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緬甸翡翠的礦藏量還是開采量來講,好的翡翠都是很有限的。因此,一些投機者和唯利是圖的商人便打起了主意,用處理過的劣質翡翠,或者其他翡翠仿冒品來冒充高檔翡翠,從中牟取暴利。小編整理了一下翡翠abc貨的那些小知識,讓你遠離被騙的困擾~
什麼是翡翠A、B、C貨
翡翠A貨
指僅經過機械加工,其顔色、結構、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狀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翡翠B貨
是指将低檔翡翠經過強酸處理漂洗,去除雜質、污點後,用膠或還氧樹脂膠等材料填補經酸液浸蝕損失的空間,經這類處理的翡翠,鑒定證書會注明“翡翠B貨”或“翡翠處理”。
翡翠C貨
指人工添加外來染料或藥品處理後的翡翠及其成品。其方法是借高溫高壓将染色劑滲入原來無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綠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澤會随時間轉淡及變暗。
請輸入标題 abcdefg
翡翠B、C貨的制作過程
要想判斷是否為翡翠B、C貨,首先要了解下翡翠B、C貨的制作過程。
翡翠B貨的制作過程
1、選料
一般選用顆粒較粗,水頭差,結構松散、價格便宜的翡翠毛料。
2、初加工
将翡翠胚料劃線、切割下來,制作出翡翠半成品,并加固。
3、酸浸和清洗
将半成品利用鐵絲等加固.利用強酸浸泡,溶解翡翠微裂隙中微細礦物顆粒及雜質,并使微裂隙處于開放狀态,一般需2-3個星期。然後把酸浸後的翡翠用清水洗幹淨。
4、注膠
将洗淨後的翡翠浸入有機膠中,并抽真空,排除翡翠微裂隙中的空氣,并使有機膠充分地注入微裂隙中;将用環氧樹脂膠結的翡翠用錫紙包住放在微波爐中加熱,一方面使多餘的樹脂流出,同時加熱後也會使環氧樹脂固化。
5、打磨、抛光
将注膠後的翡翠取出,待有機膠固化後,再打磨、抛光除去面多餘的有機膠質,便制作成為翡翠B貨。
強酸強堿浸泡腐蝕,之後的殘留物對人體有害。
翡翠C貨的制作過程
1、選種
制作假翡翠是為了謀取利潤,所以造假者肯定要控制成本。如果質量好的材料,本身就有利用價值,用來加工B貨和C貨都會增加成本,所以造假就得選用低端貨,一般會選用白地青、花青、天龍生、烏砂種等這樣的廉價材料。
2、制作半成品。
毛料準備好之後,要對其進行粗加工,形成半成品翡翠。翡翠在強酸中浸泡成半成品翡翠之前,需要用鐵絲加固,因為在強酸浸泡的過程中,翡翠的緻密性容易遭到破壞,導緻結構松散,如果用鐵絲将其加固,就不會導緻破損,也不會導緻松散。
3、浸酸
這一過程為了增加翡翠的水頭,利用強酸浸泡翡翠,除去半成品中灰褐色的微細礦物顆粒。浸泡之後,翡翠中微裂隙打開,在注入膠體顔色時,有機膠體能充分填充到翡翠中。浸泡采用的強酸一般為鹽酸或者氫氟酸,浸泡時可以加溫,也可以不加溫,浸泡時間要适度。
4、染色
這一過程的半成品結構已經松散,洗幹淨後将翡翠放入镬巾加溫,與鐵礦物質進行15分鐘的混合,組織膨脹張開之後,再浸入化學染劑,然後繼續加溫。第一次染色後,顔色附在翡翠的表面,看起來很“浮”。這一過程進行多次之後,染色劑就能更深層的滲透到間隙中,使其顔色均勻,飽滿,甚至足以以假亂真。
5、打磨抛光,做出成品
半成品經過塑性和染色之後,就已經完成了一大半,最後再進行抛光打磨,使其顔色更加光滑明亮,最後對細節稍加改造,一個成品就形成了。
經過染色的翡翠雖然顔色豔麗,但會受時間、光照、溫度的影響而顔色變淡或形态發生改變,所以C貨翡翠并沒有收藏價值,而且其中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三哥科普,鑒别翡翠ABC貨的簡單的方法:
看色
看色
“色型不正,色浮無根”
(1) 顔色邪的,閃!這個主要表現在綠色上,現在的翡翠C貨都是以染綠色為主,給人的感覺是色不正,邪氣!
(2)看不出色根的,閃!主要表現是顔色浮在表面上,沒有從裡到表的過渡,或過度不明顯。
看種質
看種質
“種質不符”
這主要是針對有些翡翠,它的顆粒很粗,但是整體上偏偏又給人一種水頭很長的感覺,這種現象就不應該是天然翡翠應有的現象。
聽聲音
聽聲音
清脆悠揚
準備一根瑪瑙棒,一條繩子。用繩子把手镯吊起來,用瑪瑙棒輕輕的敲手镯。A貨的聲音清越悠揚,象風鈴的聲音一樣動聽! B貨聲音沉悶,沙啞。有些輕微部分酸洗的手镯,聲音也清越,但是短促,不會出現悠揚的回音! C貨,聲音沉悶,沙啞。就象拿起兩根鑰匙相互敲擊的聲音。
看表面
看表面
橘皮現象和酸裂紋。
拿起手镯,在燈光下調整手镯的位置,捕捉手镯表面的反光點,肉眼看表面有沒有凹坑和酸裂紋,有的話,新手馬上閃!
看紋理
看紋理
紋理有序
拿起手镯,對着光線,注意這個要透射光。如果,裡面的紋理很亂,嚴重的象網狀和樹根狀,新手,閃!老手,小心!
強光照射
強光照射
色頭色尾
用強光手電筒對其進行透射。A貨的綠色是有色頭色尾,有濃淡過渡成斑點條帶狀。而C貨在強光透射下綠色均勻分布在晶粒周圍或裂隙中呈細紋狀。
染色石英岩
假三彩翡翠
染色翡翠圖-仿老三彩翡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