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

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03:11:32

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來源:【中國食品報】2020年11月,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在廣東省率先全域布局謀劃編制村級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2021年3月,新會區完成全部行政村(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五年(2021-2025)規劃(以下簡稱“村級五年規劃”)編制工作“推進全縣(市、區)覆蓋的村級規劃,這在全省屬創新舉措,與以往編制的村莊規劃有根本性區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程文章認為,新會區此舉創新了“縣域統籌規劃、村社聯動發展”的新發展理念,首創了全縣域村(社區)“兩委”主導、群衆深度參與、全社會群策群力的規劃編制方式據統計,該區首個村級五年規劃編制共3122個事項,涵蓋黨建、民生、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五大類2021年規劃完成1130個事項,所有村(社區)均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務,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會樣本)1

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

來源:【中國食品報】

2020年11月,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在廣東省率先全域布局謀劃編制村級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2021年3月,新會區完成全部行政村(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五年(2021-2025)規劃(以下簡稱“村級五年規劃”)編制工作。“推進全縣(市、區)覆蓋的村級規劃,這在全省屬創新舉措,與以往編制的村莊規劃有根本性區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程文章認為,新會區此舉創新了“縣域統籌規劃、村社聯動發展”的新發展理念,首創了全縣域村(社區)“兩委”主導、群衆深度參與、全社會群策群力的規劃編制方式。據統計,該區首個村級五年規劃編制共3122個事項,涵蓋黨建、民生、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五大類。2021年規劃完成1130個事項,所有村(社區)均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務。

挂圖作戰,“美夢”變“現實”

近日,羅坑鎮下沙村的黨建公園裡的牆上挂着大型的手繪地圖,該村未來五年将建設的健身公園、水果片區、民宿等項目都已在圖上标注出來,完成的項目将被打上勾。“以前村裡要做什麼事情,村民不太關心,雖然公示欄有文字說明,但是大部分村民既不願意看,也看不懂。現在手繪地圖将我們的工作具象化了,村民一目了然,也更加關心了。甚至遠在加拿大的華僑、我們村的榮譽村長林洪光先生,昨天還打來越洋電話,向我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下沙村黨總支書記林煥洋說。據悉,目前“村級事務地圖”已經成為新會區各村(社區)的“标配”。這張圖,是村(社區)幹部的“任務圖”,更是群衆的“監督圖”。新會區、鎮兩級一方面設立導師制、挂點制加強指導;另一方面,建立考評制度,推動區、鎮、村三級形成合力推進規劃實施。

“師傅,你來啦!”新會區雙水鎮橋美村黨委書記莫麗芳一看見新會區委組織部四級調研員陳溢利,就習慣性地開始請教起工作來。

“這聲師傅可不是随便叫的,是新會區委組織部下了文的。我有4個徒弟,我一個月起碼要下來1次,幫助村裡參謀解決問題。”陳溢利告訴記者。據了解,當前新會區的導師制涵蓋11個導師,37個徒弟,正式結對幫扶鄉村振興工作。各村(社區)把五年規劃工作列為頭等大事,每逢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日常工作會中都不遺餘力聽取群衆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把好、把準五年規劃前行方向。

産業帶動,“空心村”變“活力村”

新會區各村(社區)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做好自選動作,突出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編制出一系列極具特色的村級五年規劃。

“打造橋美甘蔗品牌是我們村級五年規劃的重中之重。實施五年規劃之前,我們的甘蔗一斤隻能賣6毛錢。經過一年努力,我們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現在我們村的甘蔗一斤最高能賣到1.7元。”莫麗芳興奮地說。産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變化。“村子空心化的情況得到了改善,回來創業的年輕人增多了。”莫麗芳說,“現在經常有一些在外打工或者經商的村民問我村裡有沒有土地出租,他們想回村裡發展。村裡的土地含金量也大大提高,之前一畝地年租金2000元都沒人要,現在8000元一畝大家搶着要,很多閑置、未開發的土地都被利用起來了。”橋美村的發展也得到了鄉賢華僑的關注和支持。今年1月,留學回國後返鄉經營生态農場的雙水鎮東淩村青年張彬宏,被授予了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号。他說:“回鄉五年,感受很深。道路寬、環境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沙堆鎮獨聯村是著名的僑村。該村以“僑”為橋,發揮鄉親情誼優勢壯大集體經濟。他們利用《獨聯僑刊》這一“集體家書”,向僑胞宣傳黨的政策,介紹家鄉的變化,吸引僑胞返鄉投資興業;積極聯系港澳鄉親,對接邀請港澳青年回鄉創業。目前,該村已成功促成澳門籍鄉親回鄉投資成立金燕澳葡食品有限公司。

沙堆鎮大環村則積極推行“黨支部 合作社 農戶”産業發展模式,依托虎跳門水道水資源豐富的天然地理優勢,打造水産養殖産業鍊——蝦苗培育、對蝦養殖、刮蝦搭棚、中介銷售、物流運輸等,以南美白對蝦養殖為特色項目。目前,水産養殖面積約123.33公頃(1850畝),年總産值超4500萬元,帶動農戶務工400多人,農戶年均收入約40萬元。村民腰包鼓起來,生活也富起來了。

環境整治,“髒亂”變“美景”

鄉村,承載着鄉愁。鄉村的人居環境整治關系着廣大農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新會區村級五年規劃的一個重要發力方面。

