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7-01 05:28:18

王者榮耀削弱“馬元露”引發了玩家強烈的憤慨,強烈譴責策劃“削弱高操作英雄”,這方面我其實是非常不同意的,反而策劃說過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高風險=高收益,而非高操作=高收益。比起以前王者榮耀對宮本,花木蘭,達摩一類英雄連削核心機制,直接讓英雄下水道3年起不來相比,現在策劃的削弱已經非常溫柔了。這裡簡單說一下王者榮耀的高操作和無腦英雄的争議和我的看法。

我是沒見過哪個MOBA遊戲可以容忍一個英雄高端段位T0兩年左右不變的,匪夷所思的是王者榮耀玩家卻漸漸接受了高操作馬超可以t0,無腦的程咬金不配上賽場這種思路,但是本質可不是這樣,程咬金可以去kpl,馬超可以下水道,因為這是MOBA遊戲你玩的英雄風水輪流轉有你強勢的時候和你下水道的時候,永遠T0和下水道顯然不可能,lol裡低操作英雄不能上賽場嗎,沒有,高操作英雄下水道過嗎,下水道過。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1

一,玩家有練習成本

憑什麼高操作就不能下水道?甚至王者榮耀玩家也在阻攔策劃削弱高操作英雄?這裡要說的是玩家一種“練習成本”,任何一個思路清晰的策劃,都不可能在做平衡時考慮練習成本。

如果做平衡,還得考慮玩家練習某個英雄花費的時間,那王者榮耀的中、高端局就成為了練習成本高的英雄的專場,這叫平衡麼?這是明着的不平衡,在任何moba遊戲當中,無論是經典的Dota還是典範的LOL,練習成本高的英雄都不等于強。玩dota,高操作英雄略微領先經濟的情況下qa3ea2awqraqa6awa一套下來比不過對面0操作英雄qaaaaaaa的事多了去了,lol後面也開始有這個趨勢。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2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花了幾十局練了個英雄,這個英雄就得強?就是因為玩家對這個英雄有所付出,就有所期望,馬超,元歌一類的強勢吸引了極多的“英雄本命粉”,說是秀,其實稍微上手之後,馬超把5個人穿成串難,但隻是跑線打支援總不要什麼技術,玩秀兒英雄隻是入門的本命玩家不在少數。

王者榮耀一直就有這種趨勢,高人氣英雄要削弱很難,因為一堆玩家會哭,哪怕削弱後隻是超标的t0到了50%勝率的t2,但類似夢奇這種小衆英雄,哪怕反對重做的聲音都沒人聽,明明一樣都是信仰。

LOL的阿卡麗刀妹砍的腿都八截了吧,換馬超身上就是大招收槍範圍與二技能範圍砍一圈,大招cd加10秒,傷害砍一圈,回血砍一圈,位移距離減四分之一,路人都40勝率了,比賽還是能見面。其實我覺得馬超削了玩的人還是要比夢奇多幾百倍。

由于玩家練習成本大,導緻馬超這個英雄入門以後就有大批粉絲,王者榮耀裡人氣就是策劃改動的最大動力和阻礙。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3

二,為何推崇高操作英雄?

這賽季重拾楊戬時代的眼淚,雖然這英雄一直被說是演員英雄,但每一波團戰或者是抓單結束後,我都能感受到這英雄的上限之高。

每一次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還有花木蘭,譬如中路一波團木蘭重二如果我向左推就可以卡住對面閃現位置,但實戰的時候反應不過來就直接回推了,又譬如,楊戬進場,可以狗兵也可以狗法師射手,打完了再一想,其實完全有更好的選擇。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玩木蘭,楊戬,李白,馬克這些英雄的時候,總會感覺自己實在是菜,反應慢,操作不靈性等等,但玩後羿,狄仁傑這些英雄的時候,很少會感覺自己菜。隻要自己沒有臉探草,閃現砍後排這種睿智操作的時候,打完了通常都會說一句“盡力了盡力了”以後羿為例,當對面是一個會玩的船長開船來團的時候,我到底該怎麼辦呢?如果閃現在還有反思的空間,但如果沒有閃現了,那我該反思什麼呢?

對于花木蘭,一場團戰我能反思三四個問題,“沉默的速度”“進場的對象”等等,但對于後羿來說,我能反思的太少,一般全場下來就是一個“閃現的位置”。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4

王者榮耀遊戲黏度就應該靠練習複雜的英雄,新手英雄吸引新玩家來玩,然後他開始覺得這英雄比較簡單上限不高開始練習難的英雄,越來越熟練也有成就感。假設後羿專精2可以達到上限強度6,那麼元歌露娜可能專精2隻有強度4,要達到專精4才有強度6,但是專精6之後就有強度8,繼續練到專精10上限能達到強度12。

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強勢我認為是沒問題的,的确需要标榜,但不能隻有馬元露一直強勢啊,看看月愛的巅峰賽這1年的梯度,前排的幾個t0就沒怎麼變過,一潭死水,反而全段位梯度變動非常活躍,這是非常不對勁的。

