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中庸之道是什麼?
是誰都不得罪、和稀泥的老好人;還是兩邊都讨好、毫無原則的鄉願者?再不就是得過且過、碌碌無為,以此标榜自己随遇而安、平庸度日?
還有一種理解,就是把中庸之道視作妥協之方,在雙方争執不休、相持不下的時候,給出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
如果這樣去理解中庸之道,那麼就把中庸理解偏了,理解小了,也把自己活偏了,活小了。
什麼是“中”?《中庸》裡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陽明先生說:"中"隻是天理。
“中”是天下之大本,中是天理,天理即良知,良知即是心之本體,“無所偏倚,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着”。
孔子認為“中庸”是非常難以企及的境界,“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聖賢之道,是聖賢才能企及的境界。
衆人皆說,成之于語——成語,可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顆别具特色的明珠。但在上千年的沿承過程中,有些成語的涵義卻随着社會文化和思想的變遷,逐漸變得模糊了起來。
“成語心解”旨在從陽明學的角度,對那些似是而非的成語涵義,做出由心而發的全新解讀,希望這短短幾百字,能夠給予您特别的人生啟示。
聲明:原創文章版權歸“緻良知四合院”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個人不得擅自轉載和二次修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