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學習資料彙編、原創不易,轉載請标明出處。
一、古文閱讀[甲]
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鲦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節選自《莊子•秋水》)
[乙]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①,子知之乎?夫鹓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吓我邪?”(節選自《莊子•秋水》)注:①鹓(yuān)雛:古代傳說中的鳳凰類的鳥。②鸱:貓頭鷹的一種。
[丙]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垩慢①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②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垩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節選自《莊子•徐無鬼》)注:①垩慢:用白泥塗抹。慢,通“墁”。②斫:砍,劈。
1、下列各項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 A )
A.盡垩而鼻不傷 人不知而不愠
B.遊于濠梁之上 苛政猛于虎也
C.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宋何罪之有
D.請循其本 其真無馬邪
(A.表轉折,可是\表轉折,可是;B.在\比;C.主謂間,無實義\賓語前置的标志;D.它的\表示推測、反問的語氣)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聽而斫之 (聽信,聽任)
(2)臣之質死久矣(對象,這裡指搭檔)
(3)是魚之樂也( 這)
(4)女安知魚樂(同“汝”,你)
(5)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 (遊玩)
(6)請循其本 (追溯)
(7)非梧桐不止 (栖息)
(8)顧謂從者曰 (回頭看)
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B )
A.使匠石斫之 B.自夫子之死也 C.莊子往見之 D.仰而視之日
4、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
A.匠石運斤成風(斧頭) B.聽而斫之(砍,削)
C.惠子相梁(相當) D.鹓鶵過之(經過)
5、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确的一項是 (D)
A.盡垩/而鼻不傷 B.宋元君/聞之
C.莊子/往見之 D.于/是鸱得腐鼠
6、對比分析乙丙兩文,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D)
A.丙文叙述了“匠石運斤斫垩”的故事,表達了莊子在惠子死後孤獨悲涼的心情。
B.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達了莊子志趣高潔卻不為人理解的心情。
C.丙文表現了莊子與惠子既是辯論上的對手,又相互成就的關系;乙文表現了莊子的大志向與惠子的小格局的關系。
D.兩文都運用了奇特的想象、極度的誇張、生動的比喻等手法,讓我們領略莊子寓言“寓實于玄”的現實主義風格。
7、選出下列加粗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D)
A.我知之濠上也╲已而之細柳軍(《周亞夫軍細柳》)B.仰而視之曰╲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C.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吓我邪╲屬予作文以記之(《嶽陽樓記》)D.嘗試為寡人為之╲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十二章》)
8、選出畫波浪線句子停頓恰當的一項是( B )
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B.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C.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D.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冀使/匠石斫之
9、下列關于[甲][乙][丙]三篇選文的叙述不正确的項是(A)
A.甲文莊子和惠子的論辯中,莊子不正面回答,而是以問對問,表現出了莊子的不自信。B.乙文叙述了“鹓雛不屑腐鼠”的故事,表現了莊子不屑于榮華富貴,志趣高潔。C.丙文叙述了“匠石運斤斫垩”的故事,表達了莊子在惠子死後孤獨悲涼的心情。D.從三篇選文中可以看出,莊子和惠子既是認知不同的對手,又是情誼深厚的摯友。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嘗試為寡人為之。
(請你)試着替我這樣做一遍。(2)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您當梁相。”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4)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
楚國有個人用白色的泥點塗抹在自己的鼻尖上,(泥點薄得)像蒼蠅的翅膀,讓一位姓石的匠人來砍掉它。
11、莊子與惠子是辯友關系,請結合(甲)(丙)兩文内容簡析。
答:(甲)文中莊子與惠子在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上棋逢對手,難分勝負。(丙)文中惠子去世,莊子失去了一個可以跟自己辯論的摯友。(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甲】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鲦魚在河水中遊得多麼悠閑自得,這就是魚的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莊子說:“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你開始問我‘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呢’的話,就說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來問我是從哪裡知道的。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乙】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着,發出‘吓’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吓’我吧?”
【丙】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随的人說:“郢地有個人讓白垩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裡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麼試試。’匠石說:‘我确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夥伴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
二、文言文閱讀及古詩文積累
【甲】北冥有魚
【乙】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義或用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
A.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表承接)
B. 去以六月息者也(憑借)
C. 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在 )
D. 子之不知魚之樂(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
A. 善于運用寓言故事說理,想象雄奇瑰麗,是《莊子》的特色。
B. 甲文中的大鵬具有碩大無比、志存高遠的特點,大鵬這一形象對後世影響深遠。
C. 甲文先寫大鵬遷徙南冥的氣勢,再寫北冥之魚由鲲到鵬的變化,最後寫作者仰觀蒼天,拟想大鵬俯瞰大地。
D. 乙文記叙了莊子與惠子在濠水橋上遊玩時進行的一場關于“魚之樂”的辯論。
三、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月色入戶 門 ②念無與為樂 考慮,想到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澄澈透明,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3、蘇轼與張懷民是好朋友,莊子與惠子也是好朋友。兩對好朋友都樂在遊中,請問他們分别為什麼而樂?
蘇轼與張懷民未寝而結伴夜遊,在中庭見到月下美景而心裡愉悅;莊子與惠子一對冤家朋友,結伴遊于濠梁之上,以相互詭辯鬥嘴而樂。樂點雖不一樣,都很率性自在。
4、你更欣賞他們中哪一對的相交之道,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示例一:更欣賞蘇東坡與張懷民。東坡處貶谪中,超脫于物喜己悲,興來即往尋伴;張懷民不因世俗炎涼而生嫌隙,有呼即應。二人夜遊而樂,自在閑适,難得難得!示例二:更欣賞莊子與惠子。二人相遊,不以吃喝玩樂、飛短流長為話題,面對自然萬物,即興而起,精神相契,争議的雖你我調侃,思考的卻是哲學命題。此種境界,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八真小八鬥大語文,C9漢語言文學碩士,一線語文老師,12年教學經驗。歡迎點贊、留言、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