王者榮耀高端局不應該隻有一個永恒t0選擇,應該選擇加強其他t1的高操作和馬超對壘,或者把馬超削成t1,t2,用數值增加反制空間。

對王者榮耀這類moba來說風水轉動很重要,馬超一年t0,削弱到t2就哭聲一片,t3,t4的達摩,楊戬,曹操,宮本一衆下水道3年卻無人問津。馬超為什麼砍了那麼多刀還是T0,比起高操作,我覺得更大一部分是強機制,是因為其他對抗路英雄缺的東西太多了,馬超作為新英雄有的東西太多了,門檻高是唯一的缺陷,沒有這個門檻,就是另一個瀾了。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5

三,高風險=高收益,而非高操作=高收益

王者榮耀一些玩家給高操作英雄哭弱用的是全分段勝率,那要是全分段的人用那玩意勝率都能超50,它還算高操作麼。高操作應該伴随着不是高收益,而是高風險,一波操作失誤自己一定要付出某種代價,比如露娜斷大。元歌傀儡沒摸到你直接收等下一波,馬超一槍戳歪了也無傷大雅,這兩位沒削弱之前的風險系數有點太低了。高操作和高風險在王者榮耀還真不等價。

舉個例子,王者榮耀策劃設計了個新英雄叫離歌,這個英雄被動是随機從曲庫中抽歌作為bgm播放,然後玩家需要按照曲目節奏按動右下角三個按鍵,perfect判定下英雄無敵并且持續對周圍造成高昂傷害與持續眩暈,那麼這個英雄無論操作難度再高也是肯定會有人練的,而練出來後就是突出一個無敵強,高操作=高收益這明顯不合理。真正挂鈎的是高風險高收益,魯班就是例子,所有的呆射都是高風險,随版本增加數值收益降低風險。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6

一個英雄操作很複雜,那操作失誤的概率會增大,這自然就伴随着風險,但目前王者,很多高操作英雄的高操作,能靠熟練度,肌肉記憶來熟練,就像花木蘭1閃A打出3層印記,對于新手很難,風險很大,但老玩家就很輕松,也就是說高操作對于熟練玩家來說其實已經是常規操作,相對于新手和其他不玩這個英雄的玩家進行這個高操作的高風險來說,風險已經降低很多。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7

矛盾就出在這裡,其他玩家認為你熟練玩家已經不再承擔高操作帶來的高風險了,但本命玩家認為我練出這個英雄的高成本下帶來高收益合理,我的操作也是高操作,我也有風險。

高風險=高收益,但高操作英雄風險會有一個高變低的過程,對遊戲玩家來說體驗非常割裂,類似當年王者榮耀公孫離馬克在全分段30%勝率,kpl卻是每局都是馬克vs阿離一樣,上限太高了。

王者榮耀不可能等所有玩家都練會t0的2000分馬超,也不是所有的玩家喜歡馬超,還有很多的玩家在證明着下水道英雄的信仰,不止“高操作英雄”有本命,“無腦英雄”也有他們的信仰玩家。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8

四,無腦英雄也有超強的信仰玩家,他們隻是聲音小。

英雄操作和操作風險,都一定程度上和收益挂鈎,然而事情遠不止如此,收益還和玩家對抗水平、英雄克制、裝備、視野、對局戰況等等等等一堆因素挂鈎,王者榮耀畢竟不是1v1遊戲,所以平衡難,不可能兼顧所有玩家體驗。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9

遊戲不能簡單分為高操作和無腦英雄,因為我見過下水道曹操,廢得在體驗服重做的夢奇,被玩家打上巅峰賽第一,也見過有人用1.6w分的無腦英雄妲己上了巅峰賽榜單(s21賽季的),王者榮耀還有一個“意識”可以提升英雄的發展空間,玩家的信仰不止有“高操作英雄”,也不應該去簡單的用操作去評估一個英雄的上限。

現在王者榮耀大部分的說法是高操作英雄上限也更高,比如露娜馬超。屬于用了5分的努力隻能打出3分的操作,用了10分的努力隻能打出8分的操作,但是用了15分的努力就能打出12分的操作。

而低操作的英雄,被玩家嘲諷“無腦”的英雄,用了5分的努力能打出8分的操作,用了10分的努力能打出10分的操作,但是用了15分甚至20分的努力還是隻能打出10分的操作。這種想法在王者榮耀幾乎所有場景都是成立的。

王者榮耀簡單粗暴無操作的英雄(王者榮耀高操作英雄)10

而實際上看看巅峰賽榜單,不同于大把的2w戰力馬超,還是有一群下水道信仰玩家不斷在突破原有英雄印象的桎梏的,所以“沒有廢物的英雄,隻有沒用的召喚師”也是對的。Faker可以天天玩加裡奧,Uzi可以玩艾希,是這個道理,現在王者榮耀一些玩家拿着一百場的馬超自诩高操作,去鄙視嘲笑别人一萬場的無腦亞瑟,風氣都是不對的,說得好像拿着初版馬超就能打過亞瑟王,打過上面1w6的妲己一樣。

雖然現在看起來王者榮耀的“全明星”大概率也是個虛假的畫餅計劃,但目的是正确的,希望玩家都能客觀一點,王者榮耀全明星應該是所有英雄的高光,而不是瀾和馬超一類虛僞高操作,實際強機制的永恒t0,把每個英雄的特點缺陷,明确化不可替代化,更加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