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05 15:38:20

俄烏戰争也有兩個多月了,這讓中國的廣大網友也不由的關注起這起國際動蕩。有好多比喻說俄烏戰争是老大教訓老二,了解曆史,确實如此。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1

俄羅斯聯邦政府大樓

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源于一個共同的祖先,即羅斯人。古羅斯人的曆史可以追溯至東斯拉夫人,瓦良格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後建立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後來,古羅斯人逐步分化為以上三個民族,其中尤以俄羅斯人最為龐大。

俄羅斯的一切,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極大興趣。

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高加索山脈的崇山峻嶺,貝加爾湖的深不可測,還有力大無窮的棕熊家族,莫斯科綠蔭覆蓋,符拉迪沃斯托克碧波連天,北方水城聖彼得堡在烽火狼煙中屹立不倒,“東方巴黎”伊爾庫茨克于獸皮、黃金、烈火中妖娆重生,曆史名城葉卡捷琳堡褪去槍殺末代沙皇的陰影華麗轉身,還有工業城市薩馬拉、體育之都喀山、咽喉之地哈巴羅夫斯克等等,紛紛呈現出俄羅斯的印象之美。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2

美麗的葉尼塞河

俄羅斯聯邦,它橫跨亞歐兩大洲,雄踞在世界的東方,常被人們喻為“熊之國度”。它由85個聯邦主體組成,是一個龐大的聯邦之國,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些都是基本常識,我們就不贅述了。

我們來回望它的曆史,來感受這個戰鬥力民族的另面風采。

俄國曆史上隻有兩個王朝,一個是留裡克王朝,另一個是羅曼諾夫王朝。羅曼諾夫王朝是俄國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該王朝統治的300多年裡,俄國由東歐一個閉塞小國一躍成為世界一大強國。

我們分為三個部分來講述俄羅斯的曆史。

◎ 從東斯拉夫人到留裡克王朝

◎ 留裡克王朝到欽察汗國時代

◎ 羅曼諾夫王朝

我們先聊聊俄羅斯人祖先,俄羅斯人的祖先主要生活在歐洲部分,即東歐平原。與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相比,俄羅斯境内出現的原始人遺迹比較少,也比較晚。據考古學家認定,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一些遊牧民族開始輪流統治着這片土地,如金麥裡人、西徐亞人、薩爾馬特人,後來成為當地永久居民的是東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早先居住在喀爾巴阡山脈一帶(即現在的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公元1世紀前後,他們遭遇了一場外族入侵,整個民族被迫四處逃亡。其中一支遷向西北,在今天的波蘭和斯洛伐克境内定居,被稱作西斯拉夫人;另一支遷往東部的烏克蘭草原,即東斯拉夫人,他們是現今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共同的祖先;後來又有一支湧入巴爾幹半島,被稱作南斯拉夫人。

東斯拉夫人的各個部落與其他民族之間時常發生大大小小的戰争,其中一些部落越戰越強,另一些弱小的部落則漸漸消失。那些崛起的部落積極發展各種商業貿易,吸引越來越多的遊民前來定居,逐步形成城市的規模。城市進一步壯大,連帶周邊的村社與龐大的山川、森林,最終形成了公國。

到了9世紀前後,東斯拉夫人聚居的地方已經出現了上百個公國,最強大的兩個是北方的諾夫哥羅德公國和南方的基輔公國。

9世紀中期,諾夫哥羅德公國爆發了大規模動亂,王公貴族們束手無措,決定求援瓦良格人。這一幕從後來發展看,就是“引狼入室”。這開啟了瓦良格人征服東斯拉夫人的進程。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3

諾夫哥羅德公國時期主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

瓦良格人是東斯拉夫人對維京海盜、斯堪的納維亞人的統稱,也是西歐通稱的諾曼人。這些人是天生的戰鬥民族,體格強健力大無窮。

當諾夫哥羅德公國發出求援後,瓦良格人的部落酋長留裡克欣然應允。他與兩個兄弟帶領軍隊快速出兵,很快平定了動亂。

事後,瓦良格人卻未如約撤軍,反而駐紮在當地。後來這支外族大軍推翻了東斯拉夫人的統治,留裡克三兄弟自稱大公,在此建起了留裡克王朝。

在征服與融合的過程中,瓦良格人與東斯拉夫人漸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由于新民族起源于第聶伯河支流羅斯河一帶,故而得名羅斯人。當瓦良格人征服東斯拉夫人的所有部落之後,羅斯人便成為生活在當時俄國所有民族的統稱。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4

随着瓦良格人不斷南征北戰,留裡克王朝變得日漸強大。

9世紀末期,南方的基輔公國也被打敗,留裡克王朝就将統治中心從諾夫哥羅德遷至基輔。10世紀初期,這一帶形成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即基輔羅斯。

