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位交接,除了皇太極死後,福臨的繼位可謂“險象環生”外,其他的權力交接都還算順利,即使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如此猖獗,康熙還是力保雍正順利繼位。到了鹹豐之後,因為清朝皇帝子嗣稀少,皇位的交接争議性就更小了。但在乾隆和嘉慶之後,道光的繼位可謂“離奇”,因為嘉慶是猝死的,大臣們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面竟然沒有找到傳位诏書,後來太後下了一道懿旨,讓道光繼位的。
其實,康熙晚年,9個兒子的激烈争奪,已經讓他疲憊不堪,不得已發明了“秘密立儲”的辦法,後來雍正把這個辦法列為“家法”,乾隆又把他列為“祖制”,所以即使乾隆是禅位給嘉慶的,其實他早就寫好傳位诏書,藏在匾後了。作為乾隆的兒子,嘉慶當然知道如何傳位,但為何他死的時候,沒有發現诏書呢?
道光(當時還叫綿甯,後來改旻甯,下同)是嘉慶的嫡妻喜塔臘氏的兒子,雖然排行第二,但因為大阿哥早夭,其實道光相當于是嫡長子。乾隆對道光也是非常認可的,當年乾隆帶着10歲的道光出去打獵,道光一箭射死一直雄鹿,乾隆大喜過望,賞賜這個孫子黃馬褂和單眼花翎。嘉慶繼位後,天理教曾經密謀闖入紫禁城,百官和太監都被吓傻了,唯有道光帶着一群手下,勇敢殺敵,他的忠勇,得到了嘉慶的高度認可。
嘉慶二十五年夏天,嘉慶在熱河猝死,群臣慌亂,隻有道光臨危不亂,立即派幾個大臣到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後面找傳位诏書。道光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為它早就預料到皇位必定是自己的。因為早在嘉慶四年,他的名字就被寫入诏書,藏在匾後了。取來诏書,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位了。可是他失望了,軍機大臣托津、戴均元等人回來禀報,匾後面沒有東西,匣子、诏書,哪怕一個紙條都沒有。道光的腦袋“嗡”得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嘉慶的第二任皇後鈕祜祿氏出來了,道光心裡更加沒底,因為他不是鈕祜祿氏的兒子,鈕祜祿氏的兒子綿恺、和綿忻分别是道光的三弟和四弟,現在沒有傳位诏書,全靠太後做主,形勢太危險,道光甚至已經派人秘密聯絡軍隊,準備大事。沒想到鈕祜祿氏下了一道懿旨:倉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但早已和哀家說傳位于二阿哥綿甯。衆人皆錯愕,道光更是感激不盡,登基後,尊鈕祜祿氏為皇太後,尊榮無限。
小編認為:鈕祜祿氏的做法非常聰明,因為道光雖然沒找到傳位诏書,他的優勢太大,不僅僅有軍功,而且有乾隆的贊譽,嘉慶也對這個兒子非常鐘愛。朝中文武大臣清一色支持道光,如果太後此時要擁立自己的親兒子三阿哥或者四阿哥為帝,那天下必将大亂,到時候她不能善終,他的兩個兒子也難有好下場。
據說,在道光匆匆繼位的第三天,那個消失的傳位诏書,在嘉慶的寝宮裡又找到了,确實是傳位給道光的。對此,史學家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這個诏書确實是嘉慶留下的,隻是他後來看到其他兒子也很優秀,有些猶豫,所以先從匾後面取下來,再斟酌斟酌,沒想到自己會猝死。第二種說法是這個诏書是道光為了名正言順,自己和太後一起補上的。不管是哪一種,對太後都沒有影響,可見太後之聰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