩子消暑的運動。可不少爸媽發現孩子遊泳後,總說耳朵疼、發悶……
于是忍不住去掏耳朵,這時候很容易被中耳炎小魔獸盯上。
今天我們和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林偉芬醫生,進行一場泳池邊的“打怪升級”——
為什麼中耳炎偏愛遊泳後的孩子?中耳炎這貨最沒品了,愛欺負小孩,它的偏愛還有着自己的道理呢!
首先,孩子的抵抗力較弱。遊泳時易受涼,呼吸道感染就先盯上随後中耳炎也就毫不客氣地駕到了。其次,原本咽鼓管是中耳的保護神,但孩子的咽鼓管尚處于發育階段,短、平、寬,管口常呈開放狀,遊泳時一嗆水,壞壞的細菌和病毒就容易“一二一”通過咽鼓管跑到中耳。孩子就會喊耳朵痛,中耳炎就盯上了。
最後,外耳道損傷或過多的耳屎也會使孩子遊泳後易得外耳道感染,進而招惹到了中耳炎這個小魔獸。
遊泳時耳朵進水是正常不過的事,總不能不給孩子去遊泳吧!林醫生給了好幾個小妙招把水轟出去,爸媽們趕緊收藏起來——
妙招一
爸媽們可用消毒的棉簽輕輕地伸入進水耳朵裡,當棉球碰到水時,水就會被吸棉花上。
如果身邊沒有小工具,爸媽們可以教孩子另外三個妙招,這些辦法都可讓孩子的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妙招二
進水耳朵歪向下,用同側手掌緊壓在耳廓上屏住呼吸,然後迅速松開手掌
妙招三
把頭傾向進水耳朵的一方,然後用同一側的腳作單腳支撐,同時用手拉扯耳朵,把耳道拉直,單足跳幾次後,即可讓水順勢流出。
妙招四
用手指牽拉耳廓,反複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颞颌關節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用了一遍,還是感覺耳朵不舒服,爸媽要盡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咯!當然,遊泳時帶上防水耳塞,可以直接用來隔離泳池水和細菌。
泳池邊的“打怪升級”秘籍孩子遊泳除了要注意耳朵進水,還有好一些魔怪需要打怪升級。
秘籍一:防曬傷
盛夏的陽光可是一點都不客氣,長時間暴曬遊泳,急性皮炎、曬斑都會往孩子蹭鼻子上臉。上岸後要找樹蔭和遮陽傘休息,還可以用于浴巾包裹皮膚,身體裸露處塗防曬霜。
秘籍二:别遊太久
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3個反應期,林醫生意見,孩子再愛遊泳,也别讓他超過1.5-2小時。
秘籍三:洗刷刷很重要
遊泳結束可不能随便沖一下身體就算了,洗頭洗澡都很重要。泳池裡的細菌、氯制劑都會殘留孩子皮膚嫩着呢!
而遊泳池水常會進入口腔,一些病菌也趁機而入,如果不及時清潔口腔再接着吃東西,這些病菌就會進入胃腸道,抵抗力較差的兒童還不被病菌欺負。
安全的遊泳,才是最好的遊泳!
本期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