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進入4月,清明節臨近,春天也即将告一段落了。随着季節交替,接下去挖野菜就要結束,采野果正要開始。農村的資源可算是一波接着一波來,讓人忙碌不完。當下除了清明節所需的艾草、鼠曲草、草頭等依舊搶手之外,野菜的熱度似乎都開始下降了。
近日來有些農民開始在山裡尋找着一種植物,據說夏天有大用處,老人叫它“米口袋”,在民間應用十分廣泛,并且還能賣錢,一斤12元。到底是啥野草,變得這麼值錢呢?下面就讓筆者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吧。
老人說的米口袋指的是甜地丁,甜地丁是米口袋的藥名,是米口袋曬幹之後的幹品。米口袋屬于多年生植物,有些地區叫它小米口袋、甜地丁、莎勒吉日、響響米。這種米口袋如開花是紫色,即為紫花地丁,是地丁當中最常見的物種。
而實際上地丁又因味道分為甜地丁、紫花地丁、苦地丁,苦地丁屬于味苦,甜地丁味甜,從藥用價值來看,苦地丁的藥用比甜地丁要高很多,所以中醫學上苦地丁的藥用較多,較為普遍。但也有許多偏方是使用甜地丁代替苦地丁的,最常見的是兒童藥方中多以甜地丁為主,可以避免藥太苦。
甜地丁的味道有點類似甘草的味道,有點甜甜的吃起來如小零食一樣,小時候去赤腳醫生那邊看病的時候,看到打針就哭鬧,醫生總是拿出地丁或者是甘草哄我們,甘甜的味道直到現在我們還印象深刻。
甜地丁的用法如紫花地丁,在醫學上早有記載其藥用價值,在《吉林中草藥》中記載;地丁加紅藤用水煎服可以治療慢性闌尾炎;鮮地丁搗爛外敷可以治療急性膿腫,疔瘡;現在醫學也表明甜地丁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在民間地區,甜地丁更有很多用處。老人告訴筆者,夏天采一些鮮甜地丁可以清熱解毒;甜地丁口感好,适合用于清潔口腔,有助于抑制細菌生長,緩解牙龈上火;夏天肚子不舒服,腸胃不好也可以用甜地丁緩解;對于夏季煩熱煩躁也有作用,可用甜地丁平複情緒等等。但實際用法卻各有不同,大家僅做了解即可,這說明甜地丁在民間用處很多。
随着甜地丁在民間用法的普及,甜地丁在農村市場成了稀罕貨。筆者在一些中藥材集中售賣的農村集市上,看到有人在售賣甜地丁,鮮嫩的甜地丁價格以賣到12元。據售賣甜地丁的老人介紹,随着夏天的到來,甜地丁在農村需求會越來越大,價格也會随之上漲。
不知你們當地甜地丁也成了稀罕貨嗎?你們當地有沒有人專門采摘售賣呢?你們認識甜地丁嗎?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本文僅是做植物科普,藥用價值僅供參考,切勿親測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