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節亮度
先上照片:
這是雨後拍攝的水中倒影,感覺水裡的路面石子太亮,有點喧賓奪主;樹葉的倒影色彩單調,結構二維古闆。
亮度調低以後拍攝的效果。
亮度變暗以後畫面更清晰,落葉在深色的基調中顯得更紅更突出,暗色減弱了路面石子對畫面的幹擾,使得水面的波紋效果也更明顯,整個畫面明顯更生動了。
亮度降低可以突出物體的色差和質感
調節亮度的方法有三種,都很簡單。最方便的是在“拍照”模式下點擊屏幕畫面任一位置,就會出現一個黃色的圓圈,旁邊有個小太陽,按住小太陽往下拉則亮度降低,往上拉亮度增加,如下圖:
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不過在點擊屏幕的時候最好是點擊拍攝的主體(也就是你最想拍的東西),比如拍人像就點擊畫面裡人臉部分。因為點擊屏幕也有測光和對焦的效果,能讓點擊的部分拍得更清楚,這些後面說。
另外兩種方法是在“專業”模式裡,調節屏幕下面一排裡的ISO或EV,也比較簡單。因為大家拍照都是為了娛樂,一般很少用到專業模式,就不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我,另外開篇講。
正常拍攝,蓬勃向上的繁榮景象。。。
亮度調到最低,用燈罩正好擋住太陽,營造“夕陽”下江河萬古流的滄桑感,呵呵。。。
2,朦胧美--大光圈
這是自動模式(也就是手機裡的“拍照”)拍的,可以看出風車和遠處的景物都比較清楚。
這張是用“大光圈”模式拍的,主體清楚,而後面的背景完全模糊看不清了。
這就是很多手機裡都有的“大光圈”拍照模式,可以把背景拍的很模糊,把主體跟背景區别開來,主體很清楚,背景則有朦胧的意境。
以前的照相館裡專門有一種模模糊糊的背景闆,這樣拍家庭照的時候就會簡單營造出朦胧溫馨的氣氛。(話說,手機毀掉了多少行業,現在照相館都跟複印招牌燈箱廣告的一塊混了。。。
)
簡單地說,光圈就相當于眼睛的瞳孔,瞳孔在強光下會自動縮小,光線太強還會眯縫眼;而在黑暗的環境就自動放大,才能看清暗處的東西。如果在強光下睜大眼睛,那就隻能看清眼前的東西,遠處的就模糊了(再睜一會兒就瞎了。。。)。
對,這就是光圈的原理!
手機每個鏡頭的光圈都是固定的,不像單反相機鏡頭可以改變大小,所以“大光圈”是軟件做出來的模拟效果(有些廠家叫“電子光圈”)。因為手機鏡頭太小了,如果非要做出這麼精緻的、可以變大變小的高科技鏡頭出來,那手機的價格就太高了。
需要注意的是,光圈的數值大小跟實際的鏡頭的大小是相反的(歪果仁腦殘弄的),數字越大,光圈越小(瞳孔縮小),所以要想背景越模糊,就要把光圈數字調得越大。
光圈是鏡頭非常重要(值錢)的參數,光圈越大,拍出來的照片越清楚。前幾年手機光圈大概是2.8以上,拍夜景基本是黑的,現在主流旗艦基本都在1.9以下(數字越小,光圈越大),隻要有點光源,基本就能拍得比較靠譜,至于大街上車水馬龍的夜景,那是随手就可以拍得相當清晰了(比人眼看的還清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