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縣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掠影
黃河流域清水河縣段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楊雨超 義博 記者梁喜俊
6月8日下午,正在甯夏考察的來到黃河吳忠市城區段,調研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情況。這是一年内第4次考察黃河。
黃河流經我國9個省區。去年在内蒙古、甘肅、河南考察,今年在陝西、山西、甯夏考察,一年内,的足迹已經走遍了黃河流域的6個省區。
“要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黃河流域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黃河流經9省區之一的内蒙古,如何迅速貫徹黃河流域生态保護理念,建設綠色、亮麗北疆内蒙古,将是内蒙古當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
天賜源煤礦排土場綠化2 楊雨超攝影
為此,中國經濟導報社、中國發展網、中國戰略新興産業從即日起,推出“行走母親河,看内蒙古黃河流域經濟發展變局”系列報道,并派采訪人員采取行走體驗式、深入内蒙古沿黃經濟帶進行實地走訪,探尋富有内蒙古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黃河文化産業或迎發展期
6月的北疆内蒙古大地,晴空萬裡、氣候涼爽宜人。17日上午,帶着今年先後4次考察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深思考,中國經濟導報社、中國發展網、中國戰略新興産業記者踏上了“行走母親河 看内蒙古黃河流域經濟發展變局”系列報道的第一站——清水河縣。力求用全面、客觀、真實的筆觸反映内蒙古沿黃經濟發展現狀。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黃河流經縣域70公裡,起點從喇嘛灣小台窯到老牛灣。“我們這裡有沿黃生态廊道,是沿黃兩岸礦産資源的集中儲區,由于這個地方屬重點生态限制區,因此很多産業屬限制發展項目。”在清水河縣發改局,一位科室主任表示,目前,我們沿黃經濟帶建設主要是加強生态環境與水土流失治理,另外是發展三産,打造田園綜合體,也就是通過環境的改善,發展鄉村旅遊。
“生态廊道主要是生态綠化和林果經濟,過去有過專用資金,綠化形成面積約二十四五萬畝。未來,廢棄礦山是清水河縣生态治理恢複的重點,這些采坑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留下的,約有2平方公裡。”清水河縣發改局一位副局長表示,目前,沿黃經濟帶主要是保護,尤其是黃河文化産業的保護,比如明代的傳統瓷窯、環壕聚落遺址等。為此,清水河縣打包了一個“清水河縣穿越大道”沿黃旅遊帶建設項目。下一步我們打算通過招商引資推進該項工作,這也是踐行“兩山”理論的具體體現。
“穿越大道項目我們打包為10個億,其中沿黃公路是8.2億,路線全長49.4公裡;黃河大峽谷是7.9億元,建設有地質景觀遊覽區、民俗文化産業區等。”談及沿黃旅遊建設項目,清水河縣發改局局長焦乾如數家珍。
期望給予實體經濟政策扶持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産品價格直線下滑,目前企業效益勉強可維持經營。”見到記者,内蒙古運昇鎂業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層一位部長說,廠子離黃河約有七八公裡,這個項目是12年建設、15年完工、之後進入生産階段,從16年至18年這3年金屬鎂價格持中下水平,這些年企業效益不容樂觀。
在他看來,企業生産成本主要是原煤、礦石、矽鐵三大闆塊,這三塊兒約占公司生産總成本的70%,像這樣的企業全國才五六十家、産能80餘萬噸,産品用途為汽車輪毂制造、發動機外殼等行業。
他坦言,原生鎂這一塊兒我們國家沒有定價權,定價權掌握在歐美國家,就像石油用美金購買一樣。鎂屬于輕質有色金屬,75%以上從國外運走了。“目前已開始啟動大氣治理超限排放,也就是說針對工業所有窯爐改造,到今年9月份,我們的大氣顆粒物提到10毫克,遠超于國家标準。”
項目産生的渣,我們全部回收;廢氣,正在做超限改造;粉塵治理,采取的是高密度布袋除塵。談及今後沿黃經濟帶發展,“我們最想的是政府能在融資方面給予支持,這方面的壓力比較大,另外清水河縣盛産白雲石,類似我們這樣的企業未來政府可否給予政策方面的扶持。”采訪中,有十多年從業經曆的内蒙古運昇鎂業安環部長郭輝保表達了企業的訴求。
黃河流域薛家灣段碎石廠
沿岸多家碎石廠在采石
離開内蒙古運昇鎂業公司,很快來到位于清水河縣窯溝鄉的柳青河村和柳青村,在柳青河村參觀台遠眺黃河岸景,兩岸美景盡收眼底,在這裡黃河将清水河縣與鄂爾多斯市的薛家灣鎮一分為二,黃河左面是清水河縣,右側是薛家灣鎮。時值6月汛期河水時漲時退,在現場,黃河退潮後河水沖刷河床留下的泥沙清晰可見。
在柳青村,常年在這裡居住的村民時常會聽到大型機械設備采石發出“嘣嘣嘣、嘣嘣嘣……”刺耳的轟鳴聲。該村多位村民反映,這種聲音是黃河對岸準格爾旗薛家灣沿河碎石廠生産設備發出的聲音,已經有十多年了,這些沿黃河岸邊建起的碎石廠通常白天不敢生産,一到夜間生産就開始了,徹夜不停的機械聲令村民不堪驚擾。更嚴重的是由于山體岩石經常需要爆破,放炮産生的巨大沖擊波有時能将這邊村民房子的玻璃震碎。
站在柳青村一戶村民房子屋後,隻見河對岸碎石廠正開足馬力生産,大型機械采石設備發出的轟鳴聲不絕于耳,現場已生産好等待拉運的碎石料堆成一個個小山包,尤為顯眼的是,經過多年的采挖,偌大的山體像被刀齊齊裁下,裸露着灰色的岩體。
煤碳稅收成當地财政支柱
6月17日下午,記者一行沿着坑窪不平的沿黃路來到沿河而建的清水河縣天賜源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礦裡一位副總介紹,這一片兒分布有天賜源煤礦和劉胡梁兩座煤礦,近一點的天賜源煤礦直線距離黃河岸邊僅1000多米,稍遠一些的劉胡梁煤礦差不多有一公裡,兩座煤礦年設計産能分别為60萬噸。
有知情人士透露,清水河财政收入的70%來自轄區的兩座煤礦。今年受疫情影響及内蒙古煤炭倒查20年,清水河的煤炭企業影響很大。加上截止6月份兩座煤礦核定60萬噸的年産能均已提前完成,政府不斷限制産能,現在煤礦屬于停産狀态。由于近年來煤炭市場持續穩定向好且巨大利益驅使,每年縣裡的煤礦都不同程度因超産被政府處罰。今年4月份,自治區煤炭倒查20年剛開始,縣裡就有一家煤礦主動補繳稅款3600萬元。
在該人士看來,天賜源煤礦和劉胡梁兩座煤礦是清水河名副其實的财政經濟支柱,每年兩礦貢獻差不多近3億元的地方稅收,約占全縣财政收入的70%。
對于沿黃經濟帶發展,在前不久召開的呼和浩特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内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莉霞在參加清水河分組審議時強調,清水河縣要搶抓機遇,挖掘縣域資源優勢,打造好沿黃經濟生态帶,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忠實踐行者。
采訪中,記者在一份“清水河縣貫徹落實在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實施方案(讨論稿)”中獲悉,清水河縣已結合縣情實際,梳理出了“貫徹落實在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先期工作分工方案”。該分工方案從狠抓大保護、推進大治理、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和保護發展黃河文化5個方面進行了統籌部署,一場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宏大系統工程即将啟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