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新東方董宇輝的帶貨直播,關于蘇轼的講解很精彩,順帶了解蘇轼的生平。
以前印象中覺得蘇轼是宋朝中前期的人物,是宋朝最繁華鼎盛時候的佼佼者。
看完之後其實不然!
蘇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大文豪,集文、詩、詞、畫于一體之大成者。
蘇轼一生經曆了仁宗、英宗、哲宗、神宗、徽宗五個皇帝,主要經曆在神宗和哲宗年間。
初期--初入政壇、意氣風發
蘇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蘇轼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蘇轼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隻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年),蘇轼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中期--大起大落、人生轉折
宋英宗治平五年(1067年)為父親蘇洵守孝三年之後,蘇轼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轼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内,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宋神宗熙甯四年(1071年)蘇轼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禦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轼的過失。蘇轼于是請求出京任職:熙甯四年至熙甯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甯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甯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轼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因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遭到新黨彈劾,說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對皇帝不忠”,上任才三個月,就被禦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最後因北宋一朝不殺文人的國策和其它正義之士的求請,蘇轼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後期--看透世事、人生豁達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蘇轼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蘇轼被貶為遠甯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
1100年宋徽宗即位,由于大赦,複任朝奉郎,北歸途中,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屬江蘇)。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備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