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範仲淹勵志故事簡要

範仲淹勵志故事簡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8:10:49

範仲淹生于官宦世家,先祖做過唐朝宰相,五代時,其祖父和父親在吳越為官,後來吳越被宋朝所滅,他的父親追随吳越王歸降大宋,成為宋朝的官員。

範仲淹兩歲時,父親因病去世,貧困無依的母親隻好帶着他改嫁。他的繼父叫朱文翰,範仲淹改從其姓,取名朱說。因家境貧寒,範仲淹常常隻能喝粥度日,仍然堅持發奮讀書。

範仲淹勵志故事簡要(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十首詩文)1

直到成年,範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傷感不已,毅然辭别母親,前往應天府(河南商丘)求學。數年寒窗苦讀,他博覽群書,鑽研儒家經典,頗有建樹。帶着滿腔兼濟天下的抱負,他以“朱說”之名進京趕考,金榜題名,由“寒儒”成為進士,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案件事宜,官居九品。有了朝廷俸祿,範仲淹便把母親接來奉養,并恢複範仲淹之名。

範仲淹很重視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在經世濟時思想的影響下,範仲淹反對宋初文壇的柔靡文風,提出了宗經複古、文質相救、厚其風化的文學思想。散文創作上,範仲淹作品以政書和書信居多,陳述時政,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蘇轼曾評價《上政事書》“天下傳誦”;《靈烏賦》一文,“甯鳴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國古代哲人争取自由的重要文獻;名篇《嶽陽樓記》,借作記之機,規勸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記叙、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動靜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為雜記中的創新,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

範仲淹勵志故事簡要(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十首詩文)2

範仲淹的詩歌内容非常廣泛,或言志感懷,抒寫偉大的政治抱負;或關注民生,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或遊山水,歌頌祖國大好河山;或詠物寄興,展現自己的人格操守。詩意淳語真,藝術手法多樣,以清為美的特點尤為突出,以文為詩、議論化的傾向非常明顯,同時注意白描手法和疊字的運用,與當時的白體、晚唐體及西昆體相比,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為宋初詩歌由唐音向宋調轉變的重要一環。

範仲淹詞作存世共五首,雖然數量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詞的發展中起着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範仲淹的詞作内容和風格豐富多樣,有直接寫豔情者,也有跳出豔情之外者,正是過渡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刻痕迹。

範仲淹勵志故事簡要(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十首詩文)3

《漁家傲·秋思》一詞,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了作者反對入侵、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願,同時還表現出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和《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兩詞,讀史、詠風景,題材寬泛,與豔情無關,與北宋前期詞壇的創作風格合拍,表現了從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歌壇衰變的一個過程。範仲淹的豔情之作(《蘇幕遮·懷舊》、《禦街行·秋日懷舊》),總是寫出一種宏大的時空背景,與同時代其他詞人“小圓香徑”、“庭院深深”的狹深環境迥然不同。而沉摯真切、婉麗動人的風格,也極大地改變了宋人的創作觀念,引導着詞壇創作風氣的轉移,對後世詞壇産生着深刻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北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範仲淹的10首詩文,體會其詩歌的獨特魅力,彰顯人生格局,讀後讓人崇拜不已

1.《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宋代〕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将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内輕外政策的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将軍與征夫思鄉卻渴望建功立業的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 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

全詞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曆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将士們的内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

2.《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宋代〕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此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雲、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消愁、懷念家園的深情。

全詞低回宛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上阕着重寫景,以氣象宏大渾厚,意境深遠,為下阕抒情設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聲情并茂,意緻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展現了範仲淹詞柔媚的一面。《西廂記》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就是化用的這首詞中的名句。

3.《禦街行·秋日懷舊》

範仲淹 〔宋代〕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谙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詞的上片以秋景感懷。開頭“紛紛”三句,特感秋聲之刺耳。因夜之寂靜,故覺香砌墜葉,聲聲可聞。“真珠”五句。特覺秋月之皎潔。因見明月而思及千之外的親朋,更何況年年今夜,莫不如此,令人愈難為情。詞的下片為抒愁。過片“愁腸”以下三句,寫愁腸隻在舉酒未飲之時;“殘燈”二句,寫愁眠隻在殘燈枕之際;“都來”三句,寫愁思隻在心上眉宇之間,純用白描手法,而能得其神韻。

這首詞寫離人在秋月之夜的離愁别恨。作者本是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剛毅男子,然而,久居他鄉,這如練月華又怎能不觸發他那豐富的内心感情世界!

