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必須學會這5點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必須學會這5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25:04

文/賈 歐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聰穎穩重,圓融無礙,到哪裡都順風順水,讓人感覺他就是一個特别走運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必須學會這5點(想要成為真正的)1

有人說,這樣的人太少見了,沒錯,用孔子的話說這樣的人就是“上知”之人。因為孔子把人分為“上知”“中人”和“下愚”三等。

孔子說:“天生聰明、不學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學習後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再次一等;遇見困難也不學的人就是下等的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屬于“中人”。

孔子又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也就是說:“隻有上知(生而知之者)和下愚(困而不學者)是改變不了的。”

所以,“中人”的“升值”空間特别大。那麼,我們“中人”怎麼學習參悟才能達到“上知”之人的境界呢?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必須學會這5點(想要成為真正的)2

1 .找準定位,易得貴人

《易經》有雲:“明相位,立德業”。隻有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采取适度的策略,才能建立自己的事業。

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才能清楚怎樣的言語和行為是否合乎時宜的,也能更好地為未來做出正确的規劃。

現在的人,最容易犯得毛病就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自以為是”。剛開始還能意識到自己的卑微的身份,當有了一點成績,就開始自大起來,利益的欲望就會蒙蔽雙眼,目中無人,慢慢就會得罪身邊的人,更容易惹怒頂頭上司——“大人”,得罪“大人”的後果自然是前途堪憂。

孔子說“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個“畏大人”就是在警示我們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敬畏“大人”背後隐性的震懾力,萬不可妄動,自不量力。

我們都生活在“人”的世界裡,不可避免地要與别人協作配合,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成不了氣候的,所以,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當成貴人,上下不欺,左右逢源,自然會順風順水,前途無量。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必須學會這5點(想要成為真正的)3

2 .善念常存,消災積福

一個人無論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境,從小都會被父母教導要有向善的信念。這種行為不單單是一種愛的表現,更像是每一個做父母的,骨子裡先天帶來的一種意識基因。因為善不僅能給人帶來看得見的福報,也可以累積看不見的蔭德。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

人有别于動物被稱為萬物之靈,能知善知惡,為善去惡,人的本性都是向往真、善、美的。

人一發善念,就能和身邊人内心的善,感應到同一“頻率”,即而産生“共鳴”,“共鳴”讓人對有善行的人就會自然地親近,信賴,配合……

所以,在我們生活中,就是因為一個個不經意的善舉,不知不覺為我們積累了很多的福報,福報多的人,人緣就會好,就會得到很多的幫助,這些叫作善緣,來自那顆春風化雨的善心。

當然,有時候,做善事并不能得到看得見的好處,事實上,吃虧就是吃補,它讓我們内心得到了滋潤和充盈,心無外物,心無外理,一切内化于心才最重要。

《金剛經》裡有一句佛詞叫作“無相布施”。它的意思是說:布施時沒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其實從萬物一體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最大的善。

行善就是積福,福氣滿滿,好運自來。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必須學會這5點(想要成為真正的)4

3 .心誠則靈,順天應人

《孟子·離婁上》上說:“誠者, 天之道也 。誠之者 ,人之道也”。誠實,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則。

天地不言,而四時行焉,孕育萬物,而無私無求,這是最真的誠。天地因誠,而亘古長存。誠才是真道。

人生于天地之間,要順應天道,就要真誠。人的誠之于天地,就是要順乎自然規律,天人合一,而最終表現為人的德行。一個人的德行有多高深,就可以知道他内心的真誠有多少。

有時候,在我們認為“巧合”的事件中,總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在伴随左右,表現為“如有神助”或“真見鬼”,這個其實就是我們内心與天地萬物之誠的感應反射,人們直接稱之為“神”或“鬼”。

所以,你是想“如有神助”,好運連連;還是想“真見鬼”,事事不順,就看你内心對待萬事萬物誠意的真假,這就是所謂的心誠則靈。

人的誠之于他人,就是應人。這個“應”字,包含有時空的變化,在不損人不傷己的前提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無可無不可,最終是為了做到最大合理化的應用。

人的内心之“誠”就是人的良心。人一憑良心,做任何事都會感到坦蕩光明,所以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心學大師王陽明臨終前,留給後人最後一句話就是: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人人都喜歡和君子交往,就是因為君子的光明磊落,内心之誠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感應,可以愉快舒服地共事。就連小人内心也是敬仰君子的,這個共通之處就是誠,隻是小人的“誠心”被不正之欲所蒙蔽,沒顯現出來。“君子之道”,其實就是人之本道,天之大道。

心誠,就會順天應人,至誠可通神明。待人接物要以誠為本,就會成無心之感,感天應人,無往而不利。

總之,“上知”之人,善與智是統一的,從一而終,圓融無礙,心安理得,即為天人合一,實為大運。 “中人”之人,善與智起伏不定,容易從本心之善,因欲望偏向惡,惡生戾氣,生幽怨,運氣就會差,也難積蔭德。

人還得自修精進,明相位,立德業,從善如流,誠心摯意,才算是真正懂得運氣的人,才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賈歐

作者簡介

河南永城人,曾仕強老師的鐵粉。曾仕強公衆号選題團優秀成員。熱愛傳統文化和國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