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2:08:49
《中庸》:以“忠恕”為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中庸以忠恕)1

人生最高的智慧,不是要求完美,因為生活從來沒有完美二字可言。

與他人相處的時候,自己與他人都會犯錯,都是以不夠滿分的狀态呈現出來的。而我們需要明白的一個智慧,就是在這樣一種狀态中,找尋一種平衡,找尋一種适度。

就好像在生活中,我們面對自己與他人的錯誤上,需要有一個合适的态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會犯錯誤。但是當我們面對這些錯誤,面對人生的這些不圓滿的時候,則需要做到将心比心,處事公平,多給别人留機會,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智慧,這是合于道的智慧。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中庸以忠恕)2

在國學智慧中,就提出了“忠恕”二字,“忠恕”就是在為人處事之中,對待自己以及他人的态度和處事風格之上,所謂的“忠恕”正是包含了胸懷博大的一個道理。

《中庸》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

這句智慧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到了忠恕,那麼他就離道也不遠了。

什麼叫做忠恕呢?就是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給别人,對别人有一種容納和包容。

這一句國學智慧,也印證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别人,這除了對于某一些事情的态度之上,更有對于别人錯誤的一個容容忍和原諒之上。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中庸以忠恕)3

我們可以結合上一篇文章中所說的,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要刻意的去塑造别人,不要刻意的把對方打造成一個死闆的印象。要尊重每一個人不同的個性,才有百花齊放的精彩。

而在尊重每一個人,與人相處的一個過程中,“恕”顯得特别重要,“恕”可分為容人,容納。

在為人處事之中,很多人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總是刻意的想讓對方活成自己期望的樣子。當對方沒有達到自己所預期的,一旦犯錯,一旦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則會暴跳如雷,甚至大家指責和辱罵。

其實這并非是對方的問題,而是你内心的不和諧,内心偏離了道,偏離了容納的原則。

所以就如同我們開篇中所說的,一個人在人生中最合理的狀态,并非是強硬的讓外在所有的事情滿足自己的心意,而是懂得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尊重事情本身的規律。

不強求事情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展,當對方犯錯誤了,懂得尊重對方的錯誤,寬恕對方。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中庸以忠恕)4

就如同與人相處或者是管理人的智慧上,隻要這個人犯的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其實都不用一味的去指責,更不用锱铢必較的抓住對方的錯誤不放。

人生沒有真正絕對的完美,也沒有你所預想的絕對的好,因為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完美是在于自己内心的寬容。

就好像每個人對于人生的态度一樣,大多數人所追求的是一種人生完美的态度,想讓自己的生活活到一百分。但是殊不知,人生沒有一百分。

無論你多麼優秀,多麼努力,你也隻能把生活活成八十分,而剩下的二十分,是在于自己内心的調節和知足。是在于自己沒有達到的一百分的時候,也能有一份坦然,這樣的人生才是滿分人生。

中庸之道至誠盡性(中庸以忠恕)5

簡單的兩個字忠恕,這就是我們在為人處事中真正的一個智慧。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于忠恕兩個字怎麼理解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