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四日,農曆四月初四,青年節,也是文殊菩薩誕辰。在佛經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是三世諸佛智慧總集,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中國民間稱文殊菩薩“考試必過佛”。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放缽經》中佛陀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
在《妙法蓮華經》裡,佛主給彌勒佛詳細講了一個故事。在很久…久以前,古佛日月燈明如來連續多次轉世,最後一世是個國王,他有七個兒子,國王後來出家苦修成佛,他坐前有一個妙光菩薩,智慧超群,學富五車,博學多才,日月燈明如來便讓自己的七個兒子拜妙光菩薩為師,妙光菩薩将七個王子統統培養成佛。
這位妙光菩薩就文殊菩薩,七個王子分别成為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其中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為過去莊嚴劫的三佛,最後一位更是佛主釋迦牟尼。可見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師父,是釋迦牟尼的引路人,釋迦牟尼佛主持佛教後,文殊菩薩又來到如來座下,是所有菩薩中輔佐釋尊弘法的上首。
梁代高僧寶志和尚曾對梁武帝說,文殊菩薩的夏宮在五台山,冬宮在牛首山。相傳文殊菩薩曾領一萬菩薩冬居于此。
現如今牛首山以供奉全世界唯一的佛頂真骨舍利而聞名海内外。
牛首山由牛首山、祖堂山、将軍山、東天幕嶺、西天幕嶺、隐龍山等諸多大小山組成,山高248米,因東西雙峰對峙形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覽古》曰:“遙望兩峰争高,如牛角然。”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公元317年,晉元帝司馬睿渡江初建東晉王朝時,定都建康(南京),想在都城的正南門宣陽門外建立雙阙,以示皇權至尊。丞相王導認為遙指牛首山:“此天阙也,豈煩改作!”元帝明白王導的苦心,聽從了他的意見,取消建立雙阙的計劃,但“天阙山”的美名因此流傳了下來。《昭明文選》中陸倕的《石阙銘》裡即有“乃假天阙于牛頭”的記載。
嶽飛在牛首山大戰金兀術,穩定了南宋偏安江南的政局,嶽将軍:“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這裡“朝天阙”既是牛首山“雙阙”,也可形象地表示了嶽飛精忠報國的信心和信念。
傳說宋徽宗在祭祀上天之時,将玉皇大帝”寫成了“王皇犬帝”,玉帝見到後大怒,派赤須龍下界投胎成了金兀術,來毀掉宋氏江山,但赤須龍生性好殺,佛主便派金翅大鵬鳥下界轉世為嶽飛,來克制赤須龍。嶽飛手中“瀝泉神矛”便是文殊菩薩點化大蛇所化。
牛首山佛教興盛,更得益于法融禅師在此創立的牛頭禅宗。唐貞觀十七年(643年),法融禅師在牛頭山幽栖寺北岩下創立茅茨禅室,授徒傳法。牛頭禅是印度禅真正中國化的開始。佛家稱“江表牛頭”即指此,碑文《牛首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為著名詩人劉禹錫所撰。
南京自古就有“春牛首”的習俗,牛首山可是南京人春遊的不二去處。據說春牛首踏青的習俗始于東晉,盛于清代,傳承至今,曆史久遠。陽春時節,茂林修竹,百花争豔,雲蒸霞蔚,“牛首煙岚”令人沉浸。遊牛首山,将佛頂宮和佛頂寺刻成詩,收藏春風拂過的綿綿佛音,念一句文殊心咒“嗡 阿 若 巴 佳 呐 地”得大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