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09:57:50

大林寺桃花

唐 /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萬物有序   )1

【譯文】

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怅恨,

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

【品讀】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萬物有序   )2

廬山霧凇

廬山是中國山水文化的地标之一,文人墨客們自然對它厚愛有加,像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轼的《題西林壁》,早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白居易和廬山的緣遇,要從他因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說起。在江州,白居易進入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琵琶行》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江州也成為白居易人生理想變革的重要轉折地,之前春風得意、鋒芒畢露,心懷“兼濟天下”的使命;之後悠然閑适、無欲自足,尋求“獨善其身”的恬淡。樂天從此真正樂知天命,順應世事、圓融中庸,在世俗和高雅中竭力保持内心的平和與人格的獨立。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萬物有序   )3

江州即今天廬山的所在地江西省九江市,而這首詩題目中的大林寺位于廬山大林峰上,與西林寺、東林寺合稱廬山“三大名寺”。元和十二年(公元 817 年)四月九日,已任職江州司馬兩年的白居易,邀約了衆好友共 17 人,從他新建好的遺愛草堂出發,到廬山峰頂的大林寺遊玩。當他們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時,就強烈地感受到物候環境的不同。時值暮春,廬山下平原曠野的桃花都已凋謝,而山頂大林寺的桃花卻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時節。白居易驚喜贊歎之餘,随口吟誦了這首七言絕句,并揮筆題寫“花徑”二字,之後人們就把此地叫做“白司馬花徑”。因花木繁茂,景色宜人,花徑在唐代曾被譽為“匡廬第一境”。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萬物有序   )4

大林寺的桃花之所以開得遲,是受“山地氣候”和“平原氣候”差異的影響。在山地地區,氣溫随着地勢的高度上升而相應遞減。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氣溫就下降 0.6℃。廬山大林寺的海拔為 1035 米,而山腳下海拔不足 30 米,按照科學的計算公式,溫差應該在 6℃左右。加上大林寺所處的地理環境水氣郁結,雲霧彌漫,日照不足,氣溫會更低些,春天當然就來得遲緩了。

寫這首詩時,詩人并不通曉這樣精準的物候知識,但其中所蘊含的深邃意境,卻讓我們為之擊節歎賞。人生何處不桃花?不用再糾結“人間”的“芳菲盡”,官場上的醜惡太多,無以找尋淨土。“山寺”本就遠離喧嚣,富有禅意,加上滿園的桃花含苞待放,幽香靜發,如同步入仙境,足以讓人感悟到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和延續。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萬物有序   )5

從京城的仕途坎坷到大林寺的尋芳漫遊,不正是朝向又一個春天?白居易已然覺知并很享受這樣的轉場,甚至在《廬山草堂記》中寫到“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行山水之間,觀四時美景,不正是人生的樂事嗎?

全詩僅有四句,前兩句寫景叙事,後兩句抒發感慨。看似在寫物候變化,實則蘊含人生況味。此中的“桃花”代指春天,詩人曾對京城的官場充滿向往,被貶江州後,春光不再,春意闌珊。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前兩句形成對比,寫出人間和山寺的不同景觀,“芳菲盡”讓人倍感惋惜,“始盛開”令人激動振奮。思想情感随着景物的興衰榮枯而跳躍變化。在暮春之時重返早春,既是偶遇奇觀,又是必然規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後兩句化用拟人,詩人因戀春惜春而怨恨春歸無情,沒想到春天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在躲貓貓,藏到深山人不知。

寫作筆法诙諧,充滿童趣。“長恨”是無處尋春的失意吐槽,“不知”是沉浸山水的意外覺醒。重心在“轉”,人間春去,“轉”入山寺,長安春去,“轉”入江州 , 心若有春,“轉”角即美。

花開花謝,歲月流長,生命向前,不都是一種過程嗎?浮世不定,會有很多收獲,譬如名利;也會失去很多,又如名利。萬物有序,在人間與衆花齊放,亦或在山寺獨領風騷,如同有人少年早成,有人大器晚成,境遇不同而已。

大林寺桃花古詩賞析簡短(萬物有序   )6

泰然,安然,順其自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