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曆史記載長相

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曆史記載長相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7 10:33:16

史學專家疑問重重,餘氏族人是成吉思汗後裔?

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曆史記載長相(史學專家疑問重重)1

貴州都市報綜合新聞 2001年4月26日星期四

4月23日,本報刊載(餘氏族人是成吉思汗後裔?)一文:家住息烽縣流長鄉的餘良送有本<餘氏宗譜>,記載元朝統治被推翻後,鐵木見(元泰定皇帝的同父異母兄弟)的9兒子與1女婿(金姓)逃至四川泸州,在決定分散逃跑時,将鐵姓改為餘姓,若幹年後,一部分餘氏族人逃荒到了貴州。

餘姓人家的關注

文章見報後,編輯部便接到了來自貴陽、凱裡等餘姓人家電話。

餘忠龍,家住貴陽獅峰路,他的父親以前就生活在四川泸州,40年代被抓壯丁到了貴州,餘說,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常會跟他兄妹幾個說起祖先叫鐵木真,年幼的餘忠龍當時不知道鐵木真便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但那份對祖先的好奇卻一直“珍藏”至今。

避亂西南有悖史實

“我對餘氏族人是成吉思汗後裔觀點存疑”,發表這一看法的是貴州師大曆史系副主任馬駿骐教授,作為主功蒙古史的專家,馬對元朝曆史耳熟能詳。

馬駿骐向記者叙述了發生在600多年前明滅元的一段曆史,1368年春,已經正式稱帝的明朝皇帝朱元璋派大将徐達北征元朝都城大都(北京),為了減少抵抗,盡快統一中原,朱元璋有意為據守大都的元朝君臣留出一條去路,而當時的元朝皇帝見大勢已去,于是在潤七月二十八夜,與太子諸妃倉皇出逃,北奔塞外之地,明軍直到八月初二才進入大都。

馬駿骐說,根據史實,明軍與元軍在大都沒有發生激烈戰事,元朝君臣基本上是“和平撤離”,作為皇親國戚的鐵木見的9個兒子與1個女婿,按常理顯然也會一同逃往塞外,因為那裡是他們的故鄉,要他們逃亡生活習慣、飲食、氣候均與塞外大異的西南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還有一點史實也能為馬駿骐的觀點立證,馬說,明滅元之際,四川等地尚在農民起義軍之手,直到1371年才被明朝政府鎮壓,作為“皇親國戚”的鐵氏兄弟在此時逃亡四川,豈不是自投羅網?

官職稱謂與史不符合

在《餘氏宗譜》中,有一副表明鐵氏兄弟身份的對聯:九兄弟一妹夫十人進士,四太守五尚書一位侍郎。馬駿骐說,在元朝,地方長官根本沒有太守一說。

馬向記者介紹了元朝地方機構的設置,在行省下設路府州縣,最高長官均稱達魯花赤。此外,路另設總管,同知,府設知府或府尹,州縣長官也都稱尹,根據元朝的一份诏書,規定“以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漢人充總管,回回人充同知,永為定制。”也就是說,不同民族的人出任不同的官職,蒙古人要做地方官,隻能是“達魯花赤”,而稱地方官為“太守”,則是漢代的事了。

正确看待家譜

一本《餘氏宗譜》讓專家讀出了不少疑問,一個問題自然出來了,我們該如何看待《餘氏宗譜》或者說類似家譜的内容?

貴州師大曆史系教授張新民對記者說,對家譜中的内容,要慎重對待。他說,中國人往往有尊崇先祖的習慣,他舉了幾個例子,比如劉姓人家往往願意将自己的祖先描繪成劉邦的後人,孔姓子弟則希望先祖與孔子“沾親帶故”,對于這一部分内容,顯然需要結合具體史實加以印證;家譜記載隻能作為一種參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