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天賦異禀,
才思敏捷的詩聖杜甫,
七歲便能“作詩詠鳳凰”。
作為一個十分勤奮的讀書人,
他曾在詩歌中,
提到過許多關于讀書的“秘訣”。
今天,就讓我們跟随杜甫,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
走入那個書香四溢的世界,
一同品杜詩,聞詩香~
飽讀詩書的杜甫,自稱“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七歲開始寫詩,十四五歲開始“出遊翰墨場”。年少時所寫的詩文就已漸露頭角,獲得不少洛陽名士的贊賞,說他無異于班固、楊雄再生。
杜甫勤學,卻也有自負的時候,他曾驕傲地說:“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認為自己的詞賦能和西漢名家楊雄匹敵,詩篇可以與三國才子曹植相近。
又寫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時的他也才二十多歲,這不僅是他對自己創作才能的肯定,也是在提倡大家博覽群書。
隻有書讀多了,寫起文章來,方可下筆敏捷,得心應手,有如神助一般。
杜甫曾寫過一個柏學士,這位柏學士将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一心要讀萬卷書。
柏學士到底有多愛讀書呢?杜甫這樣形容他:“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古人将冬天分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這三個月,故稱“三冬”。柏學士用足了“三冬”,即用了全部的時間來讀書。
杜甫對其稱贊不已,寫下了兩句很勵志的詩:“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意為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是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士都應如柏學士一樣博覽群書,做真正的學問,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安史之亂時,杜甫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在一次觀錦江“水如海勢”、波濤洶湧之時,面對如大海般洶湧的江水,觸景生情。
故發出:“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慨。關于讀書,杜甫平生一直沉迷于尋覓美好的詩句,以至于詩句達不到驚人的地步,就決不罷休。
他對待詩詞文學一絲不苟的創作精神,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杜甫晚年時,居住在簡陋的茅屋裡,此時的他年邁行動不便,基本要靠拐杖出行:“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但貧困并不能影響他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生活的詩意描寫,不然又怎會看到蓬草編成的門後,那一抹拂曉時分的煙霞呢?
“力稀經樹歇,老困撥書眠。”雖然杜甫年紀大了,力氣稀少,以至于經過老樹都要歇一歇。但隻要有一點精力,都會盡量讀書,實在困了才閉眼休息。
杜甫的一生,可以說是與書為伴的一生。即使生活再困頓,也依舊書不離手,日日勤讀...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不妨在杜詩中,細細尋覓,
在生活中,慢慢感知。
你想要的答案,便有迹可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