新會區古井鎮各村(社區)在打造鄉村環境“新風貌”上面各顯神通。該鎮嶺北村黨員幹部廣泛發動社會力量,一年來撬動社會資金完成了明渠改暗渠6000多米,新建4個口袋公園,完成村道硬底化面積約2000平方米;官沖村通過村企共建共享,深化與珠西新材料集聚區企業的合作,投入近2000萬元,建設“一河兩岸”工程及中心公園,同時,硬底化村道3公裡、新建了6個農村口袋公園;文樓村黨總支則積極凝聚多方合力,共投入超過140萬元對進村主幹道實施“白改黑”工程,同時改造村内閑置地為停車場,共建宜居美麗鄉村,使得村民的幸福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目前,新會區各村的“四小園”(即小公園、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建設成績喜人,為村民帶來“推窗見景”的居住環境。“房前屋後變化很大,以前的荒草地、雜物堆如今變成了清新宜人的景緻,我們住着舒坦多了。”正在小公園裡聊天的村民笑着說。在睦洲鎮石闆沙村,啤酒瓶、舊瓦片、雞公碗等舊物,經過精心“裝扮”,成為村民庭院裡一件件“畫龍點睛”的裝飾品。據悉,該村投入10萬餘元,并利用積分制讓村民利用舊物參與建設,去年建成了1個小公園、2個小果園、2個小花園、3個小菜園。

“石闆沙村将繼續做好現有‘四小園’常态化提升工作,推動人居環境從‘一時美’‘一處美’向‘持久美’‘整片美’轉變。”該村黨總支書記馮郁騰表示。建設農村“美麗家園”,順應農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新會區各村(社區)按照各自的村級五年規劃,正逐步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幹部擔當,“堵點”變“亮點”

一張藍圖狠抓到底。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了五年規劃之後,再難的工作,也不怕半途而廢。睦洲鎮南鎮村毗鄰西江,村裡主要以養殖業為主,汛期容易發生強降雨或澇災。去年6月,該村加裝了一台直徑500毫米的軸流潛水泵,并在村外圍河堤邊安裝梪閘防護圍欄,阻擋外圍西江的漂浮垃圾湧入村内河,進一步增強了防洪防汛能力。南鎮村幹部還主動全面深入摸排曆史積案情況,進一步妥善處理曆史遺留問題,去年已成功理順約17公頃(252.82畝)土地的問題,為村集體增收56萬元。

三江鎮沙崗村則持續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對雞口田、蓮江裡、仁和路開展曆時一個多月的違建清拆和清雜工作,累計拆除違建105處、面積共2500多平方米,清理135堆柴草以及私搭亂建牲畜棚舍25個。目前,新會區一系列與村民息息相關的規劃内容正逐步成為現實,群衆真切感受到了制定村級五年規劃帶來的好處。

群衆參與,“阻力”變“助力”

雙水鎮木江村由于可發包資源較少,近年來村集體經濟比較困難。2021年,該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隻有26萬元。年底,他們卻按時高質量完成了修路、建公園等“大工程”。“沒有錢怎麼辦,我們決定先動起來。除了争取上級資金支持外,我們還努力尋求社會力量支持,通過拜訪村内企業,聯系熱心華僑、外出幹部籌集到了部分資金。同時,盤活村内資源,建成了美觀實用的小公園。”木江村黨總支書記伍美濃表示。

據悉,從确定目标開始,該村的幹部、村民、鄉賢、華僑就積極參與讨論,依照“踮起腳夠得着”的标準,使目标符合實際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難度。“現在,做好五年規劃,不僅是村幹部的任務,更是全村人的集體願望。以前拆除違規建築,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溝通;現在不用村幹部出馬,其他村民都會自發勸導不配合的人。”伍美濃說:“意外的是,就連原來的‘阻力’也變成了‘助力’。比如,在擴建道路時,有一戶村民在規劃道路上堆積了一些磚瓦、石墩不肯搬走。五年規劃制定後,他主動提出把閑置的磚瓦和石墩捐給村裡修建小公園,還動手參與了改造。”

村級五年規劃藍圖從理想走向現實,需要聚民心、彙民智。新會區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開動腦筋,引導群衆積極參與,全面提升了群衆對鄉村振興工作的參與度、滿意度。三江鎮沙崗村打造了“五年規劃議事公園”。沙崗村黨支部書記梁健群表示,議事陣地的設置,強化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村裡大小事務由“自掃門前雪”轉向了“共畫同心圓”。

同時,新會區各村(社區)也都在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模式上積極探索。大鳌社區組建了居委會、漁業隊兩個居民小組共同治理社區,引導居民遵規守約;沙堆鎮大環村采取“黨員 社工 志願者”三位一體的聯動模式,将暖心的社會服務送至群衆身邊;沙堆鎮獨聯村利用黨員和村民“雙色”積分光榮榜激活了鄉村治理大能量。截至目前,獨聯村共舉辦積分活動7場,共兌換2834分,拆除亂搭亂建和違章建築面積達1355平方米。

“村級五年規劃的制定凝聚了黨員群衆的智慧、實施有賴于黨員群衆的支持、效果得到黨員群衆的認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對于鄉村振興有很強的助推作用。”陳溢利表示。

“新會區既是僑鄉,也是大灣區鄉村振興示範區,以創新有力的舉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把村級五年規劃的‘施工圖紙’變為可落地、标杆式的僑鄉鄉村振興建設樣本,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新會區委書記林錫波對此信心百倍。(本報記者 謝偉 通訊員 陳繼武 熊星)

本文來自【中國食品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