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裡長了翼狀胬肉怎麼辦?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但是,有的人白眼珠上卻長出一塊兒多餘的肉贅,形狀類似于三角形,大多數患者不知道該怎麼治療通常醫學上,我們把這種外形類似三角形的肉稱為“翼狀胬肉”,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眼睛裡長了翼狀胬肉怎麼辦?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但是,有的人白眼珠上卻長出一塊兒多餘的肉贅,形狀類似于三角形,大多數患者不知道該怎麼治療。通常醫學上,我們把這種外形類似三角形的肉稱為“翼狀胬肉”。
什麼是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位于睑裂區角膜緣的附近,并且不同程度地侵入角膜,因其形态與昆蟲的“翅膀”相似而得名,俗稱“魚肉”,又稱“胬肉”。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見,多于20到30歲出現,通常見于眼球内側,偶爾也可在眼球外側,有時也同時發生在内側和颞側。肉眼即可識别。
一般認為它是一種結膜的彈性纖維組織變性,與日光照射和慢性刺激有關,單眼或雙眼受累。翼狀胬肉包含有結膜上皮和增生的結膜下纖維血管組織,其主要由位于角膜表面病變頂端的頭部,位于鞏膜表面寬大的的并向外眦方向延伸的體部,和位于角膜緣的頸部三部分組成。
翼狀胬肉的病因
翼狀胬肉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因中,主要是環境因素,日光中的紫外線、風沙、粉塵、幹燥等都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内因主要是自身因素,如眼睛局部的炎症反應刺激等,并且随着年齡的增加發病率也會增加。
環境因素:翼狀胬肉多見于溫暖幹燥的氣候。赤道附近氣候炎熱、日照量大、紫外線強,人群發病率較其他地區明顯較高。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紫外線照射,翼狀胬肉可能是一種與紫外線暴露有關的球結膜和角膜的光化學變性,紫外線被角膜結膜吸收後引起細胞損壞及随後的細胞增生。另外,其他環境因素可能加重其進展,如電焊工、漁民、農民、海員以及其他戶外工作的工人易患此病。
翼狀胬肉的分類
翼狀胬肉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進展型,即胬肉結膜下方的纖維血管組織寬大、充血、肥厚,體部呈三角形向角膜及鞏膜表面延伸,頭部明顯隆起,侵入角膜表面,嚴重者甚至遮擋整個瞳孔,從而導緻失明。一種是靜止型,即胬肉長到角膜邊緣上就停止了,它不充血,呈微紅色,頭部扁平,結膜下方纖維血管組織菲薄透明,處于相對靜止狀态,但不自行消退。
翼狀胬肉的治療方法
翼狀胬肉的治療方法取決于患者的症狀和病變的進展速度。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對于靜止的、未影響視力的胬肉,建議患者遠離陽光、灰塵、風沙,也可戴适當的太陽鏡或防護鏡減少外界剌激。
1
藥物治療
(1)使用人工淚液減少眼部刺激、緩解幹澀症狀。
(2)伴有炎症反應時,在醫生指導下短期局部使用激素。
2
手術治療
當胬肉進行性向角膜中央發展、患者有明顯刺激感、影響患者視力及外觀、影響角膜接觸鏡的佩戴等情況時,需要手術治療。翼狀胬肉手術後有複發傾向,一般在原發翼狀胬肉切除後數周至數月開始複發,複發較原發胬肉進展快速。複發率與病變的充血肥厚程度相關。翼狀胬肉存在潛在并發症,特别是胬肉複發,複發胬肉比原發胬肉更為嚴重,因此決不能輕視胬肉手術。翼狀胬肉手術治療的目的也在于切除病變、恢複球結膜和角膜的解剖結構、防止複發。通常有兩種方法
(1)單純切除:單純切除手術操作方法簡單,時間短,但術後複發幾率大,所以這種手術通常不建議單獨應用。
(2)胬肉切除聯合自體結膜移植:這是目前主流的手術方式。術中取患者自體球結膜縫合于胬肉切除後缺損的球結膜處,可有效地減少術後複發,極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術後的外觀。
此外,術中可根據病情使用抗代謝藥物或羊膜,效果安全、可靠。
手術後的注意事項:患者在術後需按醫囑用藥,按時複查,避免風沙刺激、揉眼,可佩戴太陽鏡保護眼睛;如有眼紅痛、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等症狀立即就醫。
如何預防翼狀胬肉
1、生活方式預防
(1)戶外活動、作業時應戴防塵及防紫外線的眼鏡,盡可能避免煙塵、風沙及陽光刺激,保護眼睛;
(2)平時注意用眼衛生,若有沙眼、結膜炎時,應及時點藥治療;(3)注意睡眠充足,有良好的作息時間,生活有規律;
2、飲食預防
(1)飲食多清淡,忌食過多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2)多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幹眼病,消除眼睛疲勞,如各種動物的肝髒、魚肝油、奶類和蛋類,以及胡蘿蔔、苋菜、菠菜、韭菜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