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主角其實是孫權,而非諸葛亮
他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孫堅與曹操曾是戰友,兩人共同讨伐過董卓。而曹操說這話時,孫權繼承父、兄之業,是與曹操鼎足而立的吳國君主,同時也是曹操最強勁的對手。
公元211年,孫權從京口搬到了秣陵,第二年改名為建業。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建功立業”,孫權執政方針很有趣,就是與曹操,劉備談戀愛,比如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又或者突然與曹操結盟,共同抗蜀,有人譏笑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其實這是孫權的飛鉗之術的謀略。(鬼谷子說,其用或稱财貨、琦玮、珠玉、壁帛、美色以事之。)
建安十八年,地點在濡須口。這一年正月,曹操為報赤壁大戰之仇,率領号稱40萬的大軍南下,進攻濡須口。曹軍到濡須口後,攻破了孫權在長江北面的大營。孫權聞訊,趕忙率領7萬士兵前來迎戰,一到便給了曹操一個下馬威:消滅了曹軍數千人。曹軍受此挫折,便堅守營壘,等待戰機。孫權幾次挑戰,曹操都不予理睬。
濡須之戰的時候,孫權和曹操相持了一個多月。有一天,孫權乘着大船窺探曹操的軍營,曹營中的弓箭手一時間萬箭齊發,面向曹營的船身全插滿了箭,船失去平衡開始傾斜,有翻船的危險,孫權立即下令掉轉船頭,用船的另外一面承受曹營的弓箭,于是船身兩面受箭平衡,不再傾斜。《智囊全集》
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寫了孔明“借箭”,那是他特意把這件好事安在孔明頭上,是虛構,實際上孔明沒有“借箭”,真正“借箭”的,是這位孫權。地點不在赤壁,是在濡須口,時間是赤壁之戰四年多之後。當然,當時孫權主觀上并不是去“借箭”,而是去偵察敵情。孫權的“借箭”,完全是在緊急情況之下所采取的一種急中生智的應變手段。但這種客觀的“借箭”效果,正好反映了孫權卓越的軍事才幹和臨危不懼的指揮能力。
鬼谷子思維評析:
飛鉗之術在于“飛”、“鉗”、“伏”、“制”,這是個極其有迷惑性的謀略,不管是先秦的“北燕滅齊”、“卧薪嘗膽”還是明朝的“徐階殺嚴嵩”,整個戰略布局都是極其嚴謹周密,且都是著名的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謀略案例,所以善用飛鉗者,則能如天神下凡,攻無不克。今天故事裡的孫權就是一個以善于隐忍的君王著稱,衆所周知,東吳其實是一個極其尴尬的國家,文無諸葛,武無關羽,文無郭嘉,武無張遼。但卻能屹立不倒,甚至在三國後期,蜀國被滅智慧,東吳依然能堅持多年,關鍵就在于孫權的戰略布局。
飛鉗與鈎鉗相同和區别,飛鉗是戰略,鈎鉗的戰術,鬼谷子認為鈎鉗的方式是一種說辭,精要之處在于鈎,目的在于能鉗制。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用鈎鉗的話術呢?鬼谷子說在于“其不可善者”,不可善的意思是說用鈎鉗的遊說方式不起作用。那麼重新使用方法有如下幾個。
1、有的先征用,然後不斷積累,擡高;
2、有的先不斷擡高重複,然後毀之;
3、有的不斷重複是為了毀之;
4、有的毀之是為了不斷積累。
這是理論,那麼到底如何實施呢?鬼谷子說,也有幾個方法;
1、行賄,給金銀珠寶,美女封地獲得對方的信任,比如張儀遊說楚王,先買通楚王近臣或無薪嘗膽。
2、立勢,衡量才能夠,說明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比如諸葛亮遊說孫權連橫抗曹;
3、用戲,發現對方的漏洞,繼而牽制對方,比如各種豔照門。
這三種方法,都是我方占據主動權,我可用之,亦可毀之。
這就是飛鉗,一種口蜜腹劍,殺人于無形的謀略,也難怪古人說“轉丸騁其巧辭,飛鉗伏其精術”。
今天說飛鉗之術在天下之用的方法,鬼谷子的習慣把縱橫術分成兩個方面進行诠釋,一個是宏觀,一個是微觀。那麼今天我們先講,宏觀的飛鉗之用。
鬼谷子認為飛鉗之術用于天下之前,必須揣度權變,衡量能力,根據天時,地利,人和,财貨,諸侯外交,諸侯心理等幾個方面着手,要認真分析他們的意圖,知道他們的好惡,然後遊說其關心的方面,采用飛鉗的辭令。鈎其所好,然後鉗制對方諸侯。
《鬼谷子·飛鉗》原文賞析
引鈎箝之辭,飛而箝之。鈎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後重累;或先重累,而後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财貨、琦玮、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鈎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戲。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阻險之難易,人民貨财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鈎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喜歡國學鬼谷子的朋友們,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号【guiguzi7619299】吧!每天更新最有價值的國學鬼谷子智慧文章。30000名鬼谷子愛好者智慧社群歡迎你的加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