4.《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範仲淹 〔宋代〕

羅绮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蘆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莺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争教我輩無歡緒。

上片,範仲淹暗示對官場生活已經厭倦,對表面穩固的朝庭存在着反感,想離開朝庭,離開官場,尋找他途,退隐歸田去,希望過陶淵明式的生活思想感情。

下片,替自己的隐世思想進行辯解。“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可此可見範仲淹想歸隐是很自然的事情。“莺解新聲蜨解舞。天賦與,争教我輩無歡緒”,意境上是寫對景色的欣賞,實際上是表白自己去退隐歸田是很愉快的、很樂觀的、很自然的。

5.《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範仲淹〔宋代〕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隻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争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隻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昨夜讀《三國志》不禁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權謀機巧,隻落得三分天下,仔細一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象劉伶,喝他個酩酊大醉。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少年時癫狂無知,老了又瘦弱焦悴。隻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貴百萬,試問誰能躲過老冉冉将至。

該詞上片由詞人夜讀《三國志》引出了對曆史的評價、下片則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詞》的詩意表達了對人生的看法。全篇采用口語的形式,筆調诙諧幽默,表面上是在宣揚頹廢無為的消極思想,實際上是詞人在表達心中的苦悶。

6.《江上漁者》

範仲淹 〔宋代〕

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隻知道品嘗味道鮮美的鲈魚,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鬥的危境與艱辛。

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7.《詠蚊》

範仲淹 〔宋代〕

飽去櫻桃重,饑來柳絮輕。

但知離此去,不用問前程。

蚊子吃飽了血,肚子脹得像個櫻桃那麼大,看它來的時候輕飄飄的像柳絮一樣。它吃飽了就走,不用管自己的前程。

全詩通篇是在寫蚊子,可是他所要表達的正是人性的貪婪,以及世間那些不作為的人,無非就像是蚊子一樣,隻懂得去吸别人的血,自己從來不會有任何的作為,也不會去思考自己的前途,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諷刺,讀來也是令人贊歎不已。

8.《野色》

範仲淹 〔宋代〕

非煙亦非霧,幂幂映樓台。

白鳥忽點破,殘陽還照開。

肯随芳草歇,疑逐遠帆來。

誰會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不是煙,也不是霧,它濃密地籠罩着樓台。白鳥飛來,點破了野色的沉寂;一道斜陽低低地照着,又仿佛一把劍,把它剖開。它怎麼願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滅遠去?我真懷疑,它正追随着那遠遠的白帆,漸漸到來。有誰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遠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歸。

全詩透過朦胧野色,一幅玲珑剔透、筆墨淋漓的山水畫就展現出來:天上挂着紅色的夕陽,空中飛着白色的鳥兒,煙岚籠罩着樓台,芳草連接着江邊,帆影露出于江中,還有自遠山醉歸的主人。這些景物與野色相映照,虛虛實實,藏頭露尾,如同雲中龍,構成一幅美麗迷人的圖畫。在這幅圖畫裡,體現出作者豪爽的性格和曠達的情懷。詩的用意正是要通過野色和這美麗的畫面來表現作者的樂觀精神。

9.《書扇示門人》

範仲淹 〔宋代〕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原野裡成片的青山景色是那樣的清幽,這些前人留下的土地都已被後人接收。接收這些土地的後人先不要歡喜,還有等着接收這片土地的人就在後頭呢!

這首詩明白如話,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風景恬靜幽美,這是前人的田地為後來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還有想占有這田地的人在後面呢。山河依舊,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遠不變的。今天的得會轉化為明天的失,事物總是按着這樣的辯證規律發展着的。

10《嶽陽樓記》

範仲淹〔宋代〕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晖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潇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号,濁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樯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這篇文章通過寫嶽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将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記叙、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