建起了基輔羅斯,後面曆任大公繼續擴張,經過一個世紀的擴張,到了11世紀初期,它已擴張為一個龐大的公國,東起喀爾巴阡山,西至頓河,北起波羅的海南岸,南至黑海北岸,面積廣達100萬平方千米,人口将近五百萬。隻是,這個鼎盛時期僅僅持續了一個多世紀,基輔羅斯便因諸侯割據、内戰頻頻而逐步走向分崩離析。

12世紀初期,基輔羅斯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小公國,各個公國之間互不統屬、争戰不休。直到另一個空前強大的遊牧民族從遙遠的東方撲殺而來,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面才得以改變。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5

欽察汗國統治俄羅斯

來自東方的征服者是骁勇善戰的蒙古人,在俄國曆史上,蒙古人被稱作“鞑靼人”或“鞑靼蒙古人”。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國。他在結束對中國北方的戰争後,開始率領大軍進行第一次西征。

各個羅斯公國顯然不是蒙古人的對手,他們聯軍首戰就被蒙古軍打的大敗而逃。

鐵木真去世以後,他的孫子拔都于1236年率軍進行了第二次西征。在短短4年裡,這支大軍先後征服了欽察草原、克裡木、高加索、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

1242年以後,被征服的廣大地區統稱為“欽察汗國”或“金帳汗國”。

為了便于統治,欽察汗國繼續啟用羅斯諸公國的王公們來維持國内秩序。自1243年以後,拔都開始任命一個“弗拉基米爾和全羅斯的大公”,該大公可以代表欽察汗國向羅斯各公國征收賦稅,擁有很大的财權。同時,欽察汗國還會向羅斯各地派駐軍政大員八思哈,以監督羅斯王公并負責調查落實人口戶籍,作為征收賦稅的根據。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6

弗拉基米爾紀念碑

14世紀中期,欽察汗國達到了極盛時期,開始與周邊各國積極進行商業貿易與文化交流。但在14世紀末期,欽察汗國即現衰敗之勢,先有很多獨立小國分裂出去,後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侵襲。

1502年,末代大汗賽克赫阿裡率軍與克裡米亞汗國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決戰。克裡米亞汗國本是從欽察汗國分裂出去的一個獨立汗國,這支軍隊擊潰了窮途末路的對手,欽察汗國遂告滅亡——蒙古人在異國土地上長達200多年的統治終于結束了。

莫斯科公國時期

在欽察汗國統治時期,莫斯科悄然崛起。

莫斯科早先隻是一個村落,屬于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領地,後來擴建為城鎮。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曆任大公不遺餘力地建設它,極大帶動了商業貿易的發展,使該地漸漸變得富裕興盛。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使它成為全羅斯最強的公國。

14世紀初期,伊凡一世成為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他狡猾殘忍又富于謀略,設計除去了羅斯東北部的特維爾公國,得到欽察汗國的賞識,被封為“弗拉基米爾和全羅斯的大公”。同時,伊凡一世還獲得代征貢賦的特權,并因為貪婪斂财得了個綽号“錢袋子”。

到了伊凡二世和伊凡三世統治時期,莫斯科公國的實力仍然在不斷增強。這時候,盛極一時的欽察汗國卻呈現出國力衰敗之勢,對羅斯全境的政治、軍事與經濟的控制能力日益減弱,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亞、克裡木等若幹小汗國陸續分裂出去。

眼看着欽察汗國江河日下,伊凡三世遂于1476年停止了稱臣納貢。

1480年,欽察汗國第42任君主阿黑麻汗率領蒙古大軍出征,欲令對方再度俯首稱臣,卻不料雙方尚未交戰,自己即死于一場軍中内讧,伊凡三世不戰而勝。

徹底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之後,伊凡三世總攬大權,趁勢統一了羅斯境内的大部分國土。這時候,俄羅斯民族開始形成,俄語開始成為全民族的通用語言。

俄國第一位沙皇

到了伊凡四世時,他不喜歡被稱作“弗拉基米爾和全羅斯的大公”,他很崇拜古羅馬的恺撒大帝。而“恺撒”在拉丁語裡即為“沙皇”的意思。1547年,他在加冕稱帝時自封“沙皇”,意即要像古羅馬皇帝那樣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同時實行軍事專制體的沙皇制度——俄國曆史上出現了第一位沙皇,莫斯科公國從此成為沙皇俄國。

為了加強皇權統治,伊凡四世對國内的軍事和内政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軍事方面,不斷地征服其他各個公國。

1584年,伊凡四世去世,兒子費奧多爾繼位。費奧多爾身體羸弱、資質有限,無法料理國事,就由伊凡四世的内弟戈東諾夫全權統治國家,此舉意味着留裡克王朝的大權已旁落他人。幾年後費奧多爾死去,留裡克王朝至此絕嗣。

