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死前,選擇了剛剛八歲的玄烨為接班人,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輔政。要知道他們可都是異性,這在大清的曆史上還沒有過,之前還是多爾衮這樣的親王攝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爾衮攝政的影響太大了,為了加強皇權采取的決斷措施。
那麼為何偏偏是這四位呢?主要是他們四位都屬于上三旗,又都是典掌侍衛親軍的内大臣,更關鍵的是他們是在順治登基過程中,是旗幟鮮明、态度堅定地站在孝莊文皇後那邊。
當年多爾衮攝政,能獨自處理軍國大政。但現在的輔政大臣他們隻是輔佐,這是兩個概念。攝政王的權力太大了,極易排斥皇太後和幼主,這對皇權是有威脅的,萬幸多爾衮沒有造反,要知道他如果廢帝自立,也是很有可能的。相比之下,輔政大臣對于維護皇權還是有所幫助的。
所以統治者采取了異于攝政王的輔政制度。
至于為何會相中索尼等四人呢?我們都知道滿清的八旗制度,但八旗也是經過了不斷地改變的,在入關前呢,皇太極對八旗做了改變,本來他自己掌握的是兩白旗,但他與多爾衮三兄弟所屬的兩黃旗對換了,就這麼,兩黃旗因為由皇帝直接領導,就成為了皇帝的親兵。至于另外六旗,則由汗王的子侄統領。
多爾衮死後,順治親政了,他又收繳正白旗,連同兩黃旗構成了八旗的核心、體制最高貴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漸成諸王、貝勒的宗藩封地,在皇權不斷集中和加強的過程中,他們也逐漸脫離了對國政的參與。
所以上三旗就成為皇帝治理國家的中堅力量,輔臣人選也必然出自上三旗。
索尼是為正黃旗,蘇克薩哈系正白旗,遏必隆、鳌拜皆鑲黃旗。那麼上三旗人這麼多怎麼會是他們四個呢?當時的他們四位都是典掌侍衛親軍的内大臣,可不是默默無聞的四位。
索尼來自于赫舍裡氏,這在大清可是赫赫有名的家族,他在順治登基過程中是立了功的,而且他從不屈服于多爾衮。順治親政後索尼可是首席滿洲大臣,總管内務府,而他也是四大輔政大臣之首。
蘇克薩哈,他的父親和是額驸,他原本屬于多爾衮的人,是多爾衮的近侍,但是在多爾衮死後,他便投靠了孝莊,被任命為護軍統領。
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第十六子,一等侍衛。在順治親政後累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内大臣。
鳌拜,開國元勳費英東的侄子,功勞也不少,号稱“滿洲第一勇士”,他也不支持多爾衮,被迫害的非常厲害。順治親政後視為心腹重臣。
可見,這四位,有三位在順治時期是他的絕對親信,位極人臣,至于另一位蘇克薩哈關鍵時刻也站到了孝莊這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