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先秦時期是指夏商周時期嗎

先秦時期是指夏商周時期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6:03:54

在商朝至戰國時期,“我”并不是自己的自稱,而是一件兵器。奇怪吧?“我”啥時變成兵器啦?别急,我們來看看那個時候的“我“長得啥樣。

先秦時期是指夏商周時期嗎(在商朝至戰國時期)1

古兵器”我“的樣兒

看見了吧?這個”我“長得有些像二師兄的九齒釘耙,隻不過偷工減料變成了三齒。殺人的利器啊。大概是把敵人當地耙了,重力之下,恐怕古代的铠甲會被穿出三個洞洞吧。

為什麼把這件古兵器叫”我“呢?《說文解字》上有的:“我,古殺字。”朋友們疑問來了:這個家夥叫“我”,那我叫什麼呀?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那個時候關于”我“的叫法還很多。比如,“朕”、“寡人”。

這不是皇帝的專用詞嗎?那個時候不是。平頭百姓們也可以用的。比如說,兩個朋友街頭相遇,看看他們的對話:“朕好久沒看見你了。”“是啊,寡人出去做了一陣生意,沒在家。”“我們兄弟中午喝一杯如何?”“朕剛好有事,下次朕請你。”“也好,那寡人先告退了。”

将“朕”從民間收回作為自己的專用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當然,皇帝用了你再用是要掉腦袋的。不過那個時候老百姓還可以自稱為“寡人”。到了唐朝,皇帝要自稱“寡人”了,老百姓連用“寡人”的權利也就沒有了。

那老百姓用啥來自稱“我”?多着哩:“不才”、“不佞”、“小人”、“賤民”、“草民”,這些都是自謙的稱呼,并不是自己沒才,自己賤。正如過去稱自己兒子為“犬子”一樣,兒子是條狗嗎?那自己是不是成了大狗?嘿嘿。

還有一些自稱的中性詞:“餘”、“吾”等。劉禹錫詩中即有:“若許相期同結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我”是怎樣從兵器轉化為人的?這與“我”的字形有關。它從“戈”如伐“,不是有句成語叫”枕戈待旦“嗎?“大丈夫當能執戈以衛社稷。”凡執戈者,均視作我方,逐漸引出'我”的含義,一直沿用至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