17世紀初期,戈東諾夫突然死亡,他的兒子不久也相繼被殺。

緊接着,俄國又發生了連續三年的大饑荒,許多地區的饑民開始暴亂,正當沙皇政府全力鎮壓各地起義時,波蘭軍隊趁機進犯,直逼莫斯科。俄國人民自發組建起一支軍隊,經過四年的艱苦鬥争,終于趕走了波蘭侵略軍,收複了莫斯科。

可惜的是,俄國人民的勝利成果最終被封建統治階級篡奪。1612年年底,俄國的貴族、地主和富商們召開了貴族代表會議,推選出另一位大貴族、伊凡四世的親戚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任沙皇。從此以後,俄國曆史進入了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統治時期。

羅曼諾夫王朝

羅曼諾夫王朝是俄國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該王朝統治的300多年裡,俄國由東歐一個閉塞小國一躍成為世界一大強國。這番巨大的轉變得力于俄國僅有的兩位大帝,一位是彼得大帝,即彼得一世,另一位是葉卡捷琳娜大帝,即葉卡捷琳娜二世。

彼得大帝

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是米哈伊爾·羅曼諾夫,他與其後繼位的幾位沙皇都表現平平。直到彼得大帝出現,俄國才在世界曆史舞台上有了非凡表現。

1682年,彼得一世繼位,1721年正式将俄國的國号定為“俄羅斯帝國”。

彼得年輕時曾遠遊西歐,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化名前往荷蘭、英國學習造炮、造船和航海技術,回國以後開始仿效西歐,在國内推行多項舉措。在經濟、政治、社會各個方面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使俄羅斯煥然一新。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7

彼得大帝

軍事方面,彼得發動長達21年的北方戰争,最終打敗北方強國瑞典,奪取了芬蘭大公國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并攻下亞速堡和巴庫,控制了亞速海和裡海的門戶。接着,俄國又與波斯一決雌雄,搶得裡海沿岸一帶。此外,彼得一世還打敗奧斯曼帝國,占領了黑海的出海口。

在他的全力推動下,俄國跻身歐洲強國之列。1712年,彼得大帝從莫斯科遷都聖彼得堡,使其漸漸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彼得大帝病故時沒有指定繼承人,唯一的兒子因反對改革已被他處死,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繼承了皇位,成為俄羅斯第一位女皇。但這位女皇遠遠比不上後來的另一位同名女皇,她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發動政變、推翻了自己的丈夫彼得三世後登上皇位,她強勢富有謀略。

在她執政的34年裡,俄國實現了大幅度的領土擴張。18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日漸式微,俄國對其發動了兩次戰争,侵入克裡木半島在内的黑海北岸廣大地區,接着又夥同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占領了立陶宛、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大部分土地,使格魯吉亞也淪為附庸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葉卡捷琳娜二世推動俄國積極參與歐洲君主國事務,在俄國曆史上開創了幹涉歐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國成為“歐洲憲兵”。

這位女皇的統治下,俄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她本人也成為俄國人心目中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稱為“葉卡捷琳娜大帝”。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8

葉卡捷琳娜二世

進入王朝末期

進入19世紀,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不可避免地參與進了拿破侖發起的戰争。

1812年6月,拿破侖一世率領60萬大軍侵略俄國,面對兩倍于己的侵略軍,羅曼諾夫王朝實行焦土政策,緻使法軍無力補給,再加上俄國的寒冷冬天又給了法軍災難性的一擊,這支龐大的侵略軍遭遇慘敗,最後隻有不到3萬人回國,俄軍則一路追擊至巴黎城下——統率俄軍取得勝利的沙皇亞曆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9

亞曆山大一世畫像

亞曆山大一世最大的功績就在于打敗了拿破侖,但在他統治後期,俄羅斯帝國卻呈現衰敗之勢。尤其到了暴君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國内物價飛漲,克裡米亞戰争爆發,農奴運動此起彼伏。亞曆山大二世在位時全力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然而當亞曆山大三世繼位後,改革的危機開始頻頻顯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俄國國内又于1917年3月(俄曆二月)掀起推翻沙皇制度的二月革命,在風雨中飄搖的羅曼諾夫王朝經受了最後一擊。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後來與其他皇室成員一起被槍決——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終于走到了盡頭。

1917年的二月革命以後,俄國的沙皇專制體制被推翻,資産階級成立了臨時政府。同年11月(俄曆十月),列甯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又推翻了資産階級臨時政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自此成立,并于1918年将首都從聖彼得堡遷至莫斯科。

接下來的曆史我們就熟悉了,俄羅斯進入蘇聯時期,我們就不多講了。

結語

從東斯拉夫人到羅斯人,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俄羅斯民族由原來的自保到後來的不斷侵略擴張,成就了今天龐大的俄羅